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外壳之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550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外壳之固定结构,包括有绝缘座体与包覆于该绝缘座体上的屏蔽外壳,该外壳为金属板状物折弯成型,外壳具有至少一侧板,被该侧板所包覆的绝缘座体外壁面上设有至少一卡勾,该卡勾包括有相对于其所在之绝缘座体外壁面偏移出一定距离的勾部和连接于该勾部与绝缘座体外壁面之间的连接部,于该勾部与该绝缘座体外壁面之间形成一卡槽,该卡槽沿外壳的装入方向延伸,该侧板的侧缘嵌入该卡槽中,该勾部勾于侧板的外表面上,利用该勾部可提供侧板一横向外部的限制作用,使侧板不至向外翘曲变形,避免侧板的松脱;继而保证了外壳固定于绝缘座体上的稳固性,改善连接器之连接稳定性,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连接器外壳之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如今,已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在人类生活中,电子行业的进步趋势已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人们的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根据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例如手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已逐渐普及,且早已成为人类工作,生活,信息传递中的工具之一。更小型化的产品设计,适合装在可携式行动设备上。连接器则可实现电子产品之间方便实用、降低能源损 耗、高速的性能及数据量的传输,能高质量地以数字元形式传输信号数据。电子产品用连接器的结构一般包括有绝缘座体、固装于绝缘座体内的端子组和包覆于绝缘座体外的屏蔽外壳。目前市面上现有的连接器结构,虽可提供电子产品所需要部件之基本需要,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尤其是现有连接器之屏蔽外壳的固定方式不合理,仅仅通过绝缘座体上的斜扣块与壳体上的扣孔配合锁固,于外壳的外侧无任何限制,导致外壳易向外侧变形翘曲而松脱,影响连接器之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前述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外壳之固定结构,解决连接器外壳固定不稳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外壳之固定结构,包括有绝缘座体与包覆于该绝缘座体上的屏蔽外壳,该外壳为金属板状物折弯成型,外壳具有至少一侧板,被该侧板所包覆的绝缘座体外壁面上设有至少一^^勾,该卡勾包括有相对于其所在之绝缘座体外壁面偏移出一定距离的勾部和连接于该勾部与绝缘座体外壁面之间的连接部,于该勾部与该绝缘座体外壁面之间形成一^^槽,该卡槽沿外壳的装入方向延伸,该侧板的侧缘嵌入该卡槽中,该勾部勾于侧板的外表面上。优选的,所述卡勾包括有卡槽彼此背向开口的两卡勾。优选的,所述卡勾包括有卡槽彼此对向开口的两卡勾。优选的,所述侧板上进一步设置有扣孔,对应于被该侧板所包覆的绝缘座体外壁面上凸设有扣块,该扣块上设有面向外壳之装入方向的扣合面和背向该外壳之装入方向的导引斜面。优选的,所述连接器为SIM卡连接器,该外壳包括有顶板和折弯出的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该外壳自上而下组装包覆于绝缘座体上,其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分别包覆于绝缘座体的左壁面、右壁面和后壁面。优选的,所述左壁面、右壁面和后壁面上均设置有前述卡勾。优选的,所述SIM卡连接器为双层卡连接器,其绝缘座体包括有彼此上下叠层设置的上绝缘座和下绝缘座,该上绝缘座中镶嵌成型固装有上端子组,下绝缘座中镶嵌成型固装有下端子组,前述卡勾设置于该下绝缘座上。优选的,所述上绝缘座与下绝缘座之间设置有托盘。