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20176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7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器,其包括充电器主体及插头。所述充电器主体包括壳体、壳体内的充电主板以及壳体上的快充2.0USB充电接口和多个通用USB充电接口。所述充电主板包括AC-DC电源IC模块、DC-DC电源IC模块、快充2.0USB接口模块及通用USB接口模块。所述DC-DC电源IC模块包括第一模块及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一端通过所述AC-DC电源IC模块与所述插头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快充2.0USB接口模块与所述快充2.0USB充电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模块一端通过所述AC-DC电源IC模块与所述插头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通用USB接口模块分别与所述多个通用USB充电接口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同时兼容普通电子设备及支持快充2.0充电技术的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的充电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器,其包括充电器主体及插头。所述充电器主体包括壳体、壳体内的充电主板以及壳体上的快充2.0USB充电接口和多个通用USB充电接口。所述充电主板包括AC-DC电源IC模块、DC-DC电源IC模块、快充2.0USB接口模块及通用USB接口模块。所述DC-DC电源IC模块包括第一模块及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一端通过所述AC-DC电源IC模块与所述插头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快充2.0USB接口模块与所述快充2.0USB充电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模块一端通过所述AC-DC电源IC模块与所述插头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通用USB接口模块分别与所述多个通用USB充电接口电性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同时兼容普通电子设备及支持快充2.0充电技术的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的充电器。【专利说明】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器。
技术介绍
高通快充(Quick Charge) 2.0充电技术在去年二月份就已经正式发布,该充电技术能够在短短30分钟内为一款电池容量为3300mAH的智能手机充入60 %的电量,充电效率十分高效,但到目前为止,可以支持该充电技术的电子设备依然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在于快充2.0充电技术需要有加入了特殊芯片的充电器配合使用。 而现有的支持快充2.0充电技术的充电器,其快充2.0USB充电接口是没有普通电子设备充电必须的启动识别电压的,因此,这些充电池一般只适用于支持快充2.0充电技术的电子设备,并不能兼容现有的大部分普通电子设备。由于支持快充2.0充电技术的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为9V-20V,输出电流2A-3A,而普通电子设备一般输入电压为5V,输入电流为500mA-2A,因此,现有技术中,支持快充2.0充电技术的充电器为了兼容普通电子设备,须在充电器当中加入一个特殊的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判断开关来防止普通电子设备在充电时被过大的电流烧毁,同时,由于充电器的输出功率须按最大输出功率来进行设计,使得AC-DC电源IC模块的输出电压范围大(5V-20V),为了稳定可靠,只能采用专用的方案和电源IC模块,从而导致整个充电器的生产技术难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可同时兼容普通电子设备及支持快充2.0充电技术的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的充电器。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包括充电器主体及设置于所述充电器主体上的插头;所述充电器主体包括壳体、壳体内的充电主板以及壳体上的快充2.0USB充电接口和多个通用USB充电接口 ;所述充电主板包括AC-DC电源IC模块、DC-DC电源IC模块、快充2.0USB接口模块及通用USB接口模块;所述DC-DC电源IC模块包括第一模块及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一端通过所述AC-DC电源IC模块与所述插头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快充2.0USB接口模块与所述快充2.0USB充电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模块一端通过所述AC-DC电源IC模块与所述插头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通用USB接口模块分别与所述多个通用USB充电接口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充电器的改进,所述插头与所述充电器主体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上述充电器的改进,所述插头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充电器主体进行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上述充电器的改进,所述插头包括中规插头、美规插头、英规插头、欧规插头及澳规插头。 作为上述充电器的改进,所述充电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充电器主体上的车载插头,所述车载插头与所述DC-DC电源IC模块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充电器的改进,所述多个通用USB充电接口包括3个最大输出功率不同的通用USB充电接口。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器,所述充电主板包括AC-DC电源IC模块、DC-DC电源IC模块、快充2.0USB接口模块及通用USB接口模块。一方面,该充电器通过采用通用的AC-DC电源IC模块和DC-DC电源IC模块来实现稳定可靠的大范围电压输出,使得整个充电器的生产技术难度和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该充电器除了设置有快充2.0USB充电接口,还设置有多个通用USB充电接口,所述多个通用USB充电接口分别通过所述通用USB接口模块与所述DC-DC电源IC模块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该充电器可同时兼容普通电子设备及支持快充2.0充电技术的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充电器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充电器的各部分连接关系图。 图3为图1所示充电器的充电主板的局部电路图一。 图4为图1所示充电器的充电主板的局部电路图二。 图5为图1所示充电器的充电主板的局部电路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器I。所述充电器I包括充电器主体11及设置于所述充电器主体11上的插头12及车载插头13。 所述插头12与所述充电器主体11可拆卸式连接。具体地,所述插头12通过卡扣结构(未图示)与所述充电器主体11进行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插头12包括中规插头、美规插头、英规插头、欧规插头及澳规插头等,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所述充电器I的所述插头12可根据实际环境的需要进行更换,以满足各国不同规格的插座的需求。 所述充电器主体11包括壳体111、壳体111内的充电主板112以及壳体上的快充2.0USB充电接口 113和多个通用USB充电接口 1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通用USB充电接口 114的数目为3个。所述充电主板112包括AC-DC电源IC模块1121、DC_DC电源IC模块1122、快充2.0USB接口模块1123及通用USB接口模块1124。所述DC-DC电源IC模块1122包括第一模块11221及第二模块11222。所述第一模块11221 —端通过所述AC-DC电源IC模块1121与所述插头12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快充2.0USB接口模块1123与所述快充2.0USB充电接口 113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模块11222 —端通过所述AC-DC电源IC模块1121与所述插头12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通用USB接口模块1124分别与所述3个通用USB充电接口 114电性连接。所述车载插头13与所述DC-DC电源IC模块1122电性连接。 工作时,所述充电器I的所述插头12可直接接入220V或IlOV的交流电,然后,所述充电器I通过所述AC-DC电源IC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包括充电器主体及设置于所述充电器主体上的插头;所述充电器主体包括壳体、壳体内的充电主板以及壳体上的快充2.0USB充电接口和多个通用USB充电接口;所述充电主板包括AC‑DC电源IC模块、DC‑DC电源IC模块、快充2.0USB接口模块及通用USB接口模块;所述DC‑DC电源IC模块包括第一模块及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一端通过所述AC‑DC电源IC模块与所述插头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快充2.0USB接口模块与所述快充2.0USB充电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模块一端通过所述AC‑DC电源IC模块与所述插头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通用USB接口模块分别与所述多个通用USB充电接口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顶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