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快速测试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1132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3:07
一种碳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快速测试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待测碳负极材料与导电剂、粘结剂和增稠剂制成的电极片敷料按0.6~1.0g/dm2的面密度均匀涂布在铜箔上,烘干后形成电极片;b、将电极片按1.1~1.5?g/cm3的压实密度进行辊压并裁切成半电池所需的电极片;c、将半电池组件按正极壳、电极片、隔膜、锂片、垫片、负极盖的顺序组装,在70~85MPa的压力下封口,形成半电池;d、通过测试柜对半电池分正常组和实验组进行测试,测试一次或循环测试多次,根据测试结果判定碳负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克比容量和首次充放电效率是否符合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简便、快速、准确的测试碳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同时可有效降低碳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测试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快速测试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简便、快速、准确测试的碳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快速测试工艺。
技术介绍
碳负极材料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特征,在石墨层面内,碳原子呈环状六角形排列并向二维方向延伸,在同一层面间的每个碳原子与其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以Sp2杂化的强O键结构形式存在,结构非常的稳定;在石墨层与层之间,碳-碳之间仅以弱的范德华力(Vander Waals)结合,层面间距大约为0. 34nm。由 于石墨层之间的结合力薄弱,且空间较大,容易插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分子、原子、离子或离子团,形成石墨层间化合物。因此,碳负极材料被广泛地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研究表明,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的碳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池的设计、容量、寿命、充放电特性等。对碳负极材料的生产厂家来说,准确测试和了解用作电池材料的碳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对材料的开发、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再者,对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家来说,引入一款新的电池活性材料,需要对其基本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定,才能更好的指导下一步的应用,所以具有同样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快速测试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待测碳负极材料与导电剂、粘结剂和增稠剂制成的电极片敷料按0.6~1.0g/dm2的面密度均匀涂布在铜箔上,烘干后形成电极片;b、将电极片按1.1~1.5g/cm3的压实密度进行辊压并裁切成半电池所需的电极片,在氮气或氩气保护下,以70~90℃的温度烘烤8~12小时;c、将半电池组件按正极壳、电极片、隔膜、锂片、垫片、负极盖的顺序组装,在70~85MPa的压力下封口,形成半电池;d、通过测试柜对半电池进行测试,正常组按0.05C放电至0.005V,0.1C充电至2.0V的条件,测试一次或循环测试多次;实验组按0.05C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快速测试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将待测碳负极材料与导电剂、粘结剂和增稠剂制成的电极片敷料按O.6 1. Og/dm2的面密度均匀涂布在铜箔上,烘干后形成电极片; b、将电极片按1.1 1. 5g/cm3的压实密度进行辊压并裁切成半电池所需的电极片,在氮气或氩气保护下,以70 90°C的温度烘烤8 12小时; C、将半电池组件按正极壳、电极片、隔膜、锂片、垫片、负极盖的顺序组装,在70 85MPa的压力下封口,形成半电池; d、通过测试柜对半电池进行测试,正常组按O. 05C放电至O. 005V,0.1C充电至2. OV的条件,测试一次或循环测试多次;实验组按O. 05C放电至O. 005V,0. 2C充电至2. OV的条件,测试一次或循环测试多次,根据测试结果判定碳负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克比容量和首次充放电效率是否符合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碳负极材料为石墨或石墨化碳材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柏青蒋勇明匡春芳吴泽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润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