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水冷管快换接头的水冷式背滑块垂直气电立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1657 阅读:3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水冷管快换接头的水冷式背滑块垂直气电立焊设备,在一个架体上设置矩形冷却水穿越管构件(6),矩形冷却水穿越管构件体内开设两道上下平行且前后走向的冷却水通道。矩形冷却水穿越管构件的前端套接一个水冷管快换接头,包括刚性本体(32)、水管接头(26)、压紧杆(31)等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冷却水管快换接头的使用,保证了矩形冷却水穿越管与循环水箱水管之间的快速、便捷、可靠连接,实现冷却水输入、输出接头系统的可靠密封连接。而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可重复使用的垂直气电立焊水冷背滑块,并在各种不同板厚工况下,快速、可靠安装,尤为适用于6-12mm各种间隙和不均匀间隙条件下,保证在焊接过程中水冷滑块与钢板实时紧密贴合,提高施工质量和是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焊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实现垂直气电立焊的设备。
技术介绍
垂直气电立焊是一种在母材坡口背面粘贴陶瓷衬垫,在坡口正面进行焊接,实现焊缝正反面一次成形的高效率焊接方法,在船体平直立焊位置合拢对接焊缝中广泛应用。图1为垂直气电立焊的原理图。其中,被焊接的母材112背后垫设陶瓷衬垫111,母材112正面压设有滑块113,焊枪114送至焊缝处,图中示出了熔渣115、电弧116、熔融金属117、凝固焊缝118,以及保护气体输送口 119和冷却水输入口 120、冷却水排出口 121。现有技术中上述背面选用的陶瓷衬垫111,对焊缝起到强迫成形的作用。由于陶瓷衬垫为一次性消耗材料,且需要进行衬垫安装施工,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为大型船舶总组、合拢垂直对接焊缝的一次焊接完成的需要,解决3G EGff (垂直气电立焊)背滑块冷却系统中,穿越钢板坡口间隙的矩形水冷管,输入输出水管连接困难,接头密封不好的问题,实现冷却水系统快速、便捷、可靠连接,保证焊接过程稳定、焊接质量达标的3G EGW背滑块水冷管快速接头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置水冷管快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置水冷管快换接头的水冷式背滑块垂直气电立焊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架体(1)上设置有一个矩形冷却水穿越管构件(6),所述矩形冷却水穿越管构件(6)整体呈长方体结构,体内开设两道上下平行且前后走向的冷却水通道,每一条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在所述矩形冷却水穿越管构件(6)的侧表面连通有一个独立的连接孔;两条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后端分别连接了金属导管(23),两个金属导管(23)连至一个背滑块(4)的体内通道,并依靠所述背滑块(4)的体内通道相互导通,形成冷却水的循环;所述背滑块(4)挂接于所述架体(1)一侧下部条状板材(20)的钩形结构上,所述背滑块(4)材质为紫铜,呈长方体状;其中,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水冷管快换接头的水冷式背滑块垂直气电立焊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架体(I)上设置有一个矩形冷却水穿越管构件(6),所述矩形冷却水穿越管构件(6)整体呈长方体结构,体内开设两道上下平行且前后走向的冷却水通道,每一条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在所述矩形冷却水穿越管构件¢)的侧表面连通有一个独立的连接孔; 两条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后端分别连接了金属导管(23),两个金属导管(23)连至一个背滑块(4)的体内通道,并依靠所述背滑块(4)的体内通道相互导通,形成冷却水的循环; 所述背滑块(4)挂接于所述架体(I) 一侧下部条状板材(20)的钩形结构上,所述背滑块(4)材质为紫铜,呈长方体状; 其中,所述矩形冷却水穿越管构件¢)的前端套有一个方框状刚性本体(32),所述刚性本体(32) —侧壁穿设并卡接有两个水管接头(26),两个所述水管接头(26)分别通过设置橡胶圈(27)密封连接所述矩形冷却水穿越管构件(6)侧表面的连接孔;所述矩形冷却水穿越管构件(6)前端的另一侧表面通过垫设橡胶垫(33)由矩形压紧块(28)支顶,其中,橡胶垫(33)和矩形压紧块(28)均设置在刚性本体(32)的方框内,且矩形压紧块(28)的另一侧栓设固定有压紧杆(31),所述压紧杆(31)以螺纹孔旋接方式穿设于刚性本体(32)上,所述压紧杆(31)的外端连接了盘状手柄(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置水冷管快换接头的水冷式背滑块垂直气电立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滑块(4)背面上部有一竖向凹槽,所述架体(I)的条状板材(20)部分限定在凹槽内;且所述板状架体(I)直边侧下部的钩形结构位于所述背滑块背部的孔(21)内,以间隙配合方式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置水冷管快换接头的水冷式背滑块垂直气电立焊设备,其特征在于,矩形冷却水穿越管构件(6)与架体(I)的固定方式为位于矩形冷却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训达陈绍全孙成凯王立强杨继承于风丽张世琦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