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可淬硬的钢进行的等离子刺孔焊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261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描述了一种用于在没有二次加热的情况下在可淬硬的、具有材料厚度(3)的钢(2)中产生一焊缝(1)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至少如下方法步骤:a)将一焊接电极(4)定位到一焊接线(5),b)施加电压,c)输送一种等离子气体(6),d)形成一电弧(7),e)在焊接线(5)附近在整个材料厚度(3)上熔化钢(2)。该方法在汽车的用于传递扭矩的部件的连接中得到优选的应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没有二次加热的情况下在可淬硬的、具有预先给定的材料厚度的钢中进行焊缝的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在接合技术上对于汽车的由可淬硬的钢制成的、用来传递扭矩的部件进行连接的方法也被描述。对象也包括复合体和汽车、由可淬硬的钢制成的用于使传递扭矩的连接物。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应用领域是汽车领域中的传动链部件的焊缝。所谓的含碳量为至少0.25%的碳素钢和含碳量大于0.2%的低合金钢传统上是有条件地可焊的(以下也总称为“(直接地、特别是不仅通过渗碳淬火)可淬硬的钢”)。其原因在于在焊缝中和热影响区中通过碳造成的并通过不同的合金元素被加强的、导致裂纹的硬化。通过只可少量能变形的、没被回火或少量被自回火的、不能可塑地减少在冷却过程中出现的高的应力的马氏体或贝氏体的形成,就得到上述的硬化和随后的裂纹形成。高的冷却速度、提高的含碳量、和/或合金元素含量促进该硬化和硬化深度。迄今曾认为,传统的焊接方法和气熔焊接方法由于其功率密度较低导致较小的加热速度、大面积的热导入以及大体积的焊缝。因此由此出发,由于有较高的功率密度所以可以将射速焊接方法-如激光束焊接或电子束焊接-单纯用来形成对可淬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在没有二次加热的情况下在可淬硬的、具有材料厚度(3)的钢(2)中产生焊缝(1)的方法,包括至少以下方法步骤:a)将一焊接电极(4)定位到一焊接线(5),b)施加电压,c)输送一种等离子气体(6),d)形成 一电弧(7),e)在焊接线(5)附近在整个材料厚度(3)上熔化钢(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克雷默里厄斯T普伦
申请(专利权)人:GKN动力传动系统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