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自动翻炒食物的电动翻炒烹饪灶,包括锅体、锅盖、设置在锅体内的搅拌装置、支撑锅体的灶台、设置在灶台内的加热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的灶台包括底壳、覆盖在底壳上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转轴、与转轴相连的搅拌桨,其中,转轴从锅体的底面延伸至锅体内部,转轴下端连接于动力装置,搅拌桨的下部靠近锅体底面并且设置成曲折的片状;所述灶台的面板上方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环绕在锅体的下部,固定架的内侧与锅体的外侧面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定位装置,包括若干内凹的定位槽以及外凸的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翻炒食物的功能,消除烹饪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尤其是一种能够自动翻炒食物的电动翻炒烹饪灶。
技术介绍
传统的烹饪方式都需要人工手动翻炒食物,翻炒的过程中,油烟溢出,容易烫伤,对人体和环境均造成损害;翻炒过程中直接敞开锅盖或者频繁揭开锅盖翻炒,锅内热量容易散失,能耗增加。若烹饪过程无需人工翻炒,并且将烹饪过程隔离在锅体内,则可以很好的控制油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传统烹饪设备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缺点,专利技术了一种电动翻炒烹饪灶,具有自动翻炒食物的功能,消除了烹饪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一种电动翻炒烹饪灶,包括锅体、锅盖、设置在锅体内的搅拌装置、支撑锅体的灶台、设置在灶台内的加热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的灶台包括底壳、覆盖在底壳上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转轴、与转轴相连的搅拌桨,其中,转轴从锅体的底面延伸至锅体内部,转轴下端连接于动力装置,搅拌桨的下部靠近锅体底面并且设置成曲折的片状;所述灶台的面板上方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环绕在锅体的下部,固定架的内侧与锅体的外侧面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定位装置,包括若干内凹的定位槽以及外凸的卡块。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位于锅体内的部分环套着一段轴套,搅拌桨的上部为保护罩,与转轴上端螺纹连接;所述锅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凸出的棱筋,棱筋沿着内侧表面竖向设置。搅拌桨与棱筋相互配合,可以翻转食物。作为优选,所述锅体的外侧面设置有内凹的定位槽,所述固定架的内侧面设置有外凸的卡块,卡块嵌入定位槽中;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还设置有温度探头。卡块嵌入定位槽中,将锅体固定,防止锅体随着转轴一起旋转;温度探测头用于智能控制适合的烹饪温度。作为优选,所述锅体的底面固定有向下延伸的支撑件,锅体底面与其下方的灶台面板之间保留一段空隙。作为优选,所述灶台面板的中部挖空,该挖空部分的上方覆盖防辐射铝片,铝片上方覆盖微晶板。防辐射铝片用于阻挡电磁辐射。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发热盘、电路、电源板、控制面板,其中,电磁发热盘位于面板的挖空部分的下方,电源板位于电磁发热盘下方、靠近底壳的底面,控制面板固定于面板上、远离电源板的一端,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控制键。作为优选,所述面板上固定有热感应探头。作为优选,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电机位于电磁发热盘的正下方,其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耦合器,该耦合器穿过面板、铝板、微晶板,与所述转轴的下端连接;耦合器与面板的连接处设置轴套、O型圈。耦合器将电机输出轴的动力传递给转轴,使转轴旋转,并且带动拌桨翻转食物。作为优选,在所述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远离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挡风片,散热风扇周围的底壳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口。及时散热,保证稳定的性能,使用更安全。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能够自动翻炒食物,消除高温油烟人体和环境的损害;同时,烹饪过程中无需多次打开锅盖,避免了不必要的热量损失。