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滑轨外框自动注油脂机构,包括气缸、气爪和油嘴,气缸与移动机架驱动连接,移动机架上安装有气爪,气爪上通过油嘴支架安装有两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油嘴,两只油嘴的外形与滑轨外框的内部形状相吻合,两只油嘴上的四个呈90度分布的角部位设有喷油孔,给油系统的油脂管路经油阀与油嘴相连通。该装置在极小空间内实现对几乎封闭的滑轨外框的四个角上注入均匀的油脂,保证注油精度;当气爪张开时两油嘴与滑轨外框内壁贴近,保证油脂能很好的注到框体的四个角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轨外框自动注油脂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注油装置,尤其涉及滑轨外框自动注油脂机构,用于对 滑轨外框内部四个角处进行自动注油脂。
技术介绍
滑轨钢球的润滑是滑轨的核心技术,油脂的精度决定了滑轨的滑动效果及使用寿 命,油脂的精度直接影响导轨推拉力度及承载的均匀性。随着产品的不断更新,由之前的单边一排球的滑轨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不 仅不能满足承载力增大的需求,同时也无法适应滑动的平衡性。在以往生产中油路经常出 现漏油及注完油后还会一直漏油的现象。目前对于四排钢球的滑轨无法采用现行的生产方式来实现,注油脂方式生产效率 不仅太低,而且不能保障注油量的精度及均匀性,从而使滑轨推拉力大小不一,严重影响产 品的品质。因此,需要设计用于对滑轨外框内部四个角处进行自动注油脂的滑轨外框自动注 油脂机构,确保注油的精度和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滑轨外框自动注油脂机 构,实现封闭外框内侧四角同时注油脂,同时保证注油的均匀性及产品品质的一致性,解决 了生产工艺中油路漏油及注完油后还会一直漏油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滑轨外框自动注油脂机构,特点是包括气缸、气爪和油嘴,气缸与移动机架驱动 连接,移动机架上安装有气爪,气爪上通过油嘴支架安装有两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油嘴,两 只油嘴的外形与滑轨外框的内部形状相吻合,两只油嘴上的四个呈90度分布的角部位设 有喷油孔,给油系统的油脂管路经油阀与油嘴相连通。进一步地,上述的滑轨外框自动注油脂机构,所述油阀为EFD油阀。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滑轨外框自动注油脂机构,所述喷油孔的孔径为O. 2mm。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滑轨外框自动注油脂机构,所述给油系统包含ARM油脂泵以 及与其连接的电机。本技术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该装置在极小空间内实现对几乎封闭的滑轨外框的四个角上注入均匀的油脂,保 证O. 2克的注油精度。当气爪张开时两油嘴与滑轨外框内壁贴近,从而保证油脂能很好的 注到框体的四个角上。由于选用了弹簧张开的气爪,从而可保证油嘴与滑轨外框内侧接触 的力量小,而不会将产品刮伤且能很好的接触。解决了四列球滑轨框体注油的难题以及手 工注油无法控制精度的问题,控制精度可达±0. 2g,生产能力保证UPH>600件/小时。其适 应性强,可适应于目前市场现有四列球滑轨的装配注油,且可实现快速换型。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 :本技术自动注油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 自动注油脂机构下部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滑轨外框自动注油脂机构,包括气缸8、气爪6和油嘴3,气缸8 与移动机架9驱动连接,移动机架9上安装有气爪6,气爪6上通过油嘴支架5安装有两只 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油嘴3,两只油嘴的外形与滑轨外框4的内部形状相吻合,两只油嘴上的 四个呈90度分布的角部位设有喷油孔,喷油孔的孔径为O. 2mm,给油系统10的油脂管路经 油阀I与油嘴3相连通,给油系统10包含ARM油脂泵以及与其连接的电机,油阀I为EFD 油阀,油脂管路通过密封接头2与油嘴3进行连接。油脂的进给采用ARM的高压油脂泵及EFD注油控制系统。采用电机驱动机构,可 很好的控制和调节注油速度,改变电机的设置参数使注油的线条均匀。对于不同的产品可 以通过模式设定实现快速换型。具体应用时,给油系统10将高压的油脂经EFD油阀I控制高压油脂(约IOMpa)打 开与关闭,当注油指令发给注油驱动机构,气缸8驱动注油机构下降,然后气爪6张开,油嘴 3与滑轨外框4贴合。打开EFD油阀1,油经管道进入油嘴3,通过油嘴3内的呈90度分布 的喷油孔将油涂于滑轨外框4的内侧四个角上。油脂在电机运行的同时油从两个左右对称 安装的油嘴3内的喷油孔均匀的涂于滑轨外框内侧四个角上,并且可以简单的设定电机的 运行速度和EFD阀的开启时间即可以达到均匀涂油及控制油脂量的精度。该装置在极小空间内实现对几乎封闭的滑轨外框4的四个角上注入均匀的油脂, 保证O. 2克的注油精度。当气爪6张开时两油嘴与滑轨外框内壁贴近,从而保证油脂能很 好的注到框体的四个角上。由于选用了弹簧张开的气爪,从而可保证油嘴3与滑轨外框4 内侧接触的力量小,而不会将产品刮伤且能很好的接触。解决了四列球滑轨框体注油的难 题以及手工注油无法控制精度的问题,控制精度可达±0. 2g,生产能力保证UPH>600件/ 小时。适应性强,可适应于目前市场现有四列球滑轨的装配注油,且可实现快速换型。需要理解到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 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滑轨外框自动注油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气爪和油嘴,气缸与移动机架驱动连接,移动机架上安装有气爪,气爪上通过油嘴支架安装有两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油嘴, 两只油嘴的外形与滑轨外框的内部形状相吻合,两只油嘴上的四个呈90度分布的角部位设有喷油孔,给油系统的油脂管路经油阀与油嘴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外框自动注油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阀为EFD油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外框自动注油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孔的孔径为O. 2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外框自动注油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油系统包含 ARM油脂泵以及与其连接的电机。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滑轨外框自动注油脂机构,包括气缸、气爪和油嘴,气缸与移动机架驱动连接,移动机架上安装有气爪,气爪上通过油嘴支架安装有两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油嘴,两只油嘴的外形与滑轨外框的内部形状相吻合,两只油嘴上的四个呈90度分布的角部位设有喷油孔,给油系统的油脂管路经油阀与油嘴相连通。该装置在极小空间内实现对几乎封闭的滑轨外框的四个角上注入均匀的油脂,保证注油精度;当气爪张开时两油嘴与滑轨外框内壁贴近,保证油脂能很好的注到框体的四个角上。文档编号F16N7/38GK202834678SQ20122048462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专利技术者刘国发 申请人:科瑞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滑轨外框自动注油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气爪和油嘴,气缸与移动机架驱动连接,移动机架上安装有气爪,气爪上通过油嘴支架安装有两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油嘴,两只油嘴的外形与滑轨外框的内部形状相吻合,两只油嘴上的四个呈90度分布的角部位设有喷油孔,给油系统的油脂管路经油阀与油嘴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发,
申请(专利权)人:科瑞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