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平衡装置及地下施工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48031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平衡装置及地下施工设备。压力平衡装置包括压力输出口,压力平衡装置还包括:压力源;压力采集元件;压力设定单元,压力设定单元的输入口与压力源的输出口连接,压力设定单元的输出口与压力输出口连接,压力设定单元的控制口与压力采集元件的输出口连接。压力平衡装置采用压力采集元件内的油液控制压力设定单元的输出压力,从而间接地控制了注入传动装置的油液压力。这样,压力采集元件的容腔与传动装置的内部密封腔并未直接连通,因此,传动装置的油液的热胀冷缩、泄漏等均不需要借助压力采集元件的容腔吸收或补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密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压力平衡装置及地下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某些地下施工设备的工作装置需要在泥浆中工作,其内的传动装置包括齿轮或轴承类零件,因此需保证传动装置内的清洁度,以保证润滑油的可靠密封。然而,一定深度的泥浆所产生的压力对传动装置的密封(例如旋转密封)的要求,超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密封件的承载能力。为实现传动装置的可靠密封,在需要对传动装置内、外的压差进行平衡,以使压差控制在现有技术中的密封件的承载范围内。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压力平衡装置对传动装置的内外压差进行平衡。例如,现有技术中的压力平衡装置通常可采用皮囊、活塞等压力传递元件,将泥浆产生的压力传递到传动装置内,从而实现平衡压差的目的。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压力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压力平衡装置包括压力采集元件30 (例如皮囊、活塞等)和壳体80。传动装置70包括传动装置固定件72、密封件73、轴承或传动齿轮等运动件74以及旋转体75。密封件73的右侦仪即外侧)受到来自泥浆的压力,密封件73的左侧(即内侧)形成内部密封腔71。内部密封腔71与压力采集元件30的输出口连接。当工作装置需要在泥浆中工作时,工作装置与压力平衡装置同时进入泥浆中。在传动装置的密封件73的内外两侧分别是润滑油液的压力和泥浆的压力P。随着深度的增力口,泥浆所产生的压力P也逐渐增大。泥浆所产生的压力P直接作用在密封件73的外侧,同时也作用在压力采集元件30的外侧,并通过压力采集元件30将泥浆的压力P传递给壳体80内的润滑油液。于是,壳体80内的润滑油液经管线及相应的通道,将压力P传递到密封件73的内侧。这样,密封件73内外两侧的压力接近平衡,密封件73将始终在接近平衡的内外压力下工作,从而改善了密封环境,保证了传动装置内的清洁度,保证了润滑油的可靠密封。然而,由于压力平衡装置采用皮囊、活塞等压力采集元件将泥浆所产生的压力P传递到传动装置内,其压力采集元件30的容腔31与传动装置的内部密封腔71 (如润滑油腔)直接连通。由于地下施工设备的传动装置的功率、体积、旋转密封尺寸较大,传动装置在高负荷工作时的发热量大,油液的体积膨胀较大,导致压力采集元件的容腔31也较大。另外,由于传动装置泄漏的问题,也需要定期向压力采集元件的容腔31内补充一定的润滑油,因而设备的维护要求较高。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传动装置内油液的体积会因热胀冷缩、泄漏等原因发生变化,此时需要借助于压力采集元件30的容腔31进行吸收或补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压力平衡装置及地下施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传动装置内油液的体积会因热胀冷缩、泄漏等原因发生变化,需要借助于压力采集元件进行吸收或补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力平衡装置,包括压力输出口,压力平衡装置还包括压力源;压力采集元件;压力设定单元,压力设定单元的输入口与压力源的输出口连接,压力设定单元的输出口与压力输出口连接,压力设定单元的控制口与压力采集元件的输出口连接。进一步地,压力设定单元是压力设定阀,压力设定阀包括输入口、输出口和控制口,压力设定阀的输入口、输出口及控制口即分别为压力设定单元的输入口、输出口和控制口,压力设定阀的输出口的压力与压力设定阀的控制口的压力为等差关系。进一步地,压力设定单元包括减压阀和溢流阀;减压阀的输入口作为压力设定单元的输入口与压力源的输出口连接,减压阀的输出口作为压力设定单元的输出口与压力输出口连接,减压阀的控制口作为压力设定单元的控制口与压力采集元件的输出口连接;溢流阀的输入口与压力输出口连接,溢流阀的输出口与油箱连接,溢流阀的控制口与减压阀的控制口连接。进一步地,压力平衡装置还包括连接于压力源输出口与油箱之间的旁通保护阀。进一步地,压力采集元件是皮囊或活塞。进一步地,压力源是油泵。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地下施工设备,包括传动装置和压力平衡装置,传动装置包括内部密封腔,该压力平衡装置是上述的压力平衡装置,内部密封腔与压力平衡装置的压力输出口连接。进一步地,传动装置和压力平衡装置的压力采集元件位于泥浆中,压力平衡装置的压力源安装在地面上。