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磁/介电复合纳米吸波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以具有铁磁性的镍为内核、具有介电性的非晶一氧化铜(CuO)或非晶一氧化二铜(Cu2O)或非晶CuO与非晶Cu2O混合物为外壳的核/壳型复合纳米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电磁波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在继噪音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之后,电磁波污染成了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第四大公害。电磁场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能量,通常只有使用电磁波吸收材料,使电磁波能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才能有效清除电磁污染。另外吸波材料在军事技术,诸如电子对抗技术及隐身技术方面也有这广泛的用途。因此对吸波材料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理想的吸波材料应该具有强吸收、宽频段、厚度薄和质量轻等特点,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要求,制备新型纳米复合吸 波材料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从目前的吸波材料的发展状况来看,一种类型的材料很难满足日益提高的隐身技术所提出的“薄、轻、宽、强”的综合要求,介电型吸波材料与磁性吸波材料主要覆盖范围分别在厘米波段的低端和高端,因此需要将多种吸波材料进行多种形式的复合来获得最佳吸波效果。铁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镍/铜氧化物复合纳米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吸波材料为核壳结构,内核为铁磁性镍内核,外壳为铜氧化物层;所述铁磁性镍内核为镍纳米颗粒,所述镍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100?nm;所述铜氧化物层为非晶一氧化铜(CuO)层,或非晶一氧化二铜(Cu2O)层,或非晶CuO与非晶Cu2O混合层,所述铜氧化物层的厚度为1~10?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铜氧化物复合纳米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吸波材料为核壳结构,内核为铁磁性镍内核,外壳为铜氧化物层;所述铁磁性镍内核为镍纳米颗粒,所述镍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 100 nm;所述铜氧化物层为非晶一氧化铜(CuO)层,或非晶一氧化二铜(Cu2O) 层,或非晶CuO与非晶Cu2O混合层,所述铜氧化物层的厚度为I 10 n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铜氧化物复合纳米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等离子电弧放电法,其特征在于,将镍粉和铜粉在压强IMpa IGpa下压制成块体作为等离子电弧炉的阳极材料,所述阳极材料中镍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为40 95%,采用钨金属或铌金属作为等离子电弧炉的阴极材料,引用氩气和氢气作为工作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国,孙玉萍,李维火,晋传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