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5276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电槽、中盖、极板组和端极柱,上述端极柱为U型极柱,该U型极柱的一端贯穿上述中盖,该U型极柱的另一端与极板组的汇流排和极耳进行侧面焊接而形成焊接体,在上述中盖的与上述焊接体对应的内表面上具有由挡板围成的凹形容纳部,上述焊接体嵌入到该凹形容纳部中并且通过设置在该凹形容纳部的粘接剂将上述焊接体和上述凹形容纳部粘接固定在一起,该凹形容纳部的一端侧嵌入上述U型极柱中的中空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端极柱与极板组以及中盖的连接固定结构进行特定设计,从而使得端极柱的稳定性和耐振动性良好、而且整个电池的耐振动性良好、内阻小、高率放电特性优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铅蓄电池,具体地说,涉及端极柱的稳定性和耐振动性良好、而且整个电池的耐振动性良好、内阻小、高率放电特性优良的铅蓄电池。
技术介绍
铅蓄电池不仅用于起动车辆的电源和后备电源,也广泛用于主电源用途,即用作独立充放电设备用电源例如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滑板车、小型电动助力车、高尔夫球车等的动力电源,太阳能用电池等。在这些用途中,铅蓄电池在启动时电流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车辆在道路、郊外运行,颠簸非常多,两电极端子部位受到的振动大且很频繁,所以需要考虑铅蓄电池的电极端子部位的耐振动性以及铅蓄电池的高率放电特 性。与此同时,也要求减少铅蓄电池的维护保养,特别是要求其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以及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关于如何提高铅蓄电池的综合性能,现有技术中已经在各个方面进行了考虑,而且鉴于电极端子和极柱的结构和性能大大影响着铅蓄电池的体积、充放电特性以及循环寿命,所以对电极端子和极柱一直在进行各种研究。日本专利特开平6-84510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其中没有使用极柱,金属制的端子板的一端直接与极板组的汇流排接合,该接合部位被收纳在电池中盖的凹部并通过流入该凹部的粘接剂将该接合部位粘接在一起,上述粘接剂与将电池电槽的上端部与电池中盖的嵌合部进行粘接的粘接剂可以同时流入,从而可以将两个粘合剂的固化工序一次性完成,由此简化了粘合剂的固化工序,得到了小型且具有优良性能的铅蓄电池。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考虑如何通过端极柱与极板组或汇流排的接合结构的设计来确保铅畜电池的耐振动性大大提闻、而且使得内阻小、闻率放电特性提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端极柱的稳定性和耐振动性良好、而且整个电池的耐振动性良好、内阻小、高率放电特性优良的铅蓄电池。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手段本技术通过对端极柱与极板组以及中盖的连接固定结构进行特定设计,从而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S卩,本技术涉及如下内容。1、一种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电槽、中盖、极板组和端极柱,所述端极柱为U型极柱,该U型极柱的一端贯穿所述中盖,该U型极柱的另一端与极板组的汇流排和极耳进行侧面焊接而形成焊接体,在所述中盖的与所述焊接体对应的内表面上具有由挡板围成的凹形容纳部,所述焊接体嵌入到该凹形容纳部中并且通过设置在该凹形容纳部的粘接剂将所述焊接体和所述凹形容纳部粘接固定在一起,该凹形容纳部的一端侧嵌入所述U型极柱中的中空部分。2、根据上述I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的所述一端的长度比所述另一端的长度长。3、根据上述I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的所述一端的宽度为所述另一端的宽度以下。4、根据上述I 3任一项中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为臂爪形,其的一端为臂形部,另一端为爪形部。5、根据上述4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爪形部包含3 6个爪体,这些爪体分别与所述汇流排和所述极耳进行侧面焊接。 6、根据上述I 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体嵌入到所述凹形容纳部的40 90%的深度。7、根据上述I 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的所述一端的长度与所述另一端的长度之比为4/1 1. 5/1。8、根据上述I 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的所述一端的宽度与所述另一端的宽度之比为1/5 1/1。