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5309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6 10:31
一种电梯装置,具备:卷扬机支承梁,悬架在井道的上部,绳索卷扬机设置在其上面上;以及第一和第二导向轮,支承在该卷扬机支承梁的下面上,将悬吊轿厢的绳索引导到上述卷扬机的曳引轮;上述卷扬机被设置为,其大致长方形的设置面沿着上述卷扬机支承梁的长度方向,上述第一和第二导向轮,在与沿着上述卷扬机支承梁的长度方向而设置的第一和第二固定台对应的位置上,支承在上述卷扬机支承梁的下面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装置,能够减轻对悬架在井道上端部的卷扬机支承梁施加的过大载荷。
技术介绍
电梯的卷扬机为,通过在电动机输出轴的一端同轴地安装的曳引轮,来旋转驱动其上所卷绕的绳索,由此使绳索所悬吊的轿厢和平衡锤在井道内反向地升降。上述卷扬机设置在上述卷扬机支承梁上,该卷扬机支承梁悬架在井道上部,例如悬架在沿铅垂方向引导轿厢的轿厢导轨的上端部和沿铅垂方向引导平衡锤的锤导轨的上端部之间(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0-184791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84791号公报在上述卷扬机的下方设置有一对导向轮,该一对导向轮将悬吊轿厢的绳索的移动路径弯曲成S字状而引导到上述曳引轮。该一对导向轮的支承板固定在上述卷扬机支承梁的下面上。在利用这种导向轮来变更绳索的方向时,由于对一对导向轮的各自作用的张力,而对上述卷扬机支承梁施加过大载荷。因此,作为卷扬机支承梁被要求较大的强度,而存在必须增大重量、体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考虑到这种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能够减轻对卷扬机支承梁施加的载荷负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轿厢,由绳索悬吊而在井道内升降;平衡锤,由上述绳索悬吊而在上述井道内向上述轿厢的相反方向升降;卷扬用电动机,旋转轴上连结有上述绳索的中央部所卷绕的曳引轮,在其底部设置有沿着上述旋转轴而分离配置的第一和第二固定台;卷扬机支承梁,悬架在上述井道的上部,上述卷扬用电动机通过上述固定台设置在其上面上;以及第一和第二导向轮,支承在该卷扬机支承梁的下面上,将悬吊上述轿厢的绳索引导到上述卷扬用电动机的曳引轮,上述第一和第二导向轮,在与上述卷扬用电动机的第一和第二固定台对应的位置上,支承在上述卷扬机支承梁的下面上。并且,上述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导向轮,通过对各自的旋转轴进行支承的第一和第二绳轮支承脚,而支承在上述卷扬机支承梁的下面上,上述第一和第二导向轮的各旋转轴,分别配置在上述卷扬用电动机的第一和第二固定台的正下方。并且,上述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导向轮被配置为,其一部分存在于通过设置在上述卷扬用电动机下部的第一和第二固定台的铅垂线上。并且,上述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卷扬机支承梁,经由防振部件安装在沿着升降方向分别引导上述轿厢以及平衡锤的导轨的上端部。并且,上述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卷扬机支承梁沿着上述井道内的一侧壁面配置。并且,上述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绳轮支承脚由长条的钢材构成,该钢材沿着铅垂方向延伸,并具有截面为“〕”字状或者截面为H状的形状,其一端固定在上述卷扬机支承梁的下部。并且,上述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在上述卷扬用电动机下部的第一固定台,是在相对于上述卷扬用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几乎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的一对固定台,上述第二固定台是在相对于上述卷扬用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几乎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的一对固定台。并且,上述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导向轮将来自轿厢下部绳轮的绳索从轿厢导轨的上部向锤导轨的下部方向折回,上述第二导向轮将上述绳索从上述第一导向轮向上述卷扬用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折回。技术的效果根据采用了上述构成的绳索支承构造的电梯装置,经由第一和第二绳轮支承脚支承在卷扬机支承梁的下部的第一和第二导向轮的旋转轴,分别配置在将卷扬机固定到卷扬机支承梁上的第一和第二固定台的正下方,因此对设置在上述卷扬机设置面上的第一和第二固定台中的曳引轮侧的固定台施加的向下的力,被经由第一和第二绳轮支承脚中的一方而施加的、由上述第一和第二下部导向轮中的一方施加的向上的力抵消。此外,对上述第一和第二固定台中的与曳引轮相反侧的固定台施加的向上的力,被经由上述第一和第二绳轮支承脚中的另一方而施加的、由上述第一和第二下部导向轮中的另一方施加的向下的力抵消。