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瓜果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17993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瓜果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农药包括豆类秸秆茎叶部分的提取液浓缩物、增效剂和水,它们所占农药总重量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豆类秸秆茎叶部分的提取液浓缩物5-20%,增效剂5-10%,水为余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活性物质可以来源于农业废弃物豆类作物秸秆,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安全,成本低,不存在农药残留等问题,是一种无公害的生物农药,对瓜果类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上具有很高的经济意义和实验价值。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且是对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杀菌剂范畴,具体地,涉及的是一种用豆科植物废弃茎叶部分制备的防治瓜果白粉病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白粉病菌是能够侵染多种农作物如大麦、小麦、西瓜、黄瓜、黄瓜、西葫芦、茄、辣椒、草巷、草莓、蔷薇、玫瑰、橡胶树及一些中药材等,并造成严重损失的重要植物病害。白粉病为多循环专性寄生菌病害,病害潜育期短,一个生长季节可繁殖多代,且繁殖率高,产生的孢子可借助空气大范围传播,并多次重复侵染寄主,所以一旦遇到合适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有可能大范围发生且流行快。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由白粉病造成的损失达5863亿美元。目前由于病菌本身的复杂性和准确鉴定病原菌的难度,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 同地区,白粉菌的种类都有可能不同,使得抗病育种工作非常复杂.因此目前对于瓜类白粉病的防治主要侧重于化学防治,但由于白粉病菌极易产生抗药性,且抗性水平上升快。同时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得高残留和污染环境等不利影响日益突出。随着环境法规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加强,公众越来越要求农业生产少含或不含化学残留物的农产品,许多农药品种己被禁用。瓜果白粉病是随保护地栽培的发展而蔓延起来的一类病害,对于瓜果白粉病的生物防治有重寄生菌防治和植物源杀菌剂防治等方法,利用重寄生菌防治白粉病目前未见商品化产品出现,国内外对植物源杀菌剂防治白粉病的研究较多。植物源杀菌剂直接利用植物原材料创制新农药,或从中寻找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人工合成和修饰合成开发更高活性化合物,是近年来新农药创制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受人们的关心和瞩目。豆类作物是人类三大食用作物(禾谷类、豆类、薯类)之一,在农作物中的地位仅次于禾谷类。我国栽培的22种豆类作物主要有大豆、绿豆、蚕豆、豌豆、小豆、扁豆、普通菜豆、更豆、饭豆、豇豆、刀豆等。我国目前豆类作物的面积占整个作物栽培面积的10%-11%。豆类作物主要是以收获籽粒兼做蔬菜供人类食用,其收获后的秸杆茎叶部分只有少部分用作饲料,大部分废弃。经对现有的技术文献检索发现,专利201010295781. 3利用大豆秸杆栽培金针菇,专利200910217451. X报道了用大豆秸杆生产沼气生物质能的方法,以及专利03156359. 7等利用大豆秸杆生产饲料及其添加剂的方法。尚没有专利及文献报道利用农业废弃物豆类作物秸杆茎叶部分提取液,制备治疗瓜果白粉病的生物农药的方法。同时针对白粉病的生物防治,张铉哲等(公开号CN 101433213A)公开了一种利用蛋黄和植物油防治白粉病的方法。专利CN 1401247A采用中草药制剂治疗植物白粉病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江苏省农科院利用蛇床子素单剂及其复配组合物防治白粉病并申请了一系列专利如CN 1586198A。本申请人已授权的专利ZL200710045894. 6专利技术了利用刺槐茎叶提取物制备控制黄瓜白粉病水剂的方法以及公开的专利CN 102197810 A介绍了利用松醇水剂防治作物白粉病的方法。但这两项专利以及以上提到的控制白粉病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材料来源具有生物量不大,且原材料采摘不易及操作复杂,成本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瓜果白粉病,以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来源广泛的用豆科植物茎叶部分制备的防治瓜果白粉病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豆科植物茎叶防治瓜果白粉病的生物农药,所述农药包括豆类秸杆茎叶部分的提取液浓缩物、增效剂和水,它们所占农药总重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豆类秸杆茎叶部分的提取液浓缩物5-20%,增效剂5-10%,水为余量。优选地,所述豆类秸杆茎叶部分的提取液浓缩物是将豆类秸杆茎叶部分提取浓缩 后的浓缩浸膏。优选地,所述豆类秸杆茎叶部分,可以是大豆秸杆,扁豆秸杆,毛豆秸杆,蚕豆秸杆,绿豆秸杆等豆类作物经豆荚采摘后的废弃秸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优选为大豆秸杆。优选地,所述增效剂可以是茶皂素、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吐温类表面活性剂等可降低表面张力,增加润湿性,粘着性,及渗透性的农药助剂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吐温80。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生物农药也可以是由所述成分制成的其他农药剂型如可溶性粉剂,水溶性粒剂,泡腾片剂等,优选为水剂。