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ESP耐久性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61725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BS/ESP耐久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复输入制动力步骤,所述制动力输送至制动主缸,使制动主缸输出需要的液压力;检测步骤,在重复输入制动力过程中,选取一定的次数使ABS/ESP工作;每次ABS/ESP工作后,检测ABS/ESP的工作性能是否正常;判断步骤,将检测到的ABS/ESP的工作性能参数与设定的标准值进行对比,以判断ABS/ESP是否正常;根据判断ABS/ESP正常使用的次数判断其耐久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ABS/ESP耐久性试验装置,可以自动建立制动系统液压力,整个压力的建立过程不需要工作人员的参与,节约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还采用了温度、湿度环境控制箱,可提供更为真实的ABS/ESP的工作环境,并可在极端温度条件下测试ABS/ESP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ABS/ESP耐久性试验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ABS/ESP开发样件的 耐久性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ABS”(Ant1-locked Braking System)中文译为“防抱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 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ABS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它 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 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 置防滑制动系统(简称ABS)。ABS通常都由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电子控制单元和ABS警示灯等 组成,在常见的ABS系统中,每个车轮上各安装一个转速传感器,将有关各车轮转速的信号 输入电子控制装置。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各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各个车轮的运动状 态进行监测和判定,并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主要由输入阀、输出阀、电 机、回流泵和储液器等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输入阀、输出阀均为电磁阀。制动压力调节装 置通过制动管路与制动主缸和各制动轮缸相连。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受电子控制单元的控 制,对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进行调节。ABS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常规制动、制动压力保持、制动压力减小和制动压力增大 等阶段。在常规制动阶段,ABS并不介入制动压力控制,输入阀均不通电而处于开启状态; 各输出阀均不通电而处于关闭状态;回流泵也不通电运转。制动主缸至各制动轮缸的制动 管路均处于沟通状态,而各制动轮缸至储液器的管路均处于封闭状态。各制动轮缸的制动 压力将随制动主缸的输出压力而变化,此时的制动过程与常规制动系统的制动过程完全相 同。在制动过程中,电子控制装置根据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车轮转速信号判定有车 轮趋于抱死时,ABS就进入防抱制动压力调节过程。例如,电子控制单元判定右前轮趋于抱 死时,电子控制单元就使控制右前轮制动压力的输入阀通电,使右前轮输入阀转入关闭状 态。制动主缸输出的制动液不再进入右前轮制动轮缸。此时,右前轮输出阀仍未通电而处 于关闭状态,右前轮制动轮缸中的制动液也不会流出,右前轮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就保持 一定。其它未趋于抱死车轮的制动压力仍会随制动主缸输出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如果在右 前轮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保持一定时,电子控制单元判定右前轮仍然趋于抱死,电子控制 装置又使右前轮输出阀也通电而转入开启状态,右前轮制动轮缸中的部分制动液就会经过 处于开启状态的输出阀流入储液器,使右前轮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迅速减小,以消除右前 轮的抱死趋势,与此同时也使回流泵运转,回流泵及时将储液器中的制动液输送至制动主 缸与输入阀之间的管路中。随着右前轮制动轮缸制动压力的减小,右前轮转速会在汽车惯 性力的作用下逐渐加速。当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判定右前轮的抱 死趋势已经完全消除时,电子控制单元就使右前轮输入阀和输出阀都断电,使输入阀转入开启状态,使输出阀转入关闭状态,处于高压的制动液经过输入阀后进入右前轮制动轮缸, 使右前轮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迅速增大,右前轮又开始减速转动。ESP(Elecronic Stability Program)中文译为电子稳定系统,是车辆主动安全系 统的一部分,是一种防侧滑的软件。它对侧滑的危险加以判识并对车辆失去控制进行补偿。 为防止车辆侧滑,如VSC之类的车辆动态控制系统必须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制动系统产生 理想的效果。ESP不是一种独立的系统,它的许多零件与ABS的硬件是共用的,如车轮速度 传感器、输入阀、输出阀、回流泵、电机储液器、电控单元(ECU)、制动灯开关等,并融合了它 们的性能特点。ESP专用的传感器主要有方向盘转角传感器、侧向加速度传感器、横摆角速 度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实时地监控汽车的行驶状态和驾驶员的驾驶意图,及时向执行 机构发出各种指令,以确保汽车在制动、加速、转向等状况下的行驶稳定性。耐久性试验是为预测或验证结构的薄弱环节和危险部位而进行的试验,它作为确 定经济寿命的基础。(GJB775. 1-89)产品的工作寿命长短涉及到产品设计,制造,材料,工艺,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以及用户使用维修的水平等条件。在新产品开发定型试验或生产工艺,材料有重大变更时, 要进行产品的耐久性试验,通过耐久试验,找出产品设计制造中哪些零件可靠性方面存在 问题,以便进行改进设计或提高工艺水平,同时通过测量主要件的磨损量变化,可计算出新 产品的使用寿命。