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组件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1755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光组件及电子设备。提供能够使在电光面板产生的热高效地散放的电光组件及具备该电光组件的电子设备。在电光面板的第1基板的与第2基板相反侧的面设置第1透光板。第1透光板比第1基板要小,第1基板的端部从第1透光板露出。并且,金属制的散热构件设置为,重叠于第1基板的从第1透光板露出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投影型显示装置等电子设备的电光组件及具备有该电光组件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当在投影型显示装置等的电子设备中对图像进行显示时,利用通过液晶面板等的电光面板进行了调制的光。电光面板具有在透光性的第I基板与透光性的第2基板之间设置有电光物质层的构成,在通过粘接剂固定于框架等的壳体的状态下使用。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结构作为壳体,采用在聚碳酸酯树脂等的树脂体的表面形成有金属膜的框体;作为粘接剂采用高热传导性模制树脂。专利文献1:特开2005—196027号公报可是,在如记载于专利文献I的构成地,作为用于将液晶面板固定于框体的粘接剂采用高热传导性模制树脂的情况下,也因为高热传导性模制树脂的热传导率比金属等低,所以存在无法使在液晶面板产生的热高效地散放的问题点。并且,在树脂体的表面形成有金属膜的框体中,因为框体的热传导率低,所以存在无法使在液晶面板产生的热高效地散放的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在电光面板产生的热高效地散放的电光组件及具备有该电光组件的电子设备。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光组件特征为具有电光面板、第I透光板和散热构件,所述电光面板具备有透光性的第I基板、对置配置于该第I基板的透光性的第2基板及设置于所述第I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的电光物质层;所述第I透光板在使所述第I基板的与所述第2基板相反侧的面的一部分露出的状态下在所述第I基板的与所述第2基板相反侧重叠于所述电光面板的至少图像显示区域;所述散热构件包括热传导率比该第I透光板高的材料而设置为,在所述第I基板的与所述第2基板相反侧重叠于所述第I基板的从所述第I透光板露出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还有,本申请专利技术中的所谓“透光性”是指,只要至少对于应当调制的光和/或应当透射的光具有透光性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因为在第I基板的与第2基板相反侧的面,重叠于图像显示区域地设置第I透光板,所以灰尘不会附着于靠近电光物质层的位置(第I基板)。从而,在对在电光面板生成的图像进行投影的情况下,灰尘的影响也难以波及到图像。在此,第I透光板设置为,使第I基板的与第2基板相反侧的面的一部分露出,重叠于第I基板的从第I透光板露出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地,设置包括热传导率比第I透光板高的材料的散热构件。因此,因为能够使在电光面板产生的热介由散热构件高效地散放,所以能够对起因于电光面板的温度上升的显示质量的降低进行抑制。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散热构件为金属制。根据如此的构成,因为散热构件的热传导率高,所以能够使在电光面板产生的热介由散热构件高效地散放。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第I透光板尺寸比所述第I基板要小;俯视状态下,所述第I透光板的端部在该第I透光板的整周中配置于所述第I基板的端部与所述图像显示区域的端部之间;所述散热构件设置为,在整周包围所述第I透光板。根据如此的构成,因为第I基板的从第I透光板露出部分与散热构件的重叠面积宽广,所以能够使在电光面板产生的热介由散热构件高效地散放。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所述第I透光板与所述散热构件中相互对置的端部彼此相分离。根据如此的构成,因为即使温度下降散热构件收缩,散热构件也不对第I透光板施加多余的负荷,所以能够避免来自第I透光板的应力施加于电光面板而电光面板变形的情形。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散热构件具备重叠于所述第I透光板的与所述第I基板相反侧的面的分隔部。该情况下,优选所述分隔部的厚度尺寸比在所述散热构件中重叠于所述第I基板的所述露出部分的部分的厚度尺寸要小。根据如此的构成,冷却空气顺畅地进入以分隔部包围的开口部内而流动。从而,能够使在电光面板产生的热介由第I透光板散放到冷却空气。并且,因为冷却空气顺畅地进入开口部内,所以还存在能够防止灰尘附着于第I透光板的优点。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采用如下构成在所述第I基板的所述第2基板侧,至少不与所述图像显示区域重叠地在所述第I基板与所述散热构件之间具备对所述电光面板进行保持的框架。本专利技术中的所谓“保持”是指,除了散热构件与框架直接对电光面板进行保持的构成之外,还包括散热构件与框架对电光面板介由其它构件进行保持的构成。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具备第2透光板,该第2透光板在使所述第2基板的与所述第I基板相反侧的面的一部分露出的状态下在所述第2基板的与所述第I基板相反侧重叠于所述电光面板的至少图像显示区域;在该第2透光板与所述框架中相互对置的端部彼此相分离。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采用如下构成所述第I基板为具备有像素电极及对应于该像素电极设置的开关元件的元件基板。虽然当光透射电光面板时,形成像素电极及开关单元的元件基板的发热比第2基板大,但是如果采用如此的构成,则能够使在第I基板产生的热介由散热构件高效地散放。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电光面板例如为具备有作为所述电光物质层的液晶层的液晶面板。