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622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能够容易地调节送布齿的上下方向的输送运动量。上下输送机构具有偏心机构部。偏心机构部具有偏心轴支承部和基座部。偏心轴支承部具有偏心轴和转动轴。基座部具有轴固定孔和固定孔。上下输送轴插入轴固定孔中而固定。偏心轴支承部的转动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固定孔。偏心轴支承部能够以固定孔为中心转动。偏心轴相对于插入轴固定孔中而固定的上下输送轴偏心。操作者通过使偏心轴支承部转动能够改变轴固定孔的中心与偏心轴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调节偏心轴相对于上下输送轴的偏心量。因此操作者能够简单地调节送布齿的上下方向的往返移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纫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支承送布齿的送布台的缝纫机。
技术介绍
缝纫机使送布台进行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运动。送布台支承送布齿。送布齿所 进行的输送运动具有大致椭圆形的轨迹。因此缝纫机能够利用送布齿送布。送布的时期根 据上下方向的输送运动量的变化而改变。送布的时期的变化会改变线的松紧程度,因此会 对缝制质量造成影响。当所缝制的布的种类、厚度等缝制条件改变时,操作者需要通过改变 送布齿的大致椭圆形的轨迹来改变输送运动量,而使线的松紧程度等与缝制条件相对应。 例如日本特许公开2001年162076号公报所公开的缝纫机的送布装置使与上下输送臂的下 端动配合的偏心凸轮为双偏心凸轮结构。送布齿的上下方向的最大运动量是可变的。双偏 心凸轮结构在两处偏心。操作者需要通过考虑各偏心位置上的偏心量来计算整体的偏心 量。因此送布齿的输送运动量的调节较为复杂且不容易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调节送布齿的上下方向的输送运动 量的缝纫机。技术方案I的缝纫机具有送布台,其支承送布齿;水平输送机构,其使上述送布 台沿水平方向移动;以及上下输送机构,其使上述送布台沿上下方向移动,上述上下输送机 构具有上下输送轴,其与主轴的旋转连动地旋转;偏心机构部,其具有通过将上述上下输 送轴的一端部插入其中而固定上述上下输送轴的轴固定孔和相对于上述轴固定孔的中心 偏心的偏心轴;以及上下输送臂,其支承上述偏心轴的一端部,使上述送布台上下运动,其 中,上述水平输送机构具有送布电动机,其具有驱动轴,使上述驱动轴转动;以及水平输 送轴,其一端借助于连杆机构部与上述驱动轴相连结,另一端借助于连接构件与上述送布 台相连结,该水平输送轴通过与上述驱动轴的由上述送布电动机驱动的转动连动地转动而 使上述送布台进行水平方向的输送动作,上述偏心机构部具有偏心轴支承部,该偏心轴支 承部以能够使上述偏心轴相对于上述轴固定孔的中心沿与上述上下输送轴的轴向正交的 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上述偏心轴。偏心轴支承部以能够使偏心轴相对于固定在轴固定孔中 的上下输送轴移动的方式支承偏心轴。因此缝纫机能够自由地调节偏心轴相对于上下输送 轴的偏心量。因此操作者能够简单地调节送布齿的上下方向的往返移动量。在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中,上述偏心轴支承部具有主体部,其沿与上述偏心轴的 轴向正交的一方向延伸,且在一端部突出有上述偏心轴;以及轴部,其在上述主体部的与上 述一端部相反侧的另一端部上向与上述偏心轴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上述偏心机构 部还具有轴支承部,其以能够使上述轴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上述轴部;以及固定部,其将上 述轴部以无法相对于上述轴支承部转动的方式固定于上述轴支承部。偏心机构部在轴支承 部上以能够使轴部转动的方式支承轴部。偏心轴支承部以轴部为中心转动。偏心轴相对于上下输送轴的位置改变。因此缝纫机能够自由地调节偏心轴的偏心量。并且,固定部能够将轴部以无法相对于轴支承部转动的方式固定于上述轴支承部。因此缝纫机能够防止偏心轴的偏心量在送布齿的动作过程中发生变化。在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中,上述轴支承部具有内周面,其呈圆筒状且能贴紧于上述轴部的外周面;以及锁紧槽,其沿着上述圆筒的轴线延伸并且从上述内周面延伸至上述固定部的外表面,上述固定部具有第一螺纹孔,其沿与上述锁紧槽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设置,贯通上述锁紧槽;以及第一螺丝,其通过与上述第一螺纹孔螺纹接合而贯通上述锁紧槽,从而使上述锁紧槽的宽度变窄,通过上述第一螺丝与上述第一螺纹孔螺纹接合而使上述锁紧槽的宽度变窄,从而使上述轴支承部的上述内周面贴紧于上述轴部的外周面而以无法转动的方式将上述轴部固定。轴支承部具有锁紧槽。通过使锁紧槽的宽度变窄,轴支承部的内周面贴紧于轴部的外周面。因此缝纫机能够将轴部以无法相对于轴支承部转动的方式固定于上述轴支承部。在技术方案4的缝纫机中,上述上下输送臂在支承上述偏心轴的上述一端部的部分具有轴承。在上下输送臂与偏心轴支承部之间产生的摩擦因轴承而变小,上下输送臂无需为了保持强度而做得很大,能够实现轻量化。因此缝纫机能够提高使上下输送臂上下运动的上下输送轴对主电动机的驱动的随动性。附图说明图1是缝纫机I的立体图。图2是缝纫针8和针板15附近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送布机构30的立体图。图4是上下输送机构26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偏心机构部40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偏心机构部40的第一状态的位置关系的图。