对于ABS/ESP专生产厂家,在ABS/ESP的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往往难以预知其产品 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实车匹配的耐久性试验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大,而且试验存在很 大的危险性且重复性差。现有的ABS/ESP性能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类。其一是采用物理运动部件模拟整车 运动、采用大质量飞轮模拟整车惯量的滚筒式的测试台架,这种台架体积大、成本高;另一 类则是采用动力学模型来模拟车辆制动过程中车轮抱死、车身得侧倾来激发ABS/ESP执行 机构的动作,然而这种试验台需要建立n(n = 7或15)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包括悬架 模型,轮胎的模型)。由于悬架系统和轮胎的非线性,使得建模工作量大、模拟精度不高、测 试系统的计算量大,从而对测试系统的性能要求高,否则稳定性差,这些都会导致测试台架 的开发周期长,投入的研发人员多,以及软硬件价格昂贵,结构庞大,可靠性差等不足。同时目前常用的ABS试验台大多需要驾驶员踩制动踏板。但是在ABS耐久性测试 过程中,需要模拟多达100万次的各种制动来检测车辆生命周期中反复的液压冲击载荷以 及环境应力对ABS/ESP零部件的损坏程度。所以这种试验台,不适合用于做ABS/ESP开发 样件的耐久性测试。除此以外,现有的ABS/ESP测试装置仅能在日常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进行耐久性试 验,不能测试ABS/ESP在极端温度条件(如_25°C和120°C )下的性能。综上所述,实车匹配的耐久性试验,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现有的ABS/ESP测试 装置体积大,研发成本高,测试结果稳定差,且不能在极端环境下测试ABS/ESP的性能,制 动需要人为的踩制动踏板。均不适合作ABS/ESP开发样件的耐久性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须驾驶员参与,不使用车辆模型,自动建立制动系统液压力的ABS/ESP耐久性的试验方法。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ABS/ESP耐久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重复输入制动力步骤,所述制动力输送至制动王缸,使制动王缸输出需要的液压力;检测步骤,在重复输入制动力过程中,选取一定的次数使ABS/ESP工作;每次ABS/ ESP工作后,检测ABS/ESP的工作性能是否正常;判断步骤,将检测到的ABS/ESP的工作性能参数与设定的标准值进行对比,以判断ABS/ESP是否正常;根据判断ABS/ESP正常使用的次数判断其耐久性。优选地是,使ABS/ESP在不同的温度下工作。 优选地是,所述的ABS/ESP设置于可改变温度的装置内,在不同的温度下工作。优选地是,使ABS/ESP在不同的湿度下工作 。优选地是,所述的ABS/ESP设置于可改变湿度的装置内,在不同的湿度下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ABS/ESP耐久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复输入制动力步骤,所述制动力输送至制动主缸,使制动主缸输出需要的液压力;检测步骤,在重复输入制动力过程中,选取一定的次数使ABS/ESP工作;每次ABS/ESP工作后,检测ABS/ESP的工作性能是否正常;判断步骤,将检测到的ABS/ESP的工作性能参数与设定的标准值进行对比,以判断ABS/ESP是否正常;根据判断ABS/ESP正常使用的次数判断其耐久性。

【技术特征摘要】
1.ABS/ESP耐久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复输入制动力步骤,所述制动力输送至制动主缸,使制动主缸输出需要的液压力;检测步骤,在重复输入制动力过程中,选取一定的次数使ABS/ESP工作;每次ABS/ESP工作后,检测ABS/ESP的工作性能是否正常;判断步骤,将检测到的ABS/ESP的工作性能参数与设定的标准值进行对比,以判断ABS/ESP是否正常;根据判断ABS/ESP正常使用的次数判断其耐久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ESP耐久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使ABS/ESP在不同的温度下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BS/ESP耐久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BS/ESP设置于可改变温度的装置内,在不同的温度下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ESP耐久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使ABS/ESP在不同的湿度下工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BS/ESP耐久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BS/ESP设置于可改变湿度的装置内,在不同的湿度下工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ESP耐久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力通过往复运动装置输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BS/ESP耐久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力通过往复运动装置的输出机构输出,制动主缸位于输出机构的运动路线上或与输出机构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ABS/ESP耐久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往复运动装置为气缸,输出机构为气缸的推杆。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ABS/ESP耐久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与气源装置联通,气源装置为气缸提供驱动动力;气源装置与气缸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气动伺服阀,气动伺服阀控制连通管路的开和关。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ABS/ESP耐久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单东升阎平毛靖许辉沈俊吴锁平
申请(专利权)人:万向钱潮上海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