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刚专利>正文

前导中心阀位控制式集成总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3030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前导中心阀位控制式集成总泵,它包括缸体,缸体上设有油壶,所述的缸体后端封闭,前端开口,缸体内设有用于控制离合器的离合总泵以及用于控制前后轮的制动总泵,离合总泵和制动总泵均与油壶连接,离合总泵和制动总泵的侧壁均设有排油口,制动总泵侧壁的排油口内设有控制其启闭的启闭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动集成总泵,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前导中心阀位控制式集成总栗。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由单一踏板对车辆制动和离合器进行控制的方式,实现了单脚对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控制,从而可以实现对驾驶控制比较简单的二踏板布置方式,其相对于目前汽车比较普遍使用的三踏板布置方式,即左为离合器踏板,右为制动踏板、加速度踏板,提高了车辆操作的安全性与快速制动能力,同时也降低了驾驶员的操作疲劳性,可以较好地解决驾驶员的安全行车问题,为运输业安全行车提供了人体控制的保障环节。目前车辆中二踏板布置方式的应用最主要是自动档汽车,自动挡二踏板布置方式是需要借助液力变矩器才能实现的,液力变矩器虽然技术含量高,但相对结构复杂,体积与重量均较大,故障率也相对较高,故障成因也较复杂,使得后期的维修费用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性能更为全面的前导中心阀位控制式集成总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前导中心阀位控制式集成总泵,它包括缸体,缸体上设有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后端封闭,前端开口,缸体内设有用于控制离合器的离合总泵以及用于控制前后轮的制动总泵,离合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导中心阀位控制式集成总泵,它包括缸体,缸体上设有油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后端封闭,前端开口,缸体内设有用于控制离合器的离合总泵以及用于控制前后轮的制动总泵,离合总泵和制动总泵均与油壶(1)连接,离合总泵和制动总泵的侧壁均设有排油口,制动总泵侧壁的排油口内设有控制其启闭的启闭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导中心阀位控制式集成总泵,它包括缸体,缸体上设有油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后端封闭,前端开口,缸体内设有用于控制离合器的离合总泵以及用于控制前后轮的制动总泵,离合总泵和制动总泵均与油壶(I)连接,离合总泵和制动总泵的侧壁均设有排油口,制动总泵侧壁的排油口内设有控制其启闭的启闭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导中心阀位控制式集成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总泵包括第一制动泵和第二制动泵,第一制动泵的侧壁设有第一制动排油口(2),第二制动泵的侧壁设有第二制动排油口(3);离合总泵、第一制动泵以及第二制动泵均设有用于连接油壶(I)的通断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导中心阀位控制式集成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内从前往后依次设有离合活塞(4)、离合工作腔(5)、过渡活塞(6)、第一制动活塞(7)、第一制动工作腔(8)、第二制动活塞(9)以及第二制动工作腔(10); 离合活塞(4)与离合工作腔(5)以及过渡活塞(6)组成离合总泵且离合活塞(4)与过渡活塞(6)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1);第一制动活塞(7)安装在过渡活塞(6)的后端,第一制动活塞(7)与第一制动工作腔(8)以及第二制动活塞(9)组成第一制动泵,第一制动活塞(7)与第二制动活塞(9)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2);第二制动活塞(9)与第二制动工作腔(10)以及缸体的后端组成第二制动泵,第二制动活塞(9)与缸体的后端之间设有第三复位弹簧(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导中心阀位控制式集成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连接油壶(I)的通断结构分别是指,离合工作腔(5)的内壁设有偏心的内台阶槽(16),该内台阶槽(16 )处设有第一密封圈(17 ),第一密封圈(17 )的前侧设有与油壶(I)连通的第一油道(18);过渡活塞(6)与第一制动活塞(7)之间设有过渡工作腔(13),过渡工作腔(13)经第二油道(19)与油壶(I)连通;第二制动活塞(9)上设有环形开口槽(15),环形开口槽(15)与油壶(I)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导中心阀位控制式集成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由前、后两段内径大小不同的后缸体(20 )和前缸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刚
申请(专利权)人:尹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