因此,对卷扬机支承梁施加的来自电梯的轿厢以及平衡锤的载荷被缓和,不会施加过大载荷、力矩。因此,不会对卷扬机支承梁要求过大的强度,还能够减小其整体的容积。并且,还能够减轻对插入在卷扬机支承梁与其所固定的轿厢导轨以及锤导轨的上端之间的防振部件施加的载荷,因此对其材料强度的要求也不会过大,还能够延长其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概略构成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中所组装的绳索支承构造的主要部分概略构成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绳索支承构造中的电动机和下部导向轮的配置例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电梯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轿厢I由绳索2悬吊而在井道内升降。平衡锤3由上述绳索2悬吊而在上述井道内向上述轿厢I的相反方向升降。上述轿厢I由在井道的两侧壁面上对置并铅垂地铺设的一对轿厢导轨4引导,而在上述井道内升降。此外,上述平衡锤3由在井道的后壁面上铅垂地铺设的一对锤导轨5引导,而在上述井道内升降。此外,在上述井道内的上部,例如在上述轿厢导轨4的上端部和上述锤导轨5的上端部之间,经由后述的防振机构而架设有卷扬机支承梁6,在该卷扬机支承梁6上固定有细长圆筒型的电动机8,在该电动机8的输出轴的端部安装有曳引轮7。该电动机8和曳引轮7构成卷扬机9,该卷扬机9驱动其上所卷绕的上述绳索2而使上述轿厢I和平衡锤3相互反向地升降。如图2所示意地表示的那样,上述绳索2例如将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悬架部(系结部)11、12上,该悬架部(系结部)11、12分别设置在上述井道的侧壁部以及后壁部的各个上部。然后,从侧壁部上部的悬架部(系结部)11沿着侧壁向下方延伸的绳索2,经由设置在上述轿厢I下部的一对轿厢下部绳轮13a、13b,而沿着另一个侧壁被导向井道的上方,进一步经由一对导向轮14a、14b而被导向上述卷扬机9的曳引轮。该一对导向轮14a、14b起到如下作用将从上述卷扬机9垂下的绳索2的移动路径弯曲成S字状,而引导到上述轿厢11的轿厢下部绳轮13a、13b。此外,从另一个悬架部(系结部)12沿着后壁部向下方延伸的绳索2,经由设置在上述平衡锤3上部的一对锤上部绳轮15a、15b而折回,并沿着后壁部被导向上述井道的上 方,而被导向上述卷扬机9的曳引轮7。另外,在图1中,Ia是设置在轿厢I上的轿厢门,10是设置在电梯的层站层而开闭其出入口的厅门。然而,上述的支承卷扬机9的卷扬机支承梁6为,如图3所示的其绳索支承构造的主要部分概略构成那样,经由以弹性橡胶等为主体而构成的防振机构23、23,架设在从上述轿厢导轨4的上端部向横向伸出而设置的臂状的支承托架21、和从上述锤导轨5的上端部向横向伸出而设置的臂状的支承托架22之间。卷扬机9的电动机8固定支承在该卷扬机支承梁6的上面上,上述绳索2卷绕在上述电动机8的输出轴上所安装的曳引轮7上。如图4的平面图所示那样,上述卷扬机9由在旋转轴的一端安装有曳引轮7的电动机8构成,在电动机8的底部固定有4个固定台8a、8a、8b、8b。这些固定台8a、8a、8b、8b的底面,形成沿着电动机8的长度方向的长方形的设置面,将电动机8固定在卷扬机支承梁6的上面上。此处,4个固定台中的2个固定台8a、8a,配置在长方形的设置面的与曳引轮7相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轿厢,由绳索悬吊而在井道内升降;平衡锤,由上述绳索悬吊而在上述井道内向上述轿厢的相反方向升降;卷扬用电动机,旋转轴上连结有上述绳索的中央部所卷绕的曳引轮,在其底部设置有沿着上述旋转轴而分离配置的第一和第二固定台;卷扬机支承梁,悬架在上述井道的上部,上述卷扬用电动机通过上述固定台设置在其上面上;以及第一和第二导向轮,支承在该卷扬机支承梁的下面上,将悬吊上述轿厢的绳索引导到上述卷扬用电动机的曳引轮,上述第一和第二导向轮,在与上述卷扬用电动机的第一和第二固定台对应的位置上,支承在上述卷扬机支承梁的下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2.17 JP 2012-0327531.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轿厢,由绳索悬吊而在井道内升降; 平衡锤,由上述绳索悬吊而在上述井道内向上述轿厢的相反方向升降; 卷扬用电动机,旋转轴上连结有上述绳索的中央部所卷绕的曳引轮,在其底部设置有沿着上述旋转轴而分离配置的第一和第二固定台; 卷扬机支承梁,悬架在上述井道的上部,上述卷扬用电动机通过上述固定台设置在其上面上;以及 第一和第二导向轮,支承在该卷扬机支承梁的下面上,将悬吊上述轿厢的绳索引导到上述卷扬用电动机的曳引轮, 上述第一和第二导向轮,在与上述卷扬用电动机的第一和第二固定台对应的位置上,支承在上述卷扬机支承梁的下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和第二导向轮,通过对各自的旋转轴进行支承的第一和第二绳轮支承脚,而支承在上述卷扬机支承梁的下面上,上述第一和第二导向轮的各旋转轴,分别配置在上述卷扬用电动机的第一和第二固定台的正下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目崎裕也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