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3054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0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壳侧连接器,即使是在外壳侧连接器的设置空间狭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进行防止旋转。由本说明书公开的外壳侧连接器是收纳于在设备的外壳的内部设置的装配凹部的外壳侧连接器,构成为具备:壳体,其一对第一外侧面沿第一方向排列且平行配置,其一对第二外侧面沿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排列且平行配置;一对防脱片,分别设于一对第一外侧面,能够向第一方向挠曲;一对定位片,分别设于一对第二外侧面,能够向第二方向挠曲;一对卡定部,分别设于一对防脱片的前端部,通过与在装配凹部的内壁设置的一对被卡定部卡定来将壳体在装配凹部防脱;以及防止旋转突部,突出设置于第二外侧面,能够与设置在装配凹部的内壁的肋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外壳侧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安装在设备的外壳的内部的外壳侧连接器,已知日本特开2012-234744号公报(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外壳侧连接器。该外壳侧连接器具有形成为在前后方向较长的大致方形的块状的外壳侧壳体,并且收纳于在外壳的端子台凹陷设置的装配凹部。在外壳侧壳体的外侧面以能够弹性变形的方式设有多个单臂状的可挠片。所述可挠片分别设于外壳侧壳体的四个外侧面。另一方面,在端子台的装配凹部设有能够与设于可挠片前端部的防脱部卡定的保持突起。在将外壳侧连接器收纳于装配凹部后,通过各防脱部与各保持突起卡定,将外壳侧连接器以防脱状态收纳于装配凹部。在上述外壳侧连接器能够嵌合罩侧连接器。该罩侧连接器存在相对于外壳侧连接器以芯错位的状态嵌合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外壳侧壳体的可挠片弹性变形而使外壳侧连接器平行移动来吸收芯错位。而且,在可挠片的前端部,以向侧方伸出的形态设有凸缘部,通过将该凸缘部收纳于在装配凹部的内壁设置的引导槽,从而进行外壳侧连接器的防止旋转。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34744号公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由于因设备的种类不同而与外壳内的其他构件的设置空间的兼容性的原因,存在无法在可挠片设定凸缘部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可挠片自身与装配凹部的内壁干涉来进行外壳侧连接器的防止旋转,但是由于可挠片自身弹性变形,因此无法充分进行外壳侧连接器的防止旋转。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由本说明书公开的外壳侧连接器是收纳于在设备的外壳的内部设置的装配凹部的外壳侧连接器,其构成为具备:壳体,所述壳体的一对第一外侧面沿第一方向排列且平行配置,所述壳体的一对第二外侧面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排列且平行配置;一对防脱片,分别设置于所述一对第一外侧面,能够向所述第一方向挠曲;一对定位片,分别设置于所述一对第二外侧面,能够向所述第二方向挠曲;一对卡定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一对防脱片的前端部,通过与设置在所述装配凹部的内壁的一对被卡定部卡定来将所述壳体在所述装配凹部防脱;以及防止旋转突部,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二外侧面,能够与设置在所述装配凹部的内壁的肋干涉。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将防脱片的卡定部卡定在装配凹部的被卡定部,从而将壳体在装配凹部防脱。而且,壳体能够借助一对防脱片而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并且壳体能够借助一对定位片而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因此在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时,能够吸收芯错位。并且,通过使防止旋转突部与肋干涉能够进行壳体的防止旋转。S卩,不在能够挠曲的定位片设置防止旋转突部,而在第二外侧面设置防止旋转突部,从而使该防止旋转突部与装配凹部的内壁干涉,因此能够通过防止旋转突部可靠地进行壳体的防止旋转。而且,由于在定位片的前端部未设置卡定部,因此即使是在外壳侧连接器的设置空间狭窄的情况下(第二外侧面与跟其相对的装配凹部的内侧面接近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壳体收纳在装配凹部。因此,即使是在外壳侧连接器的设置空间狭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进行防止旋转。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外壳侧连接器也可以是以下的结构。也可以构成为,所述防脱片形成为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这双方正交的第三方向上呈单臂状延伸的形态。根据这样的结构,防脱片向第三方向延伸,而不是向第二方向延伸,因此能够不受设置空间的制约地设定防脱片的长度。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定位片形成为向与所述防脱片相反的方向呈单臂状延伸的形??