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档距双安装板整流叶片顶锻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1360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3:26
一种短档距双安装板整流叶片顶锻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档距双安装板整流叶片顶锻成型工艺为,第一步,根据叶片锻件实际锻造成型需求,设计出顶锻件,第二步,根据顶锻成型集聚规则,设计顶锻各工步设计图,第三步,根据顶锻各集聚工步设计图设计出顶锻模具,在第一次到第四次集聚采用的模具中结构中,采用常规顶锻设计过程中的顶锻模具结构,顶锻件的夹紧部分为90毫米,在第五次到第八次集聚采用的顶锻模具及顶锻阴模结构中,通过阴模型腔对顶锻件的夹紧,一方面提供顶锻必须的顶锻夹紧力,另一方面实现了顶锻夹紧要素和顶锻定位要素。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降低了工人的操作难度,原材料节省50%,为短档距锻件成型提供了成熟的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短档距双安装板整流叶片顶锻成型工艺。技术背景双安装板整流叶片两个安装板之间的距离,又称为档距,小于60毫米时,传统方 法不能使用顶锻成型工艺进行制坯,只能选择下圆柱体棒料,然后模锻成型的工艺路线,存 在着大量的原材料浪费,并且棒料直接模压变形量偏大,对锻模的磨损及其严重,大大降低 了锻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锻模的磨损,提高模具寿命,特提供了 一种短档距双安装板整流叶片顶锻成型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短档距双安装板整流叶片顶锻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短档距双安装板整流叶片顶锻成型工艺为,第一步,根据叶片锻件实际锻造成型需求,设计 出顶锻件,档距为54. 5毫米,顶锻夹紧部分长度为27. 16毫米,缺少可以夹持部分及定位部 分;第二步,根据顶锻成型集聚规则,设计顶锻各工步设计图,图中均为热态尺寸;首先, 下料,按照热态尺寸,将棒料直径控制在O. 3毫米公差带以内,长度尺寸控制在O. 7毫米公 差带以内,便于顶锻定位,第一次集聚时,集聚系数为1. 25,成型温度为940°C,锻件材料为 TC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短档距双安装板整流叶片顶锻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档距双安装板整流叶片顶锻成型工艺为,第一步,根据叶片锻件实际锻造成型需求,设计出顶锻件,档距为54.5毫米,顶锻夹紧部分长度为27.16毫米,缺少可以夹持部分及定位部分;第二步,根据顶锻成型集聚规则,设计顶锻各工步设计图,图中均为热态尺寸;首先,下料,按照热态尺寸,将棒料直径控制在0.3毫米公差带以内,长度尺寸控制在0.7毫米公差带以内,便于顶锻定位,第一次集聚时,集聚系数为1.25,成型温度为940℃,锻件材料为TC6,第二次集聚集聚系数为1.239,成型温度为940℃,第三次集聚时,集聚系数为1.267,成型温度为940℃,锻件材...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短档距双安装板整流叶片顶锻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档距双安装板整流叶片顶锻成型工艺为,第一步,根据叶片锻件实际锻造成型需求,设计出顶锻件,档距为54. 5毫米,顶锻夹紧部分长度为27. 16毫米,缺少可以夹持部分及定位部分; 第二步,根据顶锻成型集聚规则,设计顶锻各工步设计图,图中均为热态尺寸;首先,下料,按照热态尺寸,将棒料直径控制在0. 3毫米公差带以内,长度尺寸控制在0. 7毫米公差带以内,便于顶锻定位,第一次集聚时,集聚系数为1. 25,成型温度为940°C,锻件材料为TC6,第二次集聚集聚系数为1. 239,成型温度为940°C,第三次集聚时,集聚系数为1. 267,成型温度为940°C,锻件材料为TC6,第四次集聚时,集聚系数为2,成型温度为940°C,锻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陈晓峰史丽坤鞠秀义闫进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