9、根据上述I 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体的焊点位置在所述另一端的长度的从上开始数的1/5 1/1. 5处。10、根据上述I 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是通过铸造一体成型的。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通过对端极柱与极板组以及中盖的连接固定结构进行特定设计,从而使得端极柱的稳定性和耐振动性良好、而且整个电池的耐振动性良好、内阻小、高率放电特性优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铅蓄电池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铅蓄电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铅蓄电池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铅蓄电池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铅蓄电池中可以采用的U型极柱的一个形态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铅蓄电池中可以采用的U型极柱的一个优选形态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铅蓄电池中的焊接体的形成和对其进行粘接固定的工艺的工序不意图。图8是比较例I的铅蓄电池的示意图。图9是比较例2的铅蓄电池的示意图。图10是比较例3的铅蓄电池的示意图。图11是比较例4的铅蓄电池的示意图。图12是比较例5的铅蓄电池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在附图中,为了简化说明,对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的构成要件用同一参考符号表示。另外,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铅蓄电池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铅蓄电池具有电槽5、中盖6、极板组4和端极柱7,上述端极柱为U型极柱,上述U型极柱的一端8贯穿上述中盖6,该U型极柱的另一端9与极板组4的汇流排3和极耳2进行侧面焊接而形成焊接体,在上述中盖的与上述焊接体对应的内表面上具有由挡板围成的凹形容纳部6a,上述焊接体嵌入到该凹形容纳部6a中并且通过设置在该凹形容纳部的粘接剂10将上述焊接体和上述凹形容纳部粘接固定在一起,该凹形容纳部的一端侧嵌入上述U型极柱中的中空部分。通过上述对端极柱与极板组以及中盖的连接固定结构进行特定设计,从而使得端极柱的稳定性和耐振动性大大提高,从而使得整个电池的耐振动性良好、内阻小、高率放电 特性优良的铅蓄电池。在本技术的铅蓄电池中,为了使得上述U型极柱的一端8贯穿上述中盖6,上述U型极柱的上述一端8的长度(LI)比上述另一端9的长度(L2)长。在本技术的铅蓄电池中,优选上述U型极柱的上述一端8的长度(LI)与上述另一端9的长度(L2)的长度之比(L1/L2)为4/1 1.5/1。在该长度之比的数值范围内,数值越小,内阻越小,高率放电特性越好,耐振动性越好。另一方面,从尺寸本身角度考虑,优选上述一端8的长度(LI)与上述另一端9的长度(L2)之差为30mm 5mm,进一步优选为 1 7mm 13mm。在本技术的铅蓄电池中,优选上述焊接体的焊点位置(G)在上述另一端9的长度(L2)的从上开始数的1/5 1/1. 5处。在该数值范围内,数值越大,内阻越小,高率放电特性越好,耐振动性越好。例如,对于上述一端的长度为28mm、上述另一端的长度为IOmm的U型极柱来说,上述焊点位置(G)优选为上述另一端的长度的从上开始数的2mm 6. 7mm处。在本技术的铅蓄电池中,从焊接的强度和电流传输路径以及耐振动性等因素综合考虑,优选上述U型极柱的上述一端的宽度为上述另一端的宽度以下,更优选上述U型极柱的上述一端的宽度(Wl)与上述另一端的宽度(W2)之比(W1/W2)为1/5 1/1。在本技术的铅蓄电池中,上述U型极柱只要是能够与汇流排和极耳等焊接的U型形状即可,其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图5是本技术的铅蓄电池中可以采用的U型极柱的一个形态的放大示意图,其为臂斗形,其的一端为臂形部,另一端为斗形部。图6是本技术的铅蓄电池中可以采用的U型极柱的一个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电槽、中盖、极板组和端极柱,所述端极柱为U型极柱,该U型极柱的一端贯穿所述中盖,该U型极柱的另一端与极板组的汇流排和极耳进行侧面焊接而形成焊接体,在所述中盖的与所述焊接体对应的内表面上具有由挡板围成的凹形容纳部,所述焊接体嵌入到该凹形容纳部中并且通过设置在该凹形容纳部的粘接剂将所述焊接体和所述凹形容纳部粘接固定在一起,该凹形容纳部的一端侧嵌入所述U型极柱中的中空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宇亮胡亚杰中岛孝井门勲佐佐木健浩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