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重型金属环件轧制
,尤其涉及筒节轧制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自由锻造方式加工的筒节坯料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不高,因此筒节坯料的外形尺寸呈多样性。筒节在轧制中易出现往一端跑偏的现象。现有技术采用机械结构对筒节跑偏进行控制。具体的控制方法是在筒节的端部加上推床,当筒节偏往一端时,利用推床将筒节推回到初始轧制位置,再继续进行轧制。现有技术的不足是采用机械结构虽能够保证筒节完成轧制,但是利用推床推筒节的过程过于频繁,造成轧制时间变长,筒节温降过大,轧机负荷增加,筒节轧制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分析筒节跑偏原因,提出防止跑偏的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在筒节轧机上多道次轧制筒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筒节轧机上多道次轧制筒节还包括在每一道次轧制之前,调整下工作辊的倾斜数值,并保持下工作辊在此倾斜状态轧制,所述调整下工作辊的倾斜数值是调整筒节坯料小端的下工作辊端部的高度值,所述调整的筒节坯料小端的下工作辊端部的高度值根据下述公式计算Q = T0+t1_t2_T1+T2该公式是以本道次乳制后筒节两端的外径相同为条件建立的,式中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节轧制防跑偏工艺方法,包括在筒节轧机上多道次轧制筒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筒节轧机上多道次轧制筒节还包括在每一道次轧制之前,调整下工作辊的倾斜数值,并保持下工作辊以此倾斜状态轧制,所述调整下工作辊的倾斜数值是调整筒节坯料小端的下工作辊端部的高度值,所述调整的筒节坯料小端的下工作辊端部的高度值根据下述公式计算:Q=T0+t1?t2?T1+T2该公式是以本道次轧制后筒节两端的外径相同为条件建立的,式中T2=d2-d22-4·(D1-T1)·T12d2=(d1-t1)·t1(t1-Δt)+(t1-&Delt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筒节轧制防跑偏工艺方法,包括在筒节轧机上多道次轧制筒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筒节轧机上多道次轧制筒节还包括在每一道次轧制之前,调整下工作辊的倾斜数值,并保持下工作辊以此倾斜状态轧制,所述调整下工作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刘义德,付环宇,王光儒,
申请(专利权)人: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