图7是表示偏心机构部40的第二状态的位置关系的图。图8是偏心轴支承部170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偏心机构部140的第三状态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0是表示偏心机构部140的第四状态的位置关系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 图3说明缝纫机I的结构。 图1、图2的上侧、下侧、右侧、左侧、表面侧、背面侧分别是缝纫机I的上侧、下侧、右侧、左侧、前侧、后侧。缝纫机I具有机座部2、支柱部3、机臂部4。机座部2是缝纫机I的基座。机座部2从上方安装于工作台20的上表面的凹部(省略图示)。支柱部3从机座部2的右端向铅直上方延伸。机臂部4从支柱部3的上端向左方延伸,与机座部2的上表面相对。机臂部4在左端部下方安装有压脚17。机臂部4在内部保持有针杆7,针杆7在下端安装有缝纫针8 (参照图2)。针杆7与缝纫针8随着主电动机13的驱动而上下往返移动。机臂部 4在左端部前方具有挑线杆9,挑线杆9与针杆7连动地上下运动。机臂部4在上部具有操作部10,操作部10在前表面具有液晶面板11。操作者一边看着液晶面板11 一边操作操作 部10,将各种指示输入缝纫机I。缝纫机I在工作台20的下表面具有控制装置29。控制装置29借助于杆21与踩 踏式的踏板22相连接。操作者向后侧或前侧操作踏板22。控制装置29根据踏板22的操 作方向和操作量控制缝纫机I的动作。支柱部3在右侧面上部具有主电动机13。机臂部4 在内部具有主轴14,主轴14以能够旋转的状态在机臂部4内部向左右方向延伸。主轴14 的右端与主电动机13相连接,主轴14的左端与针杆上下运动机构(省略图示)相连接。主 电动机13通过驱动主轴14使针杆7和挑线杆9上下运动。如图2所示,机座部2在上表面左端具有针板15,针板15在大致中央部具有针孔 18。缝纫针8的下端在下降时通过针孔18。针板15分别在针孔18的左方、前方、后方、右 方具有送布齿孔19。送布齿孔19呈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形状。机座部2在针板15 的下方具有旋梭机构(省略图示)、送布机构30 (参照图3)。参照图3说明送布机构30的结构。图3的上侧、下侧、右侧、左侧、表面侧、背面侧 分别是送布机构30的上侧、下侧、右侧、左侧、前侧、后侧。送布机构30具有送布台33、送 布齿34、水平输送机构25、上下输送机构26等。送布台33位于针板15 (参照图2)的下方 并且与针板15大致平行。送布台33在上表面的中心附近支承送布齿34。送布齿34与送 布齿孔19的位置相对应。送布齿34在前后方向上较长。送布齿3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 送布齿孔19的长度短。送布齿34在上部具有用于在送布齿34与压脚17之间夹持布的凹 凸。参照图3说明水平输送机构25。水平输送机构25具有送布电动机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1),其具有:送布台(33),其支承送布齿(34);水平输送机构(25),其使上述送布台沿水平方向移动;以及上下输送机构(26),其使上述送布台沿上下方向移动,上述上下输送机构具有:上下输送轴(27),其与主轴(14)的旋转连动地旋转;偏心机构部(40、140),其具有通过将上述上下输送轴的一端部插入其中而固定上述上下输送轴的轴固定孔(84、184)和相对于上述轴固定孔的中心偏心的偏心轴(72、172);以及上下输送臂(51),其支承上述偏心轴的一端部,使上述送布台上下运动,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输送机构具有:送布电动机(62),其具有驱动轴(63),使上述驱动轴转动;以及水平输送轴(28),其一端借助于连杆机构部(65)与上述驱动轴相连结,另一端借助于连接构件(50)与上述送布台相连结,该水平输送轴通过与上述驱动轴的由上述送布电动机驱动的转动连动地转动而使上述送布台进行水平方向的输送动作,上述偏心机构部具有偏心轴支承部(70、170),该偏心轴支承部以能够使上述偏心轴相对于上述轴固定孔的中心沿与上述上下输送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上述偏心轴。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29 JP 2011-2139401.一种缝纫机(I),其具有送布台(33),其支承送布齿(34);水平输送机构(25),其使上述送布台沿水平方向移动;以及上下输送机构(26),其使上述送布台沿上下方向移动,上述上下输送机构具有上下输送轴(27),其与主轴(14)的旋转连动地旋转;偏心机构部(40、140),其具有通过将上述上下输送轴的一端部插入其中而固定上述上下输送轴的轴固定孔(84、184)和相对于上述轴固定孔的中心偏心的偏心轴(72、172);以及上下输送臂(51),其支承上述偏心轴的一端部,使上述送布台上下运动,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输送机构具有送布电动机(62),其具有驱动轴(63),使上述驱动轴转动;以及水平输送轴(28),其一端借助于连杆机构部(65)与上述驱动轴相连结,另一端借助于连接构件(50)与上述送布台相连结,该水平输送轴通过与上述驱动轴的由上述送布电动机驱动的转动连动地转动而使上述送布台进行水平方向的输送动作,上述偏心机构部具有偏心轴支承部(70、170),该偏心轴支承部以能够使上述偏心轴相对于上述轴固定孔的中心沿与上述上下输送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上述偏心轴。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雅史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