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血管灌流系统血管槽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31261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串联血管灌流系统血管槽,所述的串联血管灌流系统血管槽设有上游灌流槽和下游灌流槽两个串联的独立的血管灌流槽,上游灌流槽和下游灌流槽之间通过橡胶管连接,所述的上游灌流槽和下游灌流槽分别各设有一个灌流液进入通道和一个灌流液流出通道,所述的上游/下游灌流槽的槽内分别设有两根上游/下游玻璃微管,一侧的上游/下游玻璃微管伸出灌流槽外,用螺丝固定拴固定,并与上游/下游玻璃微管连接管连接,另一侧的上游/下游玻璃微管与两个灌流槽之间的橡胶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可用于研究一个血管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对另一血管的影响;可用于研究一个血管在外部干预情况下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对另一血管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研究血管生理的串联血管灌流系统血管槽
技术介绍
目前仅有用于研究单根血管的单槽血管灌流系统血管槽,尚无串联的血管灌流系统血管槽。①单槽血管灌流系统血管槽无法研究一个血管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对另一血管的影响;②单槽血管灌流系统血管槽无法研究一个血管在外部干预情况下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对另一血管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串联血管灌流系统血管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串联血管灌流系统血管槽,所述的串联血管灌流系统血管槽设有上游灌流槽和下游灌流槽两个串联的独立的血管灌流槽,上游灌流槽和下游灌流槽之间通过橡胶管连接,所述的上游灌流槽和下游灌流槽分别各设有一个灌流液进入通道和一个灌流液流出通道,所述的上游/下游灌流槽的槽内分别设有两根上游/下游玻璃微管,一侧的上游/下游玻璃微管伸出灌流槽外,用螺丝固定拴固定,并与上游/下游玻璃微管连接管连接,另一侧的上游/下游玻璃微管与两个灌流槽之间的橡胶管连接。所述的灌流槽下面还设有加温水浴槽,所述的上游/下游灌流槽、灌流液进入通道、上游/下游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串联血管灌流系统血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联血管灌流系统血管槽设有上游灌流槽和下游灌流槽两个串联的独立的血管灌流槽,上游灌流槽和下游灌流槽之间通过橡胶管连接,所述的上游灌流槽和下游灌流槽分别各设有一个灌流液进入通道和一个灌流液流出通道,所述的上游/下游灌流槽的槽内分别设有两根上游/下游玻璃微管,一侧的上游/下游玻璃微管伸出灌流槽外,用螺丝固定拴固定,并与上游/下游玻璃微管连接管连接,另一侧的上游/下游玻璃微管与两个灌流槽之间的橡胶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联血管灌流系统血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联血管灌流系统血管槽设有上游灌流槽和下游灌流槽两个串联的独立的血管灌流槽,上游灌流槽和下游灌流槽之间通过橡胶管连接,所述的上游灌流槽和下游灌流槽分别各设有一个灌流液进入通道和一个灌流液流出通道,所述的上游/下游灌流槽的槽内分别设有两根上游/下游玻璃微管,一侧的上游/下游玻璃微管伸出灌流槽外,用螺丝固定拴固定,并与上游/下游玻璃微管连接管连接,另一侧的上游/下游玻璃微管与两个灌流槽之间的橡胶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蒙陈炜秦骏徐庆刘德军周全博张岷周鸿吴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