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导风部件及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014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导风部件,所述导风部件可以绕旋转轴线转动,该导风部件包括设于其转动方向上的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在该第一导流件和该第二导流件之间形成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导风部件可以转动,从而带动风道的出风口转动,不仅能够实现大角度送风,提高空调的舒适性,而且,导风部件转动到左右两边时不会造成风量损失。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此导风部件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尤其是一种空调器的导风部件,以及具有此导风部件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的空调器的出风口都是位置固定,不能运动,依靠扫风叶片转动实现左右送风,此种方式存在送风角度范围窄,而且当扫风叶片扫到左右两边时存在风量损失或噪音增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导风部件,其送风角度范围大,且不会造成风量损失。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导风部件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调器的导风部件,所述导风部件可以绕旋转轴线转动,该导风部件包括设于其转动方向上的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在该第一导流件和该第二导流件之间形成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流件包括沿导风部件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件包括沿导风部件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三导流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流件还包括第二导流板,该第二导流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导流板靠近所述风道出风口的一端,且该第二导流板相对于第一导流板向所述第二导流件一侧弯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导流件还包括第四导流板,该第四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三导流板靠近所述第一导流件的一侧,并与第三导流板靠近所述风道出风口的一端连接,且该第四导流板的端部为圆弧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三导流板位于同一圆柱面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出风口处的出风栅。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其包括所述的导风部件,还包括设置在导风部件旋转方向上一侧的蒸发器,在所述蒸发器的导风部件转动方向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导流件和所述第二导流件之间分别设有第一挡流板和第二挡流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挡流板与所述第一导流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挡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件之间均设有密封毛刷。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挡流板和所述第二挡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三导流板外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挡流板和所述第二挡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三导流板内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弧形蒸发器为半圆型或“U”型或“一”字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的导风部件可以绕旋转轴线以一定转角来回转动,从而带动风道的出风口在转角范围内来回转动,不仅能够实现大角度送风,提高空调的舒适性,而且,导风部件转动到左右两边时不会造成风量损失;此外,本专利技术避免了现有技术出现的扫风叶片扫到左右两边时噪音增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内部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导风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3(a)是从前往后看的立体示意图,3(b)是从后往前看的立体示意图,3 (c)是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部件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导风部件处于正常位置的示意图,其中5(a)是立体示意图,5(b)是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导风部件旋转到第一极限位置时的示意图,其中6(a)是立体示意图,6(b)是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导风部件旋转到第二极限位置时的示意图,其中7(a)是立体示意图,7(b)是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_外壳、IOa-第一外壳、IOb-第二外壳、20_底座、30_电机、40-贯流风叶、50-导风部件、501-第一导流件、501a-第一导流板、501b-第二导流板、502-第二导流件、502a-第三导流板、502b_第四导流板、503-第一端板、504-第二端板、505-出风栅、506-风道、60-蒸发器、601-第一挡流板、602-第二挡流板、603-密封毛刷、604-密封毛刷、70-步进电机、80-第一齿轮、90-第二齿轮、100-顶盖、101-第一开关挡柱、102-第二开关挡柱、110-第一行程开关、120-第二行程开关、130-轴承、140-轴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4所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主要由外壳10、底座20、顶盖100、电机30、蒸发器60、导风部件50、贯流风叶40及驱动装置组成,其中,外壳10为圆柱形结构,其由前部的两片第一外壳IOa和后部的一片第二外壳IOb组成,第一外壳IOa和第二外壳IOb之间卡接连接,在第二外壳IOb上设有进风口,两片第一外壳IOa之间设有出风口。外壳10的下端与底座20连接,上端与顶盖100连接。蒸发器60立式固定于外壳10内,并位于外壳10上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本实施例中,蒸发器60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在蒸发器60水平方向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圆弧形第一挡流板601和圆弧形第二挡流板602,第一挡流板601和第二挡流板602与蒸发器60同心。见图3,导风部件50安装在蒸发器60靠近外壳出风口的一侧,并可以绕旋转轴线以一定转角在水平方向转动,且导风部件50的旋转轴线与蒸发器60同心。导风部件50主要由第一导流件501、第二导流件502、第一端板503和第二端板504组成,第一导流件501和第二导流件502沿导风部件50的转动方向设置,在该第一导流件501和该第二导流件502之间形成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506,第一导流件501由沿导风部件50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板501a及连接在第一导流板501a靠近风道506出风口一端的第二导流板501b组成,该第二导流板501b相对于第一导流板501a向第二导流件502 —侧弯折。第二导流件502由沿导风部件50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三导流板502a和连接在第三导流板502a靠近风道506出风口一端的第四导流板502b组成,第三导流板502a和第一导流板501a位于同一圆柱面上,第四导流板502b位于第三导流板502a靠近第一导流件501的一侧,且该第四导流板502b的端部为圆弧形。第一端板503和第二端板504分别固定设于第一导流件 501和第二导流件502的上下两端。在第二端板504与底座20之间装配有滚珠轴承140,在第一端板503上装配有滚珠轴承130,该滚珠轴承130的内圈固套在顶盖100上的轴上。在导风部件50的出风口设有弧形出风栅505。见图4,驱动装置主要由步进电机70和传动机构构成,步进电机70安装在顶盖100上,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其包括安装在第一端板503上的第一齿轮80和装在步进电机70输出轴上的与第一齿轮80卩齿合的第二齿轮90组成,第一齿轮80为内齿轮,第二齿轮90为外齿轮。传动机构还可以是皮带传动机构。在导风部件50上还安装有第一行程开关110和第二行程开关120,在顶盖100上安装有第一开关挡柱101和第二开关挡柱102。见图5,贯流风叶40立式安装在导风部件50的风道506内,贯流风叶40的旋转轴线与蒸发器60、导风部件50的旋转轴线同心,其下端与安装在底座20上的电机30的轴连接。蒸发器60两端的第一挡流板601和第二挡流板602的端部位于第一导流件501和第二导流件502相背对的一侧,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的导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件可以绕旋转轴线转动,该导风部件包括设于其转动方向上的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在该第一导流件和该第二导流件之间形成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的导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件可以绕旋转轴线转动,该导风部件包括设于其转动方向上的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在该第一导流件和该第二导流件之间形成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件包括沿导风部件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件包括沿导风部件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三导流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件还包括第二导流板,该第二导流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导流板靠近所述风道出风口的一端,且该第二导流板相对于第一导流板向所述第二导流件一侧弯折。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件还包括第四导流板,该第四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三导流板靠近所述第一导流件的一侧,并与第三导流板靠近所述风道出风口的一端连接,且该第四导流板的端部为圆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三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海元陈绍林刘北泉肖林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