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通过于绝缘座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勾,由于卡勾之勾部可勾于侧板的外表面上,从而提供侧板一横向外部的限制作用,使侧板不至向外翘曲变形,避免侧板的松脱;继而保证了外壳固定于绝缘座体上的稳固性,改善连接器之连接稳定性,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的后侧向组装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所在视角的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更细化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中下绝缘座的立体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绝缘座体101、前壁面102、后壁面103、左壁面104、右壁面11、上绝缘座12、下绝缘座20、端子组21、上端子组22、下端子组30、外壳31、顶板32、左侧板33、右侧板34、后侧板301、侧缘302、扣孔40、托盘50、上插卡空间 60、下插卡空间70、卡勾71、勾部72、连接部73、卡槽80、扣块81、扣合面82、导引斜面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以一双层SIM卡连接器为例进行说明,但本技术之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双层SIM卡连接器。该双层SM卡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座体10、固装于该绝缘座体10内的端子组20和包覆于该绝缘座体10上的屏蔽外壳30。其中,结合如图1和图5所示,该绝缘座体10为长方体状,其具有相对较长的前壁面101和后壁面102,以及相对较短的左壁面103和右壁面104。该绝缘座体10包括有彼此上下叠层设置的上绝缘座11和下绝缘座12,该上绝缘座11中镶嵌成型固装有上端子组21,下绝缘座12中镶嵌成型固装有下端子组22。以及,本实施例于所述上绝缘座11与下绝缘座12之间设置有托盘40。于该上绝缘座11与下绝缘座12之间形成有下插卡空间50,于该上绝缘座11与外壳顶板31之间形成有上插卡空间60,该上、下插卡空间50、60均于绝缘座体10的前壁面101形成有供卡插入的入口,从而实现双层之SM卡组配与连接功能。结合图1和图4所示,于该下绝缘座11的左壁面103、右壁面104和后壁面102上分别设置有卡勾70,其中,左壁面103和右壁面104的前部各设有一个卡勾70,后壁面102上则设置有六个卡勾70。结合图6所示,该卡勾70包括有相对于绝缘座体10外壁面偏移出一定距离的勾部71和连接于该勾部71与绝缘座体10外壁面之间的连接部72,于该勾部71与该绝缘座体10外壁面之间形成一卡槽73,该卡槽73沿外壳30的装入方向延伸,当外壳30之侧板的侧缘嵌入该卡槽73中时,该勾部71勾于侧板的外表面上。以及,后壁面102上的六个卡勾70中,其两两一组分布于后壁面的中部和左右两端部,其中部的两个卡勾彼此背靠背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其两卡槽73彼此背向开口 ;其左右两端部之卡勾组的卡槽则恰恰相反,其同组卡勾中两卡勾的卡槽73彼此对向设置。以及,最好于该下绝缘座12的左壁面103、右壁面104和后壁面102上分别各设置有两扣块80,各扣块80上设有面向外壳30之装入方向的扣合面81和背向该外壳30之装入方向的导引斜面82。该外壳30包括有顶板31和剪切折弯出的左侧板32、右侧板33、后侧板34,该外壳30自上而下组装包覆于绝缘座体10上,其左侧板32、右侧板33和后侧板34分别包覆于绝缘座体10的左壁面103、右壁面104和后壁面102上。并且针对前述八个卡勾70,分别于左、右侧板32、33上形成有可嵌入对应之卡勾70中的一侧缘301,于后侧板34上形成有六个可嵌入对应之卡勾70中的侧缘301。以及,对应于前述扣块80,于所述左侧板32、右侧 板33和后侧板 34上分别设置有两扣孔302。组装时,将外壳30自上而下套于绝缘座体10上,其中,各扣孔302则对应扣合于各扣块80上,外壳30上的侧缘301可对应自上而下插嵌入各卡勾70之卡槽73中。由于卡勾70之勾部71可勾于侧板32、33、34的外表面上,从而提供侧板一横向外部的限制作用,使侧板不至向外翘曲变形,避免侧板的松脱;继而保证了外壳固定于绝缘座体上的稳固性,改善连接器之连接稳定性,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外壳之固定结构,包括有绝缘座体与包覆于该绝缘座体上的屏蔽外壳,该外壳为金属板状物折弯成型,外壳具有至少一侧板,其特征在于:被该侧板所包覆的绝缘座体外壁面上设有至少一卡勾,该卡勾包括有相对于其所在之绝缘座体外壁面偏移出一定距离的勾部和连接于该勾部与绝缘座体外壁面之间的连接部,于该勾部与该绝缘座体外壁面之间形成一卡槽,该卡槽沿外壳的装入方向延伸,该侧板的侧缘嵌入该卡槽中,该勾部勾于侧板的外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善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塘厦盛洋五金电子加工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