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生物农药可用于防治瓜果白粉病,包含黄瓜白粉病、甜瓜白粉病、西葫芦白粉病、草莓白粉病、葡萄白粉病等瓜类水果类白粉病。特别适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上述防治瓜果白粉病的生物农药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豆类秸杆茎叶部分经10°c -80°c,在极性溶剂中提取至少I个小时,获得提取液经过滤减压浓缩后得到浓缩浸膏,按照所述组分添加增效剂以及水,得到所述生物农药。优选地,所述浓缩浸膏为获得提取液重量的10%_20%。优选地,所述极性溶剂为常用溶剂,如水或酒精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生物农药主要是利用喷雾法施用到植物上,可用于白粉病的预防及治疗。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农药所采用的活性物质可以来源于农业废弃物豆类作物秸杆,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安全,成本低,不存在农药残留等问题,是一种无公害的生物农药,对瓜果类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上具有很高的经济意义和实验价值。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且是对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没有详细说明的部分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实施例1预防西葫芦白粉病的盆栽试验将大豆秸杆经60°C,I个小时乙醇提取后获得的提取液经过滤减压浓缩后得到浓缩浸膏,配成含20%浓缩物,10%吐温80及水补齐至100%的水剂,此处百分比为重量比,以下实施例中相同。用本专利技术的防治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进行预防实验,试验方法采用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11部分防治瓜类白粉病试验盆栽法(NY/T1156. 11—2008)。在盆栽试验中预防效果分别达到95. 8% (稀释100倍),87· 2% (稀释200倍)和78. 3% (稀释300倍)。实施例2治疗甜瓜白粉病的盆栽试验将绿豆秸杆经80°C,3个小时水提取后获得的提取液经过滤减压浓缩后得到浓缩浸膏,配成含10%浓缩物,5%茶皂素及水补齐至100%的水剂。用本专利技术的防治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对甜瓜白粉病进行治疗实验,试验方法采用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11部分防治瓜类白粉病试验盆栽法(NY/T1156. 11—2008)。该生物农药对甜瓜白粉病菌 具有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分别达到100% (稀释50倍),90. 3% (稀释100倍)和85. 3% (稀释150 倍)。实施例3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大棚试验将蚕豆秸杆经70°C,I个小时酒精提取后获得的提取液经过滤减压浓缩后得到浓缩浸膏,配成含15%浓缩物,8%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水补齐至100%的水剂。用本专利技术的防治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进行大棚实验,试验方法采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GB/T 17980.30-2000)。该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瓜果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包括豆类秸秆茎叶部分的提取液浓缩物、增效剂和水,它们所占农药总重量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豆类秸秆茎叶部分的提取液浓缩物5?20%,增效剂5?10%,水为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权利要求1.一种防治瓜果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包括豆类秸杆茎叶部分的提取液浓缩物、增效剂和水,它们所占农药总重量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豆类秸杆茎叶部分的提取液浓缩物5-20%,增效剂5-10%,水为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瓜果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类秸杆茎叶部分的提取液浓缩物是将豆类秸杆茎叶部分提取浓缩后的浓缩浸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瓜果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类秸杆茎叶部分是指豆类作物经豆荚采摘后的废弃秸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瓜果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类作物为大豆秸杆、扁豆秸杆、毛豆秸杆、蚕豆秸杆、绿豆秸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瓜果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类作物为大豆秸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瓜果白粉病的生物农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光辉陈佳陈义娟白羡钦庞倩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