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包括壳体、动接触片、静接触片、拱形弹片、滑动切换件、固定件和按键;该壳体具有一有声位置和一无声位置;该滑动切换件位于拱形弹片的下方并可来回滑动地设于有声位置和无声位置之间,该滑动切换件的表面设有凸部;藉此,当该滑动切换件处于无声位置上时,该凸部位于拱形弹片的正下方,利用该凸部阻止拱形弹片下压之工作行程位置以防止拱形弹片产生声响,从而实现无声,当该滑动切换件处于有声位置上时,该滑动切换件与拱形弹片之间形成有空间,以供拱形弹片下压之工作行程位置产生声响,从而实现有声,如此可根据用户需要对有声和无声进行自由切换,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为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动开关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
技术介绍
微动开关是一种施压促动的快速转换开关,因为其开关的触点间距比较小,故名微动开关,又叫灵敏开关。微动开关的应用广泛,如电脑鼠标、汽车鼠标 器、汽车电子产品、通讯设备、军工产品,测试仪器、燃气热水器、煤气灶、小家电、微波炉、电饭锅、浮球设备配套、医疗器械、楼宇自动化、电动工具及一般电气和无线电设备、24小时定时器等。微动开关按有声和无声分类分为有声微动开关和无声微动开关,声微动开关和无声微动开关都存在着优缺点,其中有声微动开关可以使用户按压更有手感,但缺点是发出的声音使得在某种场合下比较嘈杂,无声微动开关则没有声响,比较安静,但无声微动开关的缺点是手感比较差;现有之微动开关仅能实现有声或无声,不能根据需要对有声和无声进行自由切换,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微动开关仅能实现有声或无声不能根据需要对有声和无声进行自由切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种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包括有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上的动接触片、静接触片、拱形弹片、滑动切换件、固定件和用于控制动接触片与静接触片接触或分离的按键;该壳体具有一有声位置和一无声位置;该动接触片和静接触片的接触部位于壳体内,该动接触片和静接触片的焊接部均向外伸出壳体;该拱形弹片固定于固定件上并位于按键的下方,随按键的下压该按键抵触于拱形弹片的表面上而促使拱形弹片下压变形;该滑动切换件位于拱形弹片的下方并可来回滑动地设置于前述有声位置和无声位置之间,该滑动切换件具有一手柄,该手柄伸出壳体外,该滑动切换件的表面与拱形弹片之间形成有可供拱形弹片下压至工作行程位置以产生声响的空间,且该滑动切换件的表面靠近无声位置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阻止拱形弹片下压至工作行程位置以防止拱形弹片产生声响的凸部,当该滑动切换件处于无声位置上时,该凸部位于拱形弹片的正下方,当该滑动切换件处于有声位置上时,该滑动切换件与拱形弹片之间形成有前述空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有基座以及固定于基座上的上盖;该基座上设置有滑槽和容置槽,该滑动切换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滑槽中,前述有声位置位于滑槽的一端,前述无声位置位于滑槽的另一端;该固定件覆盖住该滑槽并夹紧于基座和上盖之间;前述动接触片和静接触片收纳于该容置槽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包括有基板以及与该基板镶嵌成型的五金片;该基板上设置有供按键底部穿过的第一通孔,前述拱形弹片位于该第一通孔中;该五金片位于基板的底面上并托住拱形弹片,该五金片上设置有第二通孔以及连通该第二通孔用于导引前述凸部的导引槽,该第二通孔与该第一通孔连通并位于第一通孔的正下方,前述凸部伸入导引槽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拱形弹片呈圆形,该拱形弹片的底面周缘抵于第二通孔的周缘表面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板的底面延伸出有定位柱,对应的该基座上设置有定位孔,该定位柱插入该定位孔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槽的内侧壁凸设有用于使滑动切换件定位的弧形弹片,该弧形弹片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凹位,对应的该滑动切换件的侧面上凸设有与该凹位相适配的弧形凸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键包括有柱体部以及抵推部;该柱体部的底端设置有与拱形弹片抵触橡胶粒,该柱体部的顶端穿过上盖向外伸出,该抵推部于该柱体部侧面上一体凸伸出,该抵推部随柱体部下压而抵于动接触片上促使动接触片与静接触片分离。