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的柴油机配气系统动力学计算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63140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柴油机配气系统研究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的柴油机配气系统动力学计算方法。包括:建立凸轮型线N次谐波拟合函数,选定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所需的状态矢量、边界条件、初始输入量等,分析配气系统各构件力学性能推导反映其力学特性的传递矩阵,综合所有参数得出总传递方程,求解总传递方程得到各构件的动力学响应情况,绘制各构件的动态特性曲线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各构件动态特性曲线、动力学响应结果等直观的反映各构件在配气系统运动过中的力学响应情况,并能够适用于不同转速类型的柴油机配气系统,且避免了建立三维模型所需要的大量测量和建模时间,所得结果较传统多刚体微分方程组求解也更为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柴油机配气系统研究领域,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对于机械器件各方面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且伴随着各种资源逐步紧缺、环保法律逐步完善等诸多条件的影响,使得柴油机技术向着高性能、高功率、低油耗、低排放、低噪音、低污染等方向发展。配气系统作为柴油机技术的核心区域之一,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重点。配气系统控制着整个柴油机的换气过程,对于整机的工作效率、稳定性、可靠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研究配气系统在柴油机正常工况下的动力学性能是分析研究柴油机整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和基础所在。因此,能够提出一种方便快捷且卓有成效的柴油机配气系统动力学计算方法对于设计、研发、制造更为新型的柴油机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柴油机配气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初期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建立多刚体系统微分方程组求解其动力响应等情况,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而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技术建立配气系统三维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和计算。但是要建立一个精确的三维模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建模过程,同时,仿真计算量较大,且对于某些参数的测试目前尚无法达到。对建立的多刚体系统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在收敛性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的柴油机配气系统动力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测量实际凸轮升程曲线得到升程数据表,并进行曲线光顺处理,根据所测数据情况采用N次谐波逼近法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拟合后的N次谐波凸轮型线方程,对光顺后的离散数据点与拟合方程中相对应的点进行剩余标准差比较,从而验证拟合型线方程的准确性;2)分析柴油机配气系统所受外力情况以及初始输入量情况,确定采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建模所需的状态矢量和边界条件、初始输入值等;3)分离柴油机配气系统各个传动构件,分析各个构件的受力情况、力学性能,推导反映各构件力学特性的传递矩阵,鉴于柴油机配气系统是链式结构,通过将这些特征传递矩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的柴油机配气系统动力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测量实际凸轮升程曲线得到升程数据表,并进行曲线光顺处理,根据所测数据情况采用N次谐波逼近法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拟合后的N次谐波凸轮型线方程,对光顺后的离散数据点与拟合方程中相对应的点进行剩余标准差比较,从而验证拟合型线方程的准确性;2)分析柴油机配气系统所受外力情况以及初始输入量情况,确定采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建模所需的状态矢量和边界条件、初始输入值等;3)分离柴油机配气系统各个传动构件,分析各个构件的受力情况、力学性能,推导反映各构件力学特性的传递矩阵,鉴于柴油机配气系统是链式结构,通过将这些特征传递矩阵进行相乘,得到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光宇罗哲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