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器的摩擦片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7868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器的摩擦片组件,由同轴设置的摩擦片(1)和钢片(2)组成,所述摩擦片(1)和钢片(2)交叉叠合在一起,且钢片(2)的总数比摩擦片(1)的总数多一个,在摩擦片组件的端面上开有贯通摩擦片(1)和钢片(2)的若干进油槽(3),所述进油槽(3)沿着摩擦片组件的轴线呈发射状均布。该结构通过在摩擦片组件的端面上增设进油槽,在汽车启动时,摩擦片与钢片分离,冷却油从进油槽进入,经摩擦片与钢片之间的缝隙径向流入摩擦片组件内,最后再经摩擦片与钢片之间的缝隙径向流到摩擦片组件外,实现了对摩擦片的冷却降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离合器
,具体涉及离合器中的摩擦片和钢片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离合器是用来切断发动机输出的动カ的,钢片和摩擦片都是离合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合器是通过压盘压紧摩擦片的摩擦力来传动カ矩。当摩擦片与钢片被压紧在ー起时,两者之间无相对滑动,也不会产生热量,当摩擦片与钢片分离时,两者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摩擦片产生的热量需要通过冷却油进行冷却。在现实驾驶情况下,驾驶员经常会在短时间内多次启动汽车,如果摩擦片的散热条件不稳定会使启动能量堆积在离合器总成内部,导致启动离合器超出设计温度。目前离合器中,冷却油在摩擦片中的流向如图3中箭头所示。这种流向的冷却油对摩擦片的散热效果不理想,常常造成摩擦片的散热能量堆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g在解决汽车启动时,离合器中摩擦片的冷却问题,避免启动热量堆积在离合器总成内部。为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离合器的摩擦片组件,由同轴设置的摩擦片和钢片组成,所述摩擦片和钢片交叉叠合在一起,且钢片的总数比摩擦片的总数多ー个,关键在干在摩擦片组件的端面上开有贯通摩擦片和钢片的若干进油槽,所述进油槽沿着摩擦片组件的轴线呈发射状均布。所述进油槽为圆弧形槽,并与摩擦片同轴设置,以便于进油槽的加工制造。优选为,所述摩擦片的内壁上设置有花键,钢片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花键和定位凸台都是为了安装定位而设计。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构思新颖,通过在摩擦片组件的端面上增设进油槽,在汽车启动时,摩擦片与钢片分离,冷却油从进油槽进入,经摩擦片与钢片之间的缝隙径向流入摩擦片组件内,最后再经摩擦片与钢片之间的缝隙径向流到摩擦片组件外,实现了对摩擦片的冷却降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离合器时,冷却油对摩擦片的冷却路线图。图3是传统的摩擦片组件用于离合器时,冷却油对摩擦片的冷却路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说明结合图1所示的一种离合器的摩擦片组件,由同轴设置的摩擦片I和钢片2组成,摩擦片I和钢片2交叉叠合在一起,且钢片2的总数比摩擦片I的总数多ー个,即位于最外侧的两片都是钢片2,以上结构与传统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区别在于在摩擦片组件的端面上开有贯通摩擦片I和钢片2的若干进油槽3,进油槽3沿着摩擦片组件的轴线呈发射状均布。两个关键点是(I)为保证所有摩擦片I的散热均匀,进油槽3必须贯通所有的摩擦片I和钢片2 ; (2)为保证每个摩擦片I各部位散热均匀,进油槽3必须沿着摩擦片组件的轴线呈发射状均布。优选为,进油槽3为圆弧形槽,并与摩擦片I同轴设置,以便于加工制造。摩擦片I和钢片2叠合在一起后装在离合器中,最好是,摩擦片I的内壁上设置有花键la,钢片2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lb,花键Ia和定位凸起Ib都是为了安装定位而设计。如图2所示,当摩擦片I与钢片2被压紧在一起时,两者之间无相对滑动,也不会产生热量;当汽车启动时,启动能量一部分会转移为汽车的动势能,一部分在摩擦片滑动的过程中转移为热量,此时摩擦片I与钢片2分离,两者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摩擦片I与钢片2之间形成供冷却油经过的间隙,摩擦片I产生的热量需要通过冷却油进行冷却。结合图1、图2可知,冷却油从进油槽3进入,经摩擦片I与钢片2之间的缝隙径向流入摩擦片组件内,最后再经摩擦片I与钢片2之间的缝隙径向流到摩擦片组件外,实现了对摩擦片的冷却降温,从而避免了在离合器内堆积热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合器的摩擦片组件,由同轴设置的摩擦片(1)和钢片(2)组成,所述摩擦片(1)和钢片(2)交叉叠合在一起,且钢片(2)的总数比摩擦片(1)的总数多一个,其特征在于:在摩擦片组件的端面上开有贯通摩擦片(1)和钢片(2)的若干进油槽(3),所述进油槽(3)沿着摩擦片组件的轴线呈发射状均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的摩擦片组件,由同轴设置的摩擦片(I)和钢片(2)组成,所述摩擦片(I)和钢片⑵交叉叠合在一起,且钢片⑵的总数比摩擦片⑴的总数多一个,其特征在于在摩擦片组件的端面上开有贯通摩擦片(I)和钢片(2)的若干进油槽(3),所述进油槽(3)沿着摩擦片组件的轴线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特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