本技术设置有测温探头,智能控温,无需人工看管;使用安全、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锅体;10、锅盖;11、转轴;12、搅拌桨;13、轴套;14、棱筋;15、温度探头;16、支撑件;2、固定架;20、定位槽;21、卡块;3、面板;30、底壳;31、防辐射铝片;32、微晶板;33、热感应探头;4、电磁发热盘;40、电源板;41、控制面板;5、电机;50、稱合器;51、轴套;52、0型圈;53、散热风扇;54、挡风片;55、电机屏蔽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一种电动翻炒烹饪灶,包括锅体1、锅盖10、支撑锅体的灶台;所述的灶台包括内部有空腔的方形底壳30、覆盖在底壳上的方形面板3,其中,面板3中部为挖空部分,该挖空部分的上方覆盖防辐射铝片31,防辐射铝片31的上方覆盖微晶板32,所述面板3上固定有热感应探头33 ;底壳30内固定有一竖直朝向的电机5,电机5的上方有一电机屏蔽罩55,电机5的输出轴的端部有一稱合器50,该稱合器50穿过面板3、招板31、微晶板32 ;耦合器50与面板3的连接处设置有轴套51、0型圈52 ;所述电机5的一侧固定有散热风扇53,散热风扇53周围的底壳30上有通风口。所述电机5的上方、面板挖空部分的下面,固定有水平朝向的电磁发热盘4 ;在电磁发热盘4的下方、电机5的另一侧,固定有电源板40 ;在面板上、靠近散热电扇53的一端,固定有控制面板41,控制面板41上设置有按键或触摸键,控制面板41与散热风扇53之间由挡风片54隔开;电磁发热盘4、电源板40、控制面板41之间联通。所述锅体I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包括转轴11、一个搅拌桨12,其中,竖直的转轴10从锅体I的底面中心延伸至锅体I内部,位于锅体I内的转轴11上环套着一段轴套13,搅拌桨12的上半部分为保护罩,包裹住转轴11,与转轴11上端螺纹连接,搅拌桨12的下部横向贴近锅体I的底面,设置成曲折起伏的片状且端部倾斜上扬;所述锅体I的内侧表面设置有两条凸出的竖向的棱筋14,同时,在锅体I的外侧面、两条棱筋14的下部则成为内凹的定位槽20。所述灶台面板3上方连接有固定架2,固定架2与灶台为可拆卸连接,或者固定架2的一端与灶台铰接,可以将固定架2翻转90度一 180度;固定架2环绕在锅体I的下部,固定架2内侧面上有两个凸出的卡块21,两卡块21分别嵌入锅体I下部外侧面上的定位槽20中;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还固定有温度探头15。所述锅体I的底面固定有向下延伸的一圈环状的支撑件16,锅体I底面与灶台面板3上的微晶板32之间保留一段空隙。所述锅体I底面的转轴11的下端与电机5的输出轴端部的耦合器50相连接。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翻炒烹饪灶,包括锅体(1)、锅盖(10)、设置在锅体内的搅拌装置、支撑锅体的灶台、设置在灶台内的加热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的灶台包括底壳(30)、覆盖在底壳上的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转轴(11)、与转轴相连的搅拌桨(12),其中,转轴从锅体的底面延伸至锅体内部,转轴下端连接于动力装置,搅拌桨的下部靠近锅体底面并且设置成曲折的片状;所述灶台的面板上方设置有固定架(2),固定架环绕在锅体的下部,固定架的内侧与锅体的外侧面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定位装置,包括若干内凹的定位槽(20)以及外凸的卡块(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翻炒烹饪灶,包括锅体(I)、锅盖(10)、设置在锅体内的搅拌装置、支撑锅体的灶台、设置在灶台内的加热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的灶台包括底壳(30)、覆盖在底壳上的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转轴(11)、与转轴相连的搅拌桨(12),其中,转轴从锅体的底面延伸至锅体内部,转轴下端连接于动力装置,搅拌桨的下部靠近锅体底面并且设置成曲折的片状;所述灶台的面板上方设置有固定架(2),固定架环绕在锅体的下部,固定架的内侧与锅体的外侧面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定位装置,包括若干内凹的定位槽(20)以及外凸的卡块(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翻炒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位于锅体内的部分环套着一段轴套(13),搅拌桨的上部为保护罩,与转轴上端螺纹连接;所述锅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凸出的棱筋(14),棱筋沿着内侧表面竖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翻炒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外侧面设置有内凹的定位槽,所述固定架的内侧面设置有外凸的卡块,卡块嵌入定位槽中;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还设置有温度探头(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翻炒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底面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高峰,应高波,陈建峰,胡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乐太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