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1411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缩小充电器的体积,且安全可靠,降低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充电器,包括壳体、初级电路板和次级电路板,所述初级电路板与次级电路板之间通过金属端子相互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初级电路板和次级电路板之间通过金属端子相互连接,使得连接稳固,且安全可靠;防止由于线材张力导致两块电路板错位,难以装入底壳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充电器要求大功率,安全性能高,小体积,外型美观,一种新的由两块甚至更多电路板组成的充电器开始流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此类电源充电器是通过线材连接多块电路板,单独的绝缘片分离初,次级电路板,用于限制充电器体积进一步缩小,同时大量的焊接操作,浪费人力资源;装配作业复杂,制造成高;同时产品无输出的不良率高,造成物料浪费,成本增加,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缩小充电器的体积,且安全可靠,降低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充电器,包括壳体、初级电路板和次级电路板,所述初级电路板与次级电路板之间通过金属端子相互连接。本技术所述的金属端子由底座、设置在底座一侧内的绝缘片和贯穿绝缘片的金属插针组成,金属插针垂直设置于绝缘片内,金属插针的两端分别伸出于绝缘片的两端夕卜,初级电路板与次级电路板之间通过金属插针相互连接。本技术所述的金属插针外设有插针座,金属插针的两头伸出于插针座外,在绝缘片上设有端子座孔,插针座设置在端子座孔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初级电路板和次级电路板之间通过金属端子相互连接,使得连接稳固,且安全可靠;防止由于线材张力导致两块电路板错位,难以装入底壳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金属端子与初级电路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金属端子与初级、次级电路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金属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4所不,本技术的充电器包括一个内部具有腔室7的底壳5,底壳5的下端设置有插脚6,在腔室7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竖向设置的初级电路板3和次级电路板4,初级电路板3和次级电路板4之间通过金属端子2相互连接,在底壳5的上端安装有上盖I与底壳5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如图2所示,金属端子2的连接端脚8从初级电路板3上伸出,并通过回流焊接方式将初级电路板3与金属端子2相互连接。如图3所示,焊接好初级电路板2的一侧后,次级电路板4也通过同样的回流焊接方式将次级电路板4与金属端子2相互连接,金属端子2的另一侧连接端脚8从次级电路板4上伸出。如图5所示,金属端子2为一个具有置放初级电路板3和次级电路板4的底座11,该底座11的左侧侧壁上设有绝缘片7,绝缘片7的一侧上设有垂直设置且由两个圆形孔相互连接构成的端子座孔10,在端子座孔10内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插针座8,该插针座8垂直插入端子座孔10内,插针座8的两端分别伸出于端子座孔10外,在插针座8内设有金属插针9,金属插针9注塑在插针座8外,金属插针9的两头裸露在插针座8外,在生产时,首先将金属插针9注塑于插针座8内,然后将插针座8注塑于绝缘片7内本技术利用金属端子将电路板之间进行连接,在完全满足产品机械功能和安规的要求的前提下,减少焊接工位,美观电路板组件,降低制造成本,缩小产品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器,包括壳体(5)、初级电路板(3)和次级电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电路板(3)与次级电路板(4)之间通过金属端子(2)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器,包括壳体(5)、初级电路板(3)和次级电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电路板(3 )与次级电路板(4 )之间通过金属端子(2 )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子(2)由底座(11)、设置在底座(11) 一侧内的绝缘片(7)和贯穿绝缘片(7)的金属插针(9)组成,金属插针(9)垂直设置于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章青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赛尔康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