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罐体外圆砂带抛磨机床,从动托轮轴和从动托轮组成从动托轮组件,主动托轮轴和主动托轮组成主动托轮组件,从动托轮组件和主动托轮组件共同支撑罐体工件。安装板、磨头电机、驱动轮、砂带、接触轮、张紧轴和张紧座等部件构成磨头,磨头电机带动驱动轮旋转,张紧轴张紧砂带,在砂带高速运转下,通过接触轮压住砂带接触罐体外圆表面进行抛磨。磨头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滑板上,滑板位于立柱的顶部,立柱的下端与滑动小车相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进给运动的结合,可以实现工业罐体圆柱形筒体外圆表面抛磨,并且提高了磨削的效率及加工精度;采用变频器可以实现滑动小车、托轮旋转无级变速,磨头安装座、立柱移位灵活,同时可以实现自动抛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砂带磨床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中小型罐体外圆砂带抛磨机床。
技术介绍
工业罐体主要包括不锈钢压力容器和碳钢压力容器。这些产品在制造过程中都牵涉到钢板的打磨、焊接、再打磨及抛光等许多工序,现代工业生产对所造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产品在中间生产过程中的焊前打磨以及成品后的抛光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抛磨成了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以前行业中普遍采用人工砂轮或抛光布轮进行,效果与效率都很成问题。现在的多数罐体抛光装置为砂轮磨削,砂轮磨床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机构复杂,需要不停地修正和调整动平衡。砂轮为多层磨料,在使用过程中要不断修整。相比砂轮磨削,砂带磨床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机构简单,不需要修正和调整动平衡。砂带金属切除量大、比能低、耗资少。砂带的制造比较容易,生产周期短。磨料利用率高。砂带是单层磨料,几乎每颗磨粒均参加切削,直到磨钝为止。砂带磨削是一种高效切削的工艺方法,它有生产率高,加工成本低,机床功率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据有关统计资料介绍,砂带磨削的生产率比铣削高4 10倍,比砂轮磨削高一倍,有所谓“快削法”之称。砂带磨削日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材料的磨削和抛光中,特别适于加工大型薄板、带材、长径比很大的薄壁孔和外圆。目前砂带磨削技术正随着砂带制造质量的提高和品种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为此,中国专利91230152. X公开了一种“罐体抛磨机”,该抛磨机的磨头采用了张紧轮与接触轮双浮动的结构,支撑部分以及磨头分别安装在横梁的两端,涡轮蜗杆的传动能使磨头绕转轴在上下±10°内摆动,整个磨头能够围绕支撑轴的中心线转动,当确定好合适的加工位置后,用紧定螺钉进行紧固即可,弹簧可以实现磨头在竖直方向的浮动。但上述抛磨机仍然有缺陷当接触轮与磨削工件接触时,接触轮由于受到压力从而压缩弹簧,向上运动弹簧的压力变大,增加了磨削压力,但由于接触轮与主动轮之间距离的缩短,砂带的张力反而被减少了,使磨削功率不能得到足够的保障,工件的加工精度较差。并且砂带容易发生打滑的现象,影响磨削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罐体外圆砂带抛磨机床,以适用于工业罐体圆柱形筒体外圆表面抛磨,并有效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罐体外圆砂带抛磨机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A、在所述底座(I)上表面的一端设置有两根辅助导轨(2),各辅助导轨(2)上均支撑有与之滑动配合的从动托轮支座(3),两边的从动托轮支座(3)通过轴承共同支承从动托轮轴(4),在从动托轮轴(4)上装有至少两个从动托轮(5);B、在所述底座(I)上表面的中部对称固定有两个主动托轮支座¢),这两个主动托轮支座(6)通过轴承共同支承主动托轮轴(7),该主动托轮轴(7)与从动托轮轴(4)相平行,并由托轮电机(8)驱动,在主动托轮轴(7)上装有至少两个主动托轮(9);C、在所述底座⑴上表面的另一端设置有两根导向轨(10),该导向轨(10)与辅助导轨(2)相垂直,在导向轨(10)的上方设有滑动小车