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经由限制单元将婴幼儿限制在座椅座垫内的外壳的背面及下部进行保持的臂部(11)、底座(12)、中间部(13)成为一体的加强部件上,安装具有两端被支撑的脚部(22)的底座支架(20)。对应儿童座椅(1)在乘员座椅上的安装方式而使底座支架(20)转动并使该脚部(22)沿着加强部件的外边缘移动,从而与朝前安装在乘员座椅上的方式和朝后安装在乘员座椅上的方式等各个方式相适地由底座支架(20)的脚部(22)和加强部件的边缘部的一部分(12a、13a)构成儿童座椅(1)的底面,实现了将儿童座椅(1)固定到座椅上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座椅,为了在车辆内安全限制婴幼儿的身体,以适当的状态安装在车辆等的座椅上。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安全限制在车辆内乘坐的婴幼儿的身体而使用儿童座椅。儿童座椅对应对象婴幼儿的体重、大致年龄而根据基准来决定向座椅的安装方法。在现有的基准(例如EC基准)中规定了以下情况到对象婴幼儿的体重不足13kg(约为从新生儿至9月龄的阶段)为止,儿童座椅朝后安装到车辆座椅上;之后,到4岁左右(体重13至18kg的阶段)为止的期间内,朝前安装使用。因此,在假设从新生儿到4岁左右使用的儿童座椅中,在各安装方式中为将儿童座椅稳定安装到车辆座椅,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在高级规格的儿童座椅中,儿童座椅主体经由倾斜机构被保持在与座椅面紧贴的较大型的底座上。在这种儿童座椅中,在改变朝向而放置于车辆座椅上的底座上使用倾斜机构,可对应朝前、朝后等安装方式分别设定适当的倾斜角度而固定儿童座椅,并可确保适当的婴幼儿的限制姿势。在上述儿童座椅中,构成倾斜机构的零件个数多,制造成本高。并且,因具有不受安装朝向影响的稳定的大型底座,所以儿童座椅的重量也较重。相对于此,提出了用于将作为普及产品的儿童座椅稳定地安装到车辆座椅的各种方案。普及产品的儿童座椅的开发要点在于,在各安装位置上确保儿童座椅的底面较大。作为着眼于这一点的儿童座椅,提出了以下方案(专利文献I):使可拆卸自如的块状的脚部对应安装朝向而绕枢接轴旋转,以改变其位置。并且,也提出了以下儿童座椅的方案(专利文献2):有效防止因朝前时产生的正面碰撞而使儿童座椅以固定点前端为中心向前旋转,并且在朝后设置时也可确保儿童座椅的底面较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6-797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6-1512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I公开的、变更2个块状脚部的朝向而与儿童座椅的安装位置的变更对应的辅助座椅中,肋43的端面为了与脚部51的相对面53、倾斜面55抵接而具有平坦部45、46,并且必须是内部被加强的构造。并且,脚部51在各个肋43的规定位置上独立设置,因此供脚部的卡合突起56嵌入的2处切口 47的周围也需要充分加强。这样一来,在专利文献I公开的儿童座椅中,需要使肋43确保充分的刚性。因此,肋43的内部构造变得复杂,存在成型作业也变得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儿童座椅中,支撑脚6提高了儿童座椅的底部前面的稳定性,因此具有充分的刚性,但上表面作为产品的一部分而露出,所以支撑脚的上表面加工成与其他部位连接的平滑的形状,并且形成用于对中央的倾斜机构进行操作的挖除部等。但是,为了将儿童座椅朝后设置,如图2、图4所示,该上表面反转而变为底面,与第2抵接部4b—起构成儿童座椅的底面。因此,在使该部件反转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虽可确保在座椅上的接触面,但儿童座椅的底面的平面性无法确保。因此,在固定儿童座椅时缺乏稳定性。并且,反转的部件重叠在底座上,因此儿童座椅的座椅面变高,婴幼儿上下车变得费力,还存在这种使用上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儿童座椅,其基本可利用在现有儿童座椅上形成的臂状的肋构造,无论安装朝向如何,均可确保稳定的设置状态。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儿童座椅,具备外壳,婴幼儿就座的一侧由座椅座垫覆盖,经由限制单元将婴幼儿限制在上述座椅座垫内;及加强部件,保持该外壳的背面及下部;所述儿童座椅经由座椅安全带固定到乘员座椅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部件由从背面侧保持上述外壳的2个臂部和经由中间部与该臂部下端相连的底座构成,并且,具有一体形成于主体的两侧部的脚部的底座支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撑在上述2个臂部之间,对应在上述乘员座椅上的安装方式,使上述底座支架转动并使上述脚部沿着上述加强部件的外边缘移动,由上述脚部和上述加强部件的边缘部的一部分构成与各个安装方式相适的儿童座椅的底面。优选上述安装方式由朝前安装在上述乘员座椅上的方式及朝后安装在上述乘员座椅上的方式构成,在朝前安装的方式中,使上述脚部位于上述底座的后端而构成儿童座椅的底面,在朝后安装的方式中,使上述底座支架向上述臂部下端侧转动,由移动后的上述脚部和上述中间部的边缘部的一部分构成儿童座椅的底面。