τ ο根据这样的结构,定位片向第三方向延伸,而不是向第二方向延伸,因此能够不受设置空间的制约地设定定位片的长度。也可以构成为,所述一对防止旋转突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配置在所述一对定位片的前端侧。根据这样的结构,定位片的前端部与防止旋转突部靠近配置,因此在受到旋转方向的力时,容易避免定位片的前端部与装配凹部的内壁干涉。也可以构成为,所述一对防止旋转突部偏向所述第二外侧面的一侧缘部而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一对防止旋转突部成为旋转非对称,因此在将壳体侧连接器收纳到装配凹部时,容易防止误连接。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肋在所述装配凹部的入口部分向与到所述装配凹部的收纳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地设置。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将外壳侧连接器收纳到装配凹部时,容易观察到肋,容易防止相对于装配凹部的误连接。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外壳侧连接器,即使是在外壳侧连接器的设置空间狭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进行防止旋转。【附图说明】图1是从开口部侧观察外壳侧连接器装配于装配凹部的状态的后视图。图2是图1的Α-Α线剖视图。图3是图1的Β-Β线剖视图。图4是示出外壳侧连接器被防止旋转后的状态的后视图。图5是外壳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6是外壳侧连接器的主视图。图7是外壳侧连接器的后视图。图8是外壳侧连接器的仰视图。图9是外壳侧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0是外壳侧连接器的侧视图。标号说明10:外壳侧连接器;20:壳体;21:第一外侧面;22:第二外侧面;30:防脱片;31:卡定部;32:定位片;35:防止旋转突部;41:装配凹部;43:后侧凹部(入口部分);45:第一肋;46:第二肋;47:被卡定部;50:对方侧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10的【附图说明】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外壳侧连接器10是在设备的外壳的内部使用的设备用连接器。如图1至图3所示,在设备的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端子台40,在该端子台40设有装配凹部41。在该装配凹部41装配有外壳侧连接器10,相对于该外壳侧连接器10能够嵌合对方侧连接器50。当外壳侧连接器10与对方侧连接器50嵌合时,成为联锁电路连通的状态而切换为能够通电的状态。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与对方侧连接器50嵌合的嵌合面侧作为前侧,而且,对于上下左右也以图1为基准。如图2所示,装配凹部41为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孔,其构成为具备形成为向前方开口的形态的前侧凹部42、形成为向后方开口的形态的后侧凹部43、以及使前侧凹部42与后侧凹部43连通的连通凹部44。图1是从后侧凹部43观察的后视图,后侧凹部43的内壁的左右两侧设有多个第一肋45和多个第二肋46。而且,如图3所示,在连通凹部44的内壁的上下两侧设有一对被卡定部47。如图1所示,在后侧凹部43的内壁的上侧的左右两侧设有一对第一肋45。第一肋45形成为呈平板状且向后方突出的形态。第二肋46分别位于一对第一肋45的下方并且设有一对。第二肋46呈曲柄状,由与第一肋45相对的相对肋46A、从该相对肋46A的内侧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纵肋46B以及从该纵肋46B的下端部向内侧延伸的横肋46C构成。相对肋46A和横肋46C平行配置,将相对肋46A的宽度尺寸与横肋46C的宽度尺寸结合起来的宽度尺寸形成为与第一肋45的宽度尺寸相同。如图5所示,外壳侧连接器10具有呈大致方形的块状的壳体20。该壳体20为合成树脂制,形成为前后方向较长的形状。壳体20具有上下一对第一外侧面21和左右一对第二外侧面22。上下一对第一外侧面21彼此平行地配置,左右一对第二外侧面22彼此平行地配置,如图6所示,多个外侧面21、22以主视图呈横向较长的长方形状的方式配置。在壳体20的上下两侧设有上下一对防脱片30。各防脱片30形成为从上下一对第一外侧面21的后端部朝向前方呈单臂状延伸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外壳侧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壳侧连接器,所述外壳侧连接器收纳于在设备的外壳的内部设置的装配凹部,其中,所述外壳侧连接器具备:壳体,所述壳体的一对第一外侧面沿第一方向排列且平行配置,所述壳体的一对第二外侧面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排列且平行配置;一对防脱片,分别设置于所述一对第一外侧面,能够向所述第一方向挠曲;一对定位片,分别设置于所述一对第二外侧面,能够向所述第二方向挠曲;一对卡定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一对防脱片的前端部,通过与设置在所述装配凹部的内壁的一对被卡定部卡定来将所述壳体在所述装配凹部防脱;以及防止旋转突部,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二外侧面,能够与设置在所述装配凹部的内壁的肋干涉。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原道代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