(11),该滑动小车(11)的底部通过轴承支承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轮轴(12),所述轮轴(12)与导向轨(10)相垂直,在轮轴(12)的两端均安装有滚轮(13),各滚轮(13)与对应的导向轨(10)滑动配合;D、在所述滑动小车(11)的顶部固定有立柱(14),该立柱(14)的顶部为斜面结构,且立柱(14)的顶部滑动配合有滑板(15),在所述滑板(15)的底部固定丝杆螺母,该丝杆螺母与丝杆(16)螺纹配合,丝杆(16)通过轴承支承于立柱(14)上;E、所述滑板(15)与安装座(17)的一端相固定,在安装座(17)的另一端固设有立板(18),该立板(18)通过定位座(19)与安装板(20)上的支耳(21)相铰接,在所述安装 板(20)上装有磨头电机(22),该磨头电机(22)的输出轴上装有驱动轮(23),所述驱动轮(23)通过砂带(24)与接触轮(25)连接,该接触轮(25)安装在张紧轴(26)的下端,所述张紧轴(26)的上端从张紧座(27)中穿过,该张紧座(27)固定在安装板(20)上。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从动托轮轴和从动托轮组成从动托轮组件,主动托轮轴和主动托轮组成主动托轮组件,从动托轮组件和主动托轮组件共同支撑罐体工件。从动托轮支座以单自由度配合的方式滑动安装在辅助导轨上,这样从动托轮组件能够沿辅助导轨滑移,从而可以调节主动托轮组件与从动托轮组件之间的中心距,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罐体加工。主动托轮轴由托轮电机驱动,主动托轮轴和主动托轮做主动旋转,从动托轮轴和从动托轮做被动旋转,罐体工件在主动托轮的带动下,能够绕平行于X轴的方向进行转动。安装板、磨头电机、驱动轮、砂带、接触轮、张紧轴和张紧座等部件构成磨头,磨头为磨削罐体外圆表面的核心部件。磨头电机带动驱动轮旋转,张紧轴张紧砂带,在砂带高速运转下,通过接触轮压住砂带接触罐体外圆表面进行抛磨。磨头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滑板上,滑板由压板卡在立柱的顶部斜面上,与立柱组成导轨副。当转动丝杆的时候,能够带动滑板做上下运动,磨头随滑板一起上下运动,以实现磨头Y坐标方向的位置调整。滑板与托轮组件配合调整,可满足不同直径规格的罐体抛磨需要。滑动小车通过四个滚轮支撑在导向轨上,在滚轮的作用下,滑动小车能够带动磨头在导向轨上滑移,实现磨头X坐标方向的位置调整,以便于对罐体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进行抛磨。滚轮的一侧有凸起,同一轮轴上两个滚轮的凸起一侧相向安装,卡在导向轨的内侦牝以防止滑动小车窜动。本技术所采用的磨削方法为纵向磨削法,滑动小车带动磨头相对于罐体工件往复纵向进给运动。本技术所需要的四个磨削运动即磨头电机带动驱动轮旋转,砂带张紧在驱动轮与接触轮上,随驱动轮旋转,砂带的旋转运动11#是磨削的主运动;托轮电机带动主动托轮轴及主动托轮旋转,罐体工件随之绕X轴向旋转,罐体工件旋转运动是罐体工件的圆周进给运动;滑动小车在导向轨上滑移,带动磨头沿X轴方向往复纵向进给运动,这个往复运动f纵是磨削罐体工件全长的所必需的纵向进给运动;磨头会根据磨削罐体工件的表面质量进行横向运动f 。本技术通过多个进给运动的结合,可以实现工业罐体圆柱形筒体外圆表面抛磨,并且提高了磨削的效率及加工精度;采用变频器可以实现滑动小车、托轮旋转无级变速,磨头安装座、立柱移位灵活,同时可以实现自动抛磨,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在所述从动托轮轴(4)上装有三个从动托轮(5),其中两个从动托轮(5)位于从动托轮轴(4)的两端,另一个从动托轮(5)靠近从动托轮轴(4)的中心;在所述主动托轮轴(7)上装有三个主动托轮(9),其中两个主动托轮(9)位于主动托轮轴(7)的两端,另一个主动托轮(9)靠近主动托轮轴(7)的中心。以上结构能够确保对罐体工件支撑的稳定性,靠近中心的主动托轮和从动托轮作为限位轮,用于限制罐体工件的轴向窜动。所述托轮电机(8)的输出端与第一摆线针轮减速机(28)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摆线针轮减速机(28)的输出轴上套装第一主动链轮(29),该第一主动链轮(29)通过第一链条(30)与第一从动链轮(31)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链轮(31)安装在主动托轮轴(7)的端部。