优选上述脚部在内部形成与上述加强部件的边缘部抵接的支撑肋,对应上述各安装方式使上述底座支架转动,上述脚部的支撑肋保持上述加强部件的边缘部,以承受作用于儿童座椅的一部分载荷。优选上述脚部的支撑肋保持上述加强部件的臂部内面板的边缘部的一部分。优选上述底座支架在上述主体的外表面上形成转动销,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撑在上述臂部内面板上。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加强儿童座椅的外壳的部件的一部分上安装紧凑的支架,从而通过该支架的脚部来确保儿童座椅的底面的一部分,因此起到可通过简单的手段将儿童座椅容易地以朝前、朝后的方式固定到乘员座椅上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椅的后视图。图1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椅的侧视图。图2A是表不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椅中组装的底座支架的主视图。图2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椅中组装的底座支架的侧视图。图2C是表不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椅中组装的底座支架的后视图。图2D是包括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椅中组装的底座支架的局部剖视图在内的侧视图。图3A是表示将图1A及图1B所示的儿童座椅朝前安装到车辆座椅的状态的说明图。图3B是表示将图1A及图1B所示的儿童座椅朝后安装到车辆座椅的状态的说明图。图4A是表示通过构成图1A及图1B所示的儿童座椅的外壳和臂部、及安装在臂部的底座支架,将儿童座椅朝前保持的状态的说明图。图4B是表示通过构成图1A及图1B所示的儿童座椅的外壳和臂部、及安装在臂部的底座支架,将儿童座椅朝后保持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放大表示图4A及图4B所示的底座支架向臂部的保持状态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I儿童座椅2座椅座垫3 外壳10加强部件11 臂部Ila臂部外面板Ilb臂部内面板12 底座13 中间部20底座支架21支架主体22 脚部23转动销24锁止销25支撑肋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作为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椅的方式,参照附图说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图1A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椅I放置在平坦面上的状态的后视图,图1B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椅I放置在平坦面上的状态的侧视图。该状态通常相当于在车辆座椅上将儿童座椅朝前安装的状态。图1B表示合成树脂制外壳3的婴幼儿(未图示)就座的一侧由座椅座垫2覆盖的状态。在外壳3的背面侧,如图1A所示,以支撑外壳3的方式安装有加强部件10。加强部件10由从背面侧支撑形成有可收纳婴幼儿的空间的外壳3的2个臂部11和在各臂部11的下部将曲面形状的外壳3稳定地设置在座椅面上的底座12构成,它们经由中间部13而成为一体,起到支撑外壳3的作用。此外,在图1B中,对于将安全带保持在正常位置的安全带导向件等、设置在外壳3和臂部11上的各部件,为简化附图而省略了图示。如图1B所示,加强部件10 —体形成在外壳3的背面沿纵向配置的臂部11、支撑外壳3的底部的底座12及连接两者的中间部13,是与侧面视图中整体大致呈J字形的外壳3相同材料的树脂产品、例如由聚丙烯等成型品构成。如图1A所示,各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24 JP 2010-1665991.一种儿童座椅,具备外壳,婴幼儿就座的一侧由座椅座垫覆盖,经由限制单元将婴幼儿限制在所述座椅座垫内;及加强部件,保持所述外壳的背面及下部;所述儿童座椅经由座椅安全带被固定到乘员座椅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件由从背面侧保持所述外壳的2个臂部和经由中间部与所述臂部下端相连的底座构成,并且,具有一体形成于主体的两侧部的脚部的底座支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撑在所述2个臂部之间, 对应在所述乘员座椅上的安装方式,使所述底座支架转动并使所述脚部沿着所述加强部件的外边缘移动,由所述脚部和所述加强部件的边缘部的一部分构成与各个安装方式相适的儿童座椅的底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式由朝前安装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治,吉积礼,
申请(专利权)人:高田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