压力平衡装置采用压力采集元件内的油液控制压力设定单元的输出压力,从而间接地控制了注入传动装置的油液压力。这样,压力采集元件的容腔与传动装置的内部密封腔并未直接连通,因此,传动装置的油液的热胀冷缩、泄漏等均不需要借助压力采集元件的容腔吸收或补偿。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压力平衡装置与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压力平衡装置与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图2中的压力设定阀与油箱的连接关系图;以及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压力平衡装置与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0、压力输出口 ;20、压力源;30、压力采集元件;31、容腔;40、压力设定单元;41、压力设定阀;41a、输入口 ;41b、输出口 ;41c、控制口 ;41d、回油口 ;42、减压阀;43、溢流阀;50、油箱;60、旁通保护阀;70、传动装置;71、内部密封腔;72、传动装置固 定件;73、密封件;74、运动件;75、旋转体;80、壳体;P、压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作为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力平衡装置。如图2至4所示,压力平衡装置包括压力输出口 10,压力平衡装置还包括压力源20 ;压力采集元件30 ;压力设定单元40,压力设定单元40的输入口与压力源20的输出口连接,压力设定单元40的输出口与压力输出口 10连接,压力设定单元40的控制口与压力采集元件30的输出口连接。优选地,压力采集元件30是皮囊或活塞,也可以是能将泥浆的压力P转化为电信号的压力检测元件(例如压力传感器等)。优选地,压力源20是油泵。优选地,压力平衡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压力源20的输出进行保护的旁通保护阀60,从而防止压力源20输出的压力过高。优选地,旁通保护阀60是溢流阀。优选地,压力设定单元40的输出压力与其控制口的控制压力可以为等差关系,其中,差值越小,其输出压力与泥浆的压力P越接近,理想情况下,能做到完全相等。请参考图2和图4,压力采集元件30可采集泥浆的压力P,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直接根据其检测到的泥浆压力输出一个控制压力,该控制压力通过液压管路传递到压力设定单元40的控制口,从而控制压力设定单元40的输出压力,以将泥浆的压力P通过压力输出口 10反映出来,供传动装置等待平衡的部件使用,从而使传动装置的密封件始终工作在接近平衡的压力下,保证了传动装置内的清洁度和润滑油的可靠密封。在另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压力检测元件输出的泥浆压力信号来控制压力设定单元40的输出压力。在压力平衡装置的工作过程中,压力平衡装置采用压力采集元件30内的油液控制压力设定单元40的输出压力,从而间接地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平衡装置,包括压力输出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平衡装置还包括:压力源(20);压力采集元件(30);压力设定单元(40),所述压力设定单元(40)的输入口与所述压力源(20)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压力设定单元(40)的输出口与所述压力输出口(10)连接,所述压力设定单元(40)的控制口与所述压力采集元件(30)的输出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平衡装置,包括压力输出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平衡装置还包括 压力源(20); 压力采集元件(30); 压力设定单元(40),所述压力设定单元(40)的输入口与所述压力源(20)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压力设定单元(40)的输出口与所述压力输出口(10)连接,所述压力设定单元(40)的控制口与所述压力采集元件(30)的输出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设定单元(40)是压力设定阀(41),所述压力设定阀(41)包括输入口、输出口和控制口,所述压力设定阀(41)的输入口、输出口及控制口即分别为所述压力设定单元(40)的输入口、输出口和控制口,所述压力设定阀(41)的输出口的压力与所述压力设定阀(41)的控制口的压力为等差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设定单元(40)包括减压阀(42)和溢流阀(43); 所述减压阀(42 )的输入口作为所述压力设定单元(40 )的输入口与所述压力源(20 )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减压阀(42)的输出口作为所述压力设定单元(40)的输出口与所述压力输出口(10)连接,所述减压阀(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长林黄志明乔国华刘发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