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379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小型化要求,又能抑制施加至可动电极的负荷,可以提高使用寿命和耐冲击性的开关。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壳体(2)具有凹部(2a)。凹部(2a)内配置有多个固定电极(3a、3b)以及可动电极(5)。可动电极(5)可以在使多个固定电极(3a、3b)彼此为导通状态的第一位置和使其为非导通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位移。按压部件(6)配置成覆盖凹部(2a)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来自外部的按压力能使可动电极(5)从第二位置位移至第一位置。缓冲部件(7)配置在可动电极(5)和按压部件(6)之间,由于上述按压力而弹性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各种小型电子设备的开关,尤其涉及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按压开关。
技术介绍
在这类装置中,在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壳体上形成有凹部,在该凹部内配置有多个固定电极和可动电极。可动电极可以在使该多个固定电极彼此为导通状态的第一位置和使其为非导通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弹性位移,按压部件以与正常时处于第二位置的可动电极相对的方式配置。通过来自外部的按压力,按压部件能使可动电极位移至第一位置的话,固定电极彼此就会变成导通状态。解除按压力的话,可动电极会弹性回复至第二位置,固定电极彼此变成非导通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作为按压部件通常使用将按压件部件粘结到具有柔软性的薄膜状部件上形成的部件。按压件部件由热塑性树脂或光固性树脂构成,具有较高的刚性。按压件部件构成为通过来自外部的按压力与可动电极抵接,且能使可动电极位移或变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 开2010-12938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18200号公报随着近年来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也要求开关自身中的各个组成部件小型化。随着可动电极小型化的不断推进,与之相应地,通过由具有较高刚性的按压件部件产生的向可动电极施加的负荷相对地变大。其结果是可动电极塑性变形从而变得无法弹性恢复。此外,具有较高刚性的按压件部件由于不能随着可动电极的弹性变形而变形,所以会发生应力的局部集中,不仅会产生可动电极的塑性变形,而且会发生按压件部件破损和粘接剥离的问题。此外,如果开关受到预料不到的冲击,那么具有较高刚性的按压件部件就会冲击可动电极,从而发生可动电极的塑性变形及按压件部件破损。其结果变得不能维持开关本来所要求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的,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小型化的要求,又可以抑制向可动电极施加的负荷,提高使用寿命和耐冲击性的开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部分,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实施方式是这样一种开关,具有安装到电路基板上且具有凹部的壳体;配置在上述凹部内的多个固定电极;配置在上述凹部内,且能在使上述多个固定电极彼此为导通状态的第一位置和为非导通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位移的可动电极;配置成覆盖上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且通过来自外部的按压力使上述可动电极从上述第二位置位移到上述第一位置的按压部件;以及配置在上述可动电极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由于上述按压力而弹性变形的缓冲部件。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缓冲部件会随着由按压力产生的可动电极的位移而弹性变形,所以能够规避可动电极和按压部件相互间存在的局部应力集中。如果上述缓冲部件中使用含有具有耐热性的硅橡胶、氟类橡胶、UV树脂中的任一种材料,那么就能够通过回流焊处理将开关安装到电路基板上。上述按压部件具有覆盖上述可动电极整体的第一部分、和沿着上述可动电极的位移方向从上述第一部分突出的第二部分,上述第一部分和上述第二部分可以形成为一体结构。这里的“一体结构”是指上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边界部由同一材料形成,且为彼此连续的状态(单体状态)。将材料或特性不同的两种以上的材料通过粘接或焊接形成一体的结构具有与之不同的含义。根据这种结构,不仅可以将上述第二部分有效地用作按压件部件,而且能够规避由于冲击造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剥离。上述缓冲部件也可以是这样一种结构,具备覆盖上述可动电极整体的第一部分和沿着上述可动电极的位移方向从上述第一部分突出的第二部分。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缓冲部件用作按压件部件。此外,由于突出的第二部分未露出在开关的外部,所以能够避免该部分由于与其它部件等的接触而损伤的问题。因而,能够防止开关操作的触感劣化。 如果使上述按压部件具有比上述缓冲部件更高的刚性,就能够使按压部件作为按钮部件来发挥作用。在上述按压部件使用含有聚酰亚胺、PEEK树脂或者氟类树脂中任一种的材料的情况下,能够用回流焊处理将开关安装到电路基板上。