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飞虱抗药性测定装置
技术属于测定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稻飞虱抗药性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发生量大,为害严重,已严重威胁着我国水稻的安全生产。目前防治稻飞虱的方法主要应用化学农药。长期大面积使用单一农药品种和不合理用药是导致稻飞虱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稻飞虱抗药性治理的一个关键性前提是对早期抗性水平的估计,以此来指导杀虫剂的正确使用。国内用于稻飞虱对杀虫剂的抗性监测方法主要有点滴法、药(瓶)膜法、喷雾法、浸苗法以及稻茎浸溃法等,国外还有滤纸法、琼脂平板法、平板微量测定分析法和酶联免疫测定法等测定稻飞虱的抗药性水平,其中最简便的方法是喷雾法、浸苗法和稻茎浸溃法,在这三种方法中所用装置为试管或培养杯,稻苗易枯死,不适用于药效作用慢的杀虫剂对稻飞虱的抗性水平测定。本技术专利可以用来测定所有杀虫剂对稻飞虱的抗药性水平,具有稻苗不易枯死、害虫自然死亡率低,测定结果准确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稻飞虱抗药性测定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准确测定所有杀虫剂对稻飞虱的抗药性水平,同时具有稻苗不易枯死、害虫自然死亡率低,测定结果准确等特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稻飞虱抗药性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由侧壁(10)围成的圆柱体形的第一腔体(11),在该第一腔体两端分别包括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3),其中,在第一腔体内还包括一个呈锥形的第二腔体(20),该锥形腔体的纵轴线和圆柱体形的第一腔体的纵轴线重叠;在锥形腔体的锥形一端包括让水稻苗的茎叶穿过并位于第一腔体内的开口(2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飞虱抗药性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由侧壁(10)围成的圆柱体形的第一腔体(11),在该第一腔体两端分别包括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3),其中,在第一腔体(11)内还包括一个呈锥形的第二腔体(20),该锥形腔的纵轴和圆柱体形的第一腔体的纵轴重叠,锥形的第二腔体的底部(23)与圆柱体形的第一腔体相通;在锥形腔体的锥形一端包括让水稻苗的茎叶(50)穿过并位于第一腔体内的开口(21),同时,锥形一端的开口(21)位于圆柱体形腔体的第二开口(13)的下方,?在锥形腔体与圆柱体形腔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水稻根和载体(51)的第三腔体(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飞虱抗药性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由侧壁(10)围成的圆柱体形的第一腔体(11),在该第一腔体两端分别包括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3),其中,在第一腔体(11)内还包括一个呈锥形的第二腔体(20),该锥形腔的纵轴和圆柱体形的第一腔体的纵轴重叠,锥形的第二腔体的底部(23)与圆柱体形的第一腔体相通;在锥形腔体的锥形一端包括让水稻苗的茎叶(50)穿过并位于第一腔体内的开口(21),同时,锥形一端的开口(21)位于圆柱体形腔体的第二开口(13)的下方,在锥形腔体与圆柱体形腔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水稻根和载体(51)的第三腔体(30)。2.根据权利要求I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圆柱体形腔体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明,何月平,张珏锋,冯健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