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等静压加压装置。
技术介绍
HIP法(使用热等静压加压装置的加压方法)是基于设定为几十 几百MPa的高压的气体环境的压力介质气体、使烧结制品(陶瓷等)或铸造制品等被处理物成为其再结晶温度以上的高温而进行处理的方法,具有能够消灭被处理物中的残留气孔的特征。因此,该HIP法可以确认机械特性的提高、特性的不均匀的降低,成品率提高等的效果,目前达到广泛地在工业中使用的状况。可是,在实际的制造现场中强烈地希望处理的迅速化,为此,在HIP处理的工序中也将花费时间的冷却工序在短时间内进行是必要不可缺的。所以,在以往的热等静压加压 装置(以下,称作HIP装置)中,提出了在将炉内保持为均热的状态下使冷却速度提高的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美国专利公开2011/165283中,公开了在收容被处理物的高压容器的内侧、具备包围该被处理物而配设的非透气性的内壳体、从外侧包围该内壳体而配设的非透气性的外壳体、和设在上述内壳体的内侧、在上述被处理物的周围形成热区的加热机构的HIP装置。在该HIP装置中,使内壳体的内部成为热区,能够使用储存在由这些内外壳体绝热地保持的热区内的压力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等静压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构成:高压容器,收容被处理物;非透气性的壳体,配设在上述高压容器的内侧,以使其包围上述被处理物;加热机构,设在上述壳体的内侧,在上述被处理物的周围形成热区,使用上述热区内的压力介质气体对上述被处理物进行等静压加压处理;冷却机构,将在上述壳体的外侧被从上方朝向下方引导而被冷却的压力介质气体引导到上述热区内,将该热区冷却;气体导入机构,装备在上述冷却机构中,上述气体导入机构将在上述壳体的外侧被冷却后的压力介质气体以不与上述热区内的压力介质气体交会的方式从上述高压容器的下部引导到上述热区的上部、向上述热区内导入。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21 JP 2011-206123;2012.02.10 JP 2012-02731.一种热等静压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构成 高压容器,收容被处理物; 非透气性的壳体,配设在上述高压容器的内侧,以使其包围上述被处理物; 加热机构,设在上述壳体的内侧,在上述被处理物的周围形成热区,使用上述热区内的压力介质气体对上述被处理物进行等静压加压处理; 冷却机构,将在上述壳体的外侧被从上方朝向下方引导而被冷却的压力介质气体引导到上述热区内,将该热区冷却; 气体导入机构,装备在上述冷却机构中,上述气体导入机构将在上述壳体的外侧被冷却后的压力介质气体以不与上述热区内的压力介质气体交会的方式从上述高压容器的下部引导到上述热区的上部、向上述热区内导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等静压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气体导入机构具有从上述热区的下方延伸到热区的上部并且在热区的上部开放的导管、和将在上述壳体的外侧被冷却的压力介质气体通过上述导管向热区的上部导引的强制循环机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等静压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有设置成包围上述被处理物的内壳体和设置成从外侧包围该内壳体的外壳体,上述内壳体和外壳体在内外隔开间隔设置; 在上述内壳体的内侧,配备有将上述内壳体的内侧的空间分割成内外侧并且包围上述热区的整流筒; 上述冷却机构具有 第I冷却机构,将压力介质气体循环,以将在上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被从下方朝向上方引导的压力介质气体从外壳体的上部向外壳体的外侧导引,将该被导引的压力介质气体一边沿着高压容器的内周面从上方向下方导引一边冷却,将该冷却后的压力介质气体从外壳体的下部向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送回; 第2冷却机构,使压力介质气体在上述整流筒的外侧与上述整流筒的内侧之间循环;上述气体导入机构将由上述第I冷却机构冷却后的压力介质气体向上述热区的上部引导,使其合流到由上述第2冷却机构循环的压力介质气体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等静压加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井友充,米田慎,增冈格,渡边克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