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光组件能够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并且,在作为电子设备构成投影型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具有出射供给于所述电光组件的光的光源部和对通过所述电光组件调制的光进行投影的投影光学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之一例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用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光学单元的构成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用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光学单元的详细构成的说明图。图4是用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电光组件的电光面板的说明图。图5是从光出射侧看用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电光组件时的立体图。图6是用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电光组件的说明图。图7是从光出射侧看对用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电光组件进行了分解的状况时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对用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电光组件的剖面构成进行放大而示的说明图。·明图。明图。图9是表示用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电光组件的不同的构成例的说图10是表示用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电光组件的另外的构成例的说符号的说明I · ·投影型显示装置,10 · ·电光组件,40 · ·电光面板(液晶面板),40a · ·图像显示区域,51· 第I基板(元件基板),52· 第2基板(对置基板),56· 第I透光板,57 · 第2透光板,60 · ·框架,70 · ·散热构件,75 · ·分隔构件,77 · ·内周侧薄板部分(分隔部),80 · 分隔构件,450 · 电光物质层(液晶层)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还有,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对将具备有透射型的电光面板(透射型的液晶面板)的电光组件用作光阀的投影型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并且,在由以下的说明进行参照的附图中,用于使各层和/或各构件在图面上成为可以识别的程度的大小,使比例尺按各层和/或各构件地不同。(投影型显示装置(电子设备)的构成)图1是作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之一例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说明图,图1 (a)、(b)为表示投影型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俯视构成的说明图及从侧方看主要部分时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用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光学单元的构成的说明图。在示于图1的投影型显示装置I中,在外装壳体2的内部,在其后端侧配置电源单元7,在装置前侧相邻于电源单元7的位置配置光源灯单元8 (光源部)及光学单元9。并且,在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0/201210352798.html" title="电光组件及电子设备原文来自X技术">电光组件及电子设备</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电光面板,其具备有透光性的第1基板、对置配置于该第1基板的透光性的第2基板及设置于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的电光物质层;第1透光板,其在使所述第1基板的与所述第2基板相反侧的面的一部分露出的状态下在所述第1基板的与所述第2基板相反侧重叠于所述电光面板的至少图像显示区域;和散热构件,其包括热传导率比该第1透光板高的材料而设置为,在所述第1基板的与所述第2基板相反侧重叠于所述第1基板的从所述第1透光板露出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26 JP 208668/20111.一种电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电光面板,其具备有透光性的第I基板、对置配置于该第I基板的透光性的第2基板及设置于所述第I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的电光物质层;第I透光板,其在使所述第I基板的与所述第2基板相反侧的面的一部分露出的状态下在所述第I基板的与所述第2基板相反侧重叠于所述电光面板的至少图像显示区域;和散热构件,其包括热传导率比该第I透光板高的材料而设置为,在所述第I基板的与所述第2基板相反侧重叠于所述第I基板的从所述第I透光板露出部分的至少一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构件为金属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透光板尺寸比所述第I基板要小;俯视状态下,所述第I透光板的端部在该第I透光板的整周中配置于所述第I基板的端部与所述图像显示区域的端部之间;所述散热构件设置为,在整周包围所述第I透光板。4.根据权利要求f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I透光板与所述散热构件中相互对置的端部彼此相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构件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下智明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