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抵推部呈鱼叉型,其具有两抵压臂,该静接触片的接触部上设置有第一触点,该动接触片的接触部上设置有第二触点和两拱形片,原始状态下,该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常接触,该两拱形片分别位于第二触点的两侧,该两抵压臂分别抵于该两拱形片上促使动接触片的接触部弹性变形而使得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分离。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扣孔,该基座上凸设有扣部,该上盖和基座通过该扣孔和扣部彼此配合扣装固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一、通过将滑动切换件可来回滑动地设于有声位置和无声位置之间,并于滑动切换件的表面上凸设有凸部,当该滑动切换件处于无声位置上时,该凸部位于拱形弹片的正下方,利用该凸部阻止拱形弹片下压至工作行程位置以防止拱形弹片产生声响,从而实现无声,此外,当该滑动切换件处于有声位置上时,该滑动切换件与拱形弹片之间形成有空间,以供拱形弹片下压至工作行程位置产生声响,从而实现有声,如此,本技术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对有声和无声进行自由切换,产品的使用灵活性高,满足了用户的使用要求,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二、通过于滑槽的内侧壁凸设弧形弹片,并于弧形弹片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凹位,配合于滑动切换件的侧面上凸设有弧形凸块,当弧形凸块随滑动切换件滑过前述弧形弹片而嵌入其中一凹位时,该滑动切换件定位于有声位置上,反之,当弧形凸块随滑动切换件滑过前述弧形弹片而嵌入另一凹位时,该滑动切换件定位于无声位置上,如此使得滑动切换件定位于有声位置或无声位置上,避免滑动切换件任意来回移动,从而使得产品的有声/无声切换功能稳定而且可靠。三、通过于基板上镶嵌成型有五金片而形成有固定件,利用五金片托住拱形弹片,并以此将拱形弹片很好地固定于固定件内,方便了产品的组装,同时,利用该五金片可防止滑动切换件对固定件造成磨损,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滑动切换件处于有声位置上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滑动切换件处于无声位置上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基座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滑动切换件处于有声位置上未下压按键的截面图;图6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滑动切换件处于有声位置上已下压按键的截面 图;图7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滑动切换件处于无声位置上未下压按键的截面图;图8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滑动切换件处于无声位置上已下压按键的截面图。附图标识说明10、壳体11、基座111、滑槽112、容置槽113、弧形弹片114、凹位115、定位孔116、扣部12、上盖121、扣孔101、有声位置102、无声位置20、动接触片21、接触部211、第二触点212、拱形片22、焊接部30、静接触片31、接触部311、第一触点32、焊接部40、固定件41、基板42、五金片401、第一通孔402、第二通孔403、导引槽404、定位柱50、拱形弹片60、滑动切换件61、手柄62、凸部63、弧形凸块601、空间70、按键71、柱体部72、抵推部721、抵压臂73、橡胶粒。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I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壳体10以及设置于壳体10上的动接触片20、静接触片30、固定件40、拱形弹片50、滑动切换件60和用于控制动接触片20与静接触片30接触或分离的按键70。其中,该壳体10具有一有声位置101和一无声位置102,该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上的动接触片、静接触片、拱形弹片、滑动切换件、固定件和用于控制动接触片与静接触片接触或分离的按键;该壳体具有一有声位置和一无声位置;该动接触片和静接触片的接触部位于壳体内,该动接触片和静接触片的焊接部均向外伸出壳体;该拱形弹片固定于固定件上并位于按键的下方,随按键的下压该按键抵触于拱形弹片的表面上而促使拱形弹片下压变形;该滑动切换件位于拱形弹片的下方并可来回滑动地设置于前述有声位置和无声位置之间,该滑动切换件具有一手柄,该手柄伸出壳体外,该滑动切换件的表面与拱形弹片之间形成有可供拱形弹片下压至工作行程位置以产生声响的空间,且该滑动切换件的表面靠近无声位置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阻止拱形弹片下压至工作行程位置以防止拱形弹片产生声响的凸部,当该滑动切换件处于无声位置上时,该凸部位于拱形弹片的正下方,当该滑动切换件处于有声位置上时,该滑动切换件与拱形弹片之间形成有前述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福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