如果上述可动电极具有弹性,就能更加圆滑地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回复,还能促进缓冲部件的弹性回复。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能够避免可动电极和按压部件相互之间的局部应力集中,因此既能满足针对开关的小型化的要求,又能抑制向可动电极施加的负荷,从而实现使用寿命的延长。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按压开关的外观的斜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按压开关的外观的四面图,(a)是俯视图,(b)是主视图,(C)是仰视图,(d)是右侧视图。图3是图1的按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沿图2的(a)中的IV-1V线剖开的截面,说明从外部施加按压力时的各部分的变形的图。图5表示图1的按压开关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6表示图1的按压开关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中1-按压开关,2-壳体,2a_凹部,3a_第一固定电极,3b_第二固定电极,5-可动电极,6-按压部件,6a-平坦部,6b_凸部,7-缓冲部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而且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各个附图中,为了能够清楚地展示各部件,进行了适当比例调整。作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开关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表不按压开关I的立体图,图2表示四面图。在图2中,(a)是俯视图,(b)是主视图,(C)是仰视图,(d)是右侧视图。由于从后面和左侧面看到的形状与在各个主视图和右侧视图示出的形状对称,所以省略了附图。如这些附图所示,按压开关I呈现出在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绝缘树脂制的壳体2的上面设置有按压部件6的外观。如图3的分解立体图所示,壳体2具有在凹部2a上开口的上表面2b。在凹部2a的底部的四角上配置有多个第一固定电极3a,在底部中央处配置有多个第二固定电极3b。第一固定电极3a和第二固定电极3b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固定电极工作。第一固定电极3a分别在壳体2内与第一外部连接端子4a导通。第二固定电极3b分别在壳体2内与第二外部连接端子4b导通。第一外部连接端子4a和第二外部连接端子4b分别通过焊接连接在形成在电路基板安装面上的配线端子焊盘上。壳体2的凹部2a内收纳有可动电极5。可动电极5是可以弹性变形的圆顶形导电性部件。如图4的(a)中示出的截面,可动电极5以外缘部5a与第一固定电极3a接触,且中央部5b与第二固定电极 3b隔开一定间隔相对的方式配置在凹部2a内。也就是说,可动电极5正常时候向上侧凸出。按压部件6以覆盖凹部2a的方式配置在壳体2的上表面2b上(参见图3),通过未示出的按钮等操作从上方(外部)接受按压操作。在可动电极5和按压部件6之间,配置有缓冲部件7。缓冲部件7用含有例如硅橡胶、氟类橡胶、UV树脂中任一种的材料形成,富有柔软性,且具有弹性。具体而言,缓冲部件7具有比按压部件6的弹性系数更高的弹性系数。而且这些材料由于具有耐热性,因此在将按压开关I安装到电路基板上时,对于焊接中使用回流焊锡处理的情况很有帮助。通过由图中未示出的按钮等操作产生的按压力,通过按压部件6和缓冲部件7对位于下方的可动电极5的中央部5b进行按压。如果向可动电极5施加的负荷超出预定值,则中央部5b会随着点击感翻转变成向下方凸出的状态,与此同时与第二固定电极3b接触。伴随着这种操作,第一固定电极3a和第二固定电极3b通过可动电极5形成导通状态。如果解除按压力,由于可动电极5自身的恢复力(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到电路基板上且具有凹部的壳体;配置在上述凹部内的多个固定电极;配置在上述凹部内,能够在使上述多个固定电极彼此为导通状态的第一位置、和使其为非导通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位移的可动电极;配置成覆盖上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且通过来自外部的按压力使上述可动电极从上述第二位置位移到上述第一位置的按压部件;以及,配置在上述可动电极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且由于上述按压力而弹性变形的缓冲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05 JP 2011-221059;2012.09.19 JP 2012-20561.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到电路基板上且具有凹部的壳体;配置在上述凹部内的多个固定电极;配置在上述凹部内,能够在使上述多个固定电极彼此为导通状态的第一位置、和使其为非导通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位移的可动电极;配置成覆盖上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且通过来自外部的按压力使上述可动电极从上述第二位置位移到上述第一位置的按压部件;以及,配置在上述可动电极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且由于上述按压力而弹性变形的缓冲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部件由含有硅橡胶、氟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菊池秀武
申请(专利权)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