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番茄黄瓜白粉病功能叶面肥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6557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5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治番茄黄瓜白粉病功能叶面肥和应用。该叶面肥主要原料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YN2010-KC CGMCC No.5722菌液,其它微生物菌液,氮源、磷源、钾源、微量元素原料,腐殖酸,稳定剂,按比例复配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叶面肥是生态安全新型肥料,可用于作物叶面喷施和灌根。对蔬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高,对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77.95~92.37%,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71.80~81.19%,且无毒、无残留、无污染、无副作用,不含任何化学有害物质,可以减少或不用化肥、农药,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生产出优质无公害农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生产用于防治白粉病的叶面肥,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叶面喷施的多功能微生物叶面肥,也可用于灌根用,属于肥料

技术介绍
白粉菌(Erysiphales)是专化性的植物病原真菌,属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核菌纲(Pyrenomycetes)白粉菌目(Erysiphales)白粉菌科(Erysiphaceae),多为外寄生性,菌丝体全部或大部暴露在寄主植物的叶、茎、嫩梢、芽、花和果实的表面,并产生大量由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构成的肉眼可见的白色粉状物。白粉病在我国有18个属共435个种,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白粉病发生后,寄主受害部位生长受抑制,逐渐退绿变黄,出现枯斑至最后全叶枯干,如果许多叶片同时受害,也可以使植株早枯。病害后期,由菌丝和分生孢子构成的白粉状霉层中,常出现许多散生的黑色粒状的闭囊壳,并以此越冬,次春以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在10-30℃均可萌发,对湿度要求不高,正常情况下10天即可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番茄或黄瓜白粉病功能叶面肥,其特征在于:由以质量分数计的以下原料组成: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YN2010‑KCCGMCC No.5722菌液10~20%,其它微生物菌液10~20%,氮源原料3~10%,磷源原料1~4%,钾源原料3~6%,腐殖酸4~8%,微量元素原料0.5~2%,稳定剂0.1~0.5%,水为余量,pH值为6.5~7.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番茄或黄瓜白粉病功能叶面肥,其特征在于:由以质量分数计
的以下原料组成: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YN2010-KC
CGMCCNo.5722菌液10~20%,其它微生物菌液10~20%,氮源原料3~10%,
磷源原料1~4%,钾源原料3~6%,腐殖酸4~8%,微量元素原料0.5~2%,稳定
剂0.1~0.5%,水为余量,pH值为6.5~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番茄或黄瓜白粉病功能叶面肥,其特征在
于:
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YN2010-KCCGMCC
No.5722菌液的有效活菌数≧2.0×107cfu/mL;
所述其它微生物菌液为光合菌(Photosynthetic)菌液,硅酸盐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菌液,固氮菌(Azotobacter)菌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
上,为任意两种以上菌液时,各种菌液之间的重量配比为等量;所述光合细菌
(Photosynt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毅歆何月秋何鹏飞何鹏搏崔文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