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受高过载的马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633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17:06
一种承受高过载的马达结构,包括塑料支架组件、端盖组件、转子组件、机壳、散热外罩;塑料支架组件包括塑料支架、刷盒组件、电容、扭簧和外接端子,刷盒组件包括刷盒、碳刷和刷盒底板;塑料支架组件为四极四碳刷结构,刷盒组件为外面、朝向端盖组件的方向组装,形成塑料支架组件反向组装结构;塑料支架外面均匀设置有4个刷盒底板安装位置;刷盒与刷盒底板和塑料支架插接并铆接连接;还包括2个连接片,连接片与刷盒底板点焊连接;电容设置在外面、在两个刷盒之间。塑料支架组件采用四极四碳刷结构,减小了电流密度;采用整体反向装配方式,保证电容能承受高振动;刷盒底板采用连接片连接,简化工艺,减小马达体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马达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承受高过载的马达结构,属于马达部件

技术介绍
常规永磁直流马达只能承受最大30A的电流,当电流达到50A 60A的时候,马达就容易烧毁,常规马达结构如图1-1至图2所示,马达为二极二碳刷刷架结构,碳刷通过刷架和端子连接,并且固定在塑料支架上;电容放置在塑料支架的内端面上,电容的一端电容脚与端子连接,另一端电容脚与机壳连接;转子组件的换向器小,碳刷截面积小,造成电流密度高。这种方式适合低电流、小功率马达。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缺点是承受电流小,过载能力小,当大电流时,刷架由于电流密度大容易产生退火现象而失去弹力或断裂;电容在强振动环境中电容脚容易断裂,且电容会掉入电机内部,造成电机卡死而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永磁直流马达中,承受电流小、刷架由于电流密度大容易产生退火而失去弹力或断裂,电容在强振动环境中电容脚容易断裂、且电容会掉入电机内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承受高过载的马达结构,可以达到马达承受电流大、刷架不会失去弹力或断裂,电容在强振动环境中不易断裂、且电容不会掉入电机内部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承受高过载的马达结构,包括塑料支架组件、端盖组件、转子组件、机壳和散热外罩;所述塑料支架组件包括塑料支架、刷盒组件、电容、扭簧和外接端子,所述刷盒组件包括刷盒、碳刷和刷盒底板,所述碳刷和刷盒压接,所述扭簧设置在刷盒旁;所述塑料支架组件为四极四碳刷结构,2个N极和2个S极分别相对设置,形成异极刷盒;刷盒组件朝向端盖组件的方向组装;所述塑料支架外面、上下左右均匀设置有4个刷盒底板安装位置;刷盒与刷盒底板与塑料支架插接并铆接连接;塑料支架的内端面上设置有4个小柱子;还包括2个连接片,每个连接片上设置有2个连接孔,每个连接片通过其2个连接孔和2个小柱子与塑料支架固定连接,每个连接片与刷盒底板点焊连接;所述电容设置在塑料支架的外面,所述电容两侧的塑料支架边缘上设置有电容脚插接槽孔A、B ;所述电容包括电容脚A、B,所述电容脚A穿在电容脚插接槽孔A中,再向下引出至塑料支架的内端面、朝向马达方向与连接片压注,并连接到电路中;所述电容脚B穿在电容脚插接槽孔B中,并向塑料支架的内端面引出。所述连接片的宽度为2mm、厚度为O. 8mm。所述电容脚B自另电容脚插接槽孔B弓丨出后,又通过塑料支架上的小槽,一直到塑料支架的外圆,在装配塑料支架组件时可与机壳连接。所述外接端子在与转子组件相垂直的平面上、斜向插接并铆接在两个刷盒之间的塑料支架上。所述转子组件中的换向器外径为18mm。所述碳刷截面面积为36平方毫米。所述机壳上固定设置有一散热外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塑料支架组件采用四极四碳刷结构,延续了电机能承受高电流的特点,而且在此基础上,增大了换向器外径、由15mm增加到18mm,增加了碳刷截面积、由30平方毫米增加到36平方毫米,减小了电流密度;当马达通过大电流的时候,由于碳刷电流密度减小,所以碳刷发热也同样得到很大程度的减小,使得马达能够承受更高电流。(2)塑料支架组件采用整体反向装配方式,使电容朝向端盖方向组装,能保证电容能承受马达高振动环境,电容即使断裂,也不会掉入电机内部,避免了造成电机卡死而失效的情况。(3)在四极四碳刷结构中,刷盒底板采用一定厚度和宽度的连接片连接,无需使用导线方式连接,避免了使用焊锡焊接电容脚的工艺,避免了导线外漏,减小了马达体积。(4)马达机壳外为铝材散热外罩,降低了马达的温升,使得马达能进一步承受更高的电流。