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高效能绒毛结构透明导电薄膜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499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是采用双层结构透明导电薄膜层技术之方法,提高透光层表面积,增加光折射入玻璃的机率,以增加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先于玻璃基板上,镀上一层透明薄膜层,之后再以蚀刻技术将其表面侵蚀成凹凸结构,其目的在于增加光入射玻璃时的表面积,提升光折射率,增加光在太阳能组件内行径距离,接着在此凹凸结构上镀制一层高导电性透明导电薄膜层,大大提升太阳能电池有效光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高效能绒毛结构透明导电薄膜层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可大大提升入射光进入玻璃的光折射机率,增加光在吸收层的行进距离,提高太阳能效率,其主要目的采用双层结构透明导电薄膜层技术,使其表面同时拥有U形或V形的凹凸结构和高导电性,提高光进入玻璃的光折射机率,增加光在吸收层的行进距离,以增加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太阳能产线所使用的透光层玻璃,若需要较高穿透率玻璃,成本相当高,以至于各家厂商皆舍其雾度(Haze),改由电池本身效率做改善,但其改善有所限制,若能有效提升光穿透率,便能大大提升整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采用双层结构透明导电薄膜层技术之方法,提高透光层表面积,增加光折射入玻璃的机率,以增加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先于玻璃基板上,镀上一层透明薄膜层,之后再以蚀刻技术将其表面侵蚀成凹凸结构,其目的在于增加光入射玻璃时的表面积, 提升光折射率,增加光在太阳能组件内行径距离,接着在此凹凸结构上镀制一层高导电性透明导电薄膜层,大大提升太阳能电池有效光源。具体实施吾将本专利技术搭配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层高效能绒毛结构透明导电薄膜层之示意图,由图中可得知,一开始先在玻璃基板(I)上以镀制一层透明薄膜层(2),之后再以蚀刻技术将其表面侵蚀成凹凸结构,此行为,使其表面形成U形或 V形的凹凸结构(3),产生了许多额外的表面积;接着在此凹凸结构上镀制一层高导电性透明导电薄膜层(4)。 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层高效能绒毛结构透明导电薄膜层之光行进路线图,当光进入透光层,未经过凹凸结构(5)时,行进间折射机率较低;相对于光经由膜层之凹凸结构(6)时, 由于增加光接触表面积,大大提升光折射的机率,能有效增加入射光之利用率,提升太阳能产业进争能力。以上说明,对本专利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 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正、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附图说明下面为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各薄膜层镀制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层高效能绒毛结构透明导电薄膜层之光行进路线之示意图1…玻璃2…透光薄膜层3…凹凸结构(蚀刻击后所留下的缺陷)4…高导电性透光层5…光行走本专利技术非凹凸结构透光层之行进路线6…光行走本专利技术凹凸结构透光层之行进路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采用双层结构透明导电薄膜层技术之方法,提高透光层表面积,增加光折射入玻璃的机率,以增加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先于玻璃基板上,镀上一层透明薄膜层,之后再以蚀刻技术将其表面侵蚀成凹凸结构,其目的在于增加光入射玻璃时的表面积,提升光折射率,增加光在太阳能组件内行径距离,接着在此凹凸结构上镀制一层高导电性透明导电薄膜层,大大提升太阳能电池有效光源。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主要是采用双层结构透明导电薄膜层技术之方法,提高透光层表面积,增加光折射入玻璃的机率,以增加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先于玻璃基板上,镀上一层透明薄膜层,之后再以蚀刻技术将其表面侵蚀成凹凸结构,其目的在于增加光入射玻璃时的表面积,提升光折射率,增加光在太阳能组件内行径距离,接着在此凹凸结构上镀制一层高导电性透明导电薄膜层,大大提升太阳能电池有效光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唯伦刘幼海刘吉人
申请(专利权)人:吉富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