托轮电机通过第一摆线针轮减速机进行减速,第一摆线针轮减速机通过第一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罐体外圆砂带抛磨机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A、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一端设置有两根辅助导轨(2),各辅助导轨(2)上均支撑有与之滑动配合的从动托轮支座(3),两边的从动托轮支座(3)通过轴承共同支承从动托轮轴(4),在从动托轮轴(4)上装有至少两个从动托轮(5);B、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部对称固定有两个主动托轮支座(6),这两个主动托轮支座(6)通过轴承共同支承主动托轮轴(7),该主动托轮轴(7)与从动托轮轴(4)相平行,并由托轮电机(8)驱动,在主动托轮轴(7)上装有至少两个主动托轮(9);C、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另一端设置有两根导向轨(10),该导向轨(10)与辅助导轨(2)相垂直,在导向轨(10)的上方设有滑动小车(11),该滑动小车(11)的底部通过轴承支承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轮轴(12),所述轮轴(12)与导向轨(10)相垂直,在轮轴(12)的两端均安装有滚轮(13),各滚轮(13)与对应的导向轨(10)滑动配合;D、在所述滑动小车(11)的顶部固定有立柱(14),该立柱(14)的顶部为斜面结构,且立柱(14)的顶部滑动配合有滑板(15),在所述滑板(15)的底部固定丝杆螺母,该丝杆螺母与丝杆(16)螺纹配合,丝杆(16)通过轴承支承于立柱(14)上;E、所述滑板(15)与安装座(17)的一端相固定,在安装座(17)的另一端固设有立板(18),该立板(18)通过定位座(19)与安装板(20)上的支耳 (21)相铰接,在所述安装板(20)上装有磨头电机(22),该磨头电机(22)的输出轴上装有驱动轮(23),所述驱动轮(23)通过砂带(24)与接触轮(25)连接,该接触轮(25)安装在张紧轴(26)的下端,所述张紧轴(26)的上端从张紧座(27)中穿过,该张紧座(27)固定在安装板(2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体外圆砂带抛磨机床,包括底座(I),其特征在于 A、在所述底座(I)上表面的一端设置有两根辅助导轨(2),各辅助导轨(2)上均支撑有与之滑动配合的从动托轮支座(3),两边的从动托轮支座(3)通过轴承共同支承从动托轮轴(4),在从动托轮轴(4)上装有至少两个从动托轮(5); B、在所述底座(I)上表面的中部对称固定有两个主动托轮支座¢),这两个主动托轮支座(6)通过轴承共同支承主动托轮轴(7),该主动托轮轴(7)与从动托轮轴(4)相平行,并由托轮电机(8)驱动,在主动托轮轴(7)上装有至少两个主动托轮(9); C、在所述底座(I)上表面的另一端设置有两根导向轨(10),该导向轨(10)与辅助导轨(2)相垂直,在导向轨(10)的上方设有滑动小车(11),该滑动小车(11)的底部通过轴承支承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轮轴(12),所述轮轴(12)与导向轨(10)相垂直,在轮轴(12)的两端均安装有滚轮(13),各滚轮(13)与对应的导向轨(10)滑动配合; D、在所述滑动小车(11)的顶部固定有立柱(14),该立柱(14)的顶部为斜面结构,且立柱(14)的顶部滑动配合有滑板(15),在所述滑板(15)的底部固定丝杆螺母,该丝杆螺母与丝杆(16)螺纹配合,丝杆(16)通过轴承支承于立柱(14)上; E、所述滑板(15)与安装座(17)的一端相固定,在安装座(17)的另一端固设有立板(18),该立板(18)通过定位座(19)与安装板(20)上的支耳(21)相铰接,在所述安装板(20)上装有磨头电机(22),该磨头电机(22)的输出轴上装有驱动轮(23),所述驱动轮(23)通过砂带(24)与接触轮(25)连接,该接触轮(25)安装在张紧轴(26)的下端,所述张紧轴(26)的上端从张紧座(27)中穿过,该张紧座(27)固定在安装板(2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外圆砂带抛磨机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动托轮轴(4)上装有三个从动托轮(5),其中两个从动托轮(5)位于从动托轮轴(4)的两端,另一个从动托轮(5)靠近从动托轮轴(4)的中心;在所述主动托轮轴(7)上装有三个主动托轮(9),其中两个主动托轮(9)位于主动托轮轴(7)的两端,另一个主动托轮(9)靠近主动托轮轴(7)的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云,杨俊峰,马昌林,刘召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重庆三磨海达磨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