附图说明图1-1是原二极二碳刷刷架结构的塑料支架组件主视剖视图;图1-2是原二极二碳刷刷架结构的塑料支架组件左视图;图2是原二极二碳刷刷架结构的马达组装图;图3-1是本技术塑料支架主视剖视图;图3-2是本技术塑料支架右视图;图3-3是本技术塑料支架左视图;图4-1是本技术连接片主视图;图4-2是本技术连接片俯视图;图4-3是图4-1的A-A剖视图;图5-1是本技术塑料支架组件主视剖视图;图5-2是本技术塑料支架组件右视图;图5-3是本技术塑料支架组件左视图;图6是本技术四极四碳刷结构的马达结构组装图。附图标记说明1塑料支架组件、11塑料支架、111电容脚插接槽孔A、112电容脚插接槽孔B、113小槽、114外圆缺口、12刷盒组件、121刷盒、122碳刷、123刷盒底板、13电容、131电容脚A、132电容脚B、14扭簧、15外接端子、16小柱子、2端盖组件、3转子组件、31换向器、4机壳、5散热外罩、6连接片、61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3-1至图6所示,一种承受高过载的马达结构,包括塑料支架组件1、端盖组件2、转子组件3、机壳4和散热外罩5 ;所述塑料支架组件I包括塑料支架11、刷盒组件12、电容13、扭簧14和外接端子15,所述刷盒组件12包括刷盒121、碳刷122和刷盒底板123,所述碳刷122和刷盒121压接,所述扭簧14设置在刷盒121旁;所述塑料支架组件I为四极四碳刷结构,2个N极和2个S极分别相对设置,形成异极刷盒;刷盒组件12朝向端盖组件2的方向组装;所述塑料支架11外面、上下左右均匀设置有4个刷盒底板123安装位置;刷盒121与刷盒底板123与塑料支架11插接并铆接连接。塑料支架的内端面上设置有4个小柱子16 ;还包括2个连接片6,所述连接片6的宽度为2_、厚度为O. 8mm ;每个连接片6上设置有2个连接孔61,每个连接片6通过其2个连接孔61和2个小柱子16与塑料支架11固定连接,每个连接片6与刷盒底板123点焊连接。所述电容13设置在塑料支架11的外面,所述电容13两侧的塑料支架11边缘上设置有电容脚插接槽孔Alll和电容脚插接槽孔B112 ;所述电容13包括电容脚A131和电容脚B132,所述电容脚A131穿在电容脚插接槽孔Alll中,再向下引出至塑料支架11的内端面、朝向马达方向与连接片6压注,并连接到电路中;所述电容脚B132穿在电容脚插接槽孔B112中,并向塑料支架11的内端面引出,又通过塑料支架11上的小槽113,一直到塑料支架11的外圆缺口 114,在装配塑料支架组件I时可与机壳4连接。所述外接端子I在与转子组件3相垂直的平面上、斜向插接并铆接在两个刷盒121之间的塑料支架11上。所述转子组件3中的换向器31外径为18_。所述碳刷122截面面积为36平方毫米。所述机壳4上固定设置有一散热外罩5。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承受高过载的马达结构,包括塑料支架组件、端盖组件、转子组件、机壳和散热外罩;所述塑料支架组件包括塑料支架、刷盒组件、电容、扭簧和外接端子,所述刷盒组件包括刷盒、碳刷和刷盒底板,所述碳刷和刷盒压接,所述扭簧设置在刷盒旁;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支架组件为四极四碳刷结构,2个N极和2个S极分别相对设置,形成异极刷盒;刷盒组件朝向端盖组件的方向组装;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受高过载的马达结构,包括塑料支架组件、端盖组件、转子组件、机壳和散热外罩;所述塑料支架组件包括塑料支架、刷盒组件、电容、扭簧和外接端子,所述刷盒组件包括刷盒、碳刷和刷盒底板,所述碳刷和刷盒压接,所述扭簧设置在刷盒旁;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支架组件为四极四碳刷结构,2个N极和2个S极分别相对设置,形成异极刷盒;刷盒组件朝向端盖组件的方向组装;所述塑料支架外面、上下左右均匀设置有4个刷盒底板安装位置;刷盒与刷盒底板与塑料支架插接并铆接连接;塑料支架的内端面上设置有4个小柱子;还包括2个连接片,每个连接片上设置有2个连接孔,每个连接片通过其2个连接孔和2个小柱子与塑料支架固定连接,每个连接片与刷盒底板点焊连接;所述电容设置在塑料支架的外面,所述电容两侧的塑料支架边缘上设置有电容脚插接槽孔A、B;所述电容包括电容脚A、B,所述电容脚A穿在电容脚插接槽孔A中,再向下引出至塑料支架的内端面、朝向马达方向与连接片压注,并连接到电路中;所述电容脚B穿在电容脚插接槽孔B中,并向塑料支架的内端面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银菊蒋勇张惠智江玲玲冯豪士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爱优特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