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脂加注器,包括油脂筒以及连接在油脂筒底端的注油主机,所述的注油主机包括设于主机外壳内的固定架以及位于固定架上方的注塞本体,固定架上设有减速齿轮电机和电池座,减速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注塞凸轮,注塞凸轮上连接有注塞棒,注塞棒外套有注塞套杆,注塞本体中部设有容置注塞套杆的油腔,油腔内设有堵塞球,注塞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油腔相通的出油通道和进油通道,该出油通道与主机外壳底部的油脂输出孔连通,该进油通道与油脂筒底端的油脂出口连通,主机外壳外部设有与减速齿轮电机电气连接的控制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减速齿轮电机的转速来控制油脂的输出流量及流速,加注油脂方便、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润滑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加注油脂的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设备在使用中都需要加注润滑油,以使其保持正常运转。加注润滑油是一项 必不可少而又烦琐的工作,比如利用对机器进行大修的机会进行加注,或将轴承盖打开后 再进行加注,或应用手握式的加注枪通过机器的注油眼进行加注等等。无论是手工操作,还 是应用手握式的加注枪进行操作,一方面存在着烦琐、费时的缺陷,一方面油脂的流量及流 速在不同时间较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乃在提供一种加注油脂方便,油脂流量及流速可控的油脂加注器。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脂加注器,包括油脂筒以及连接在油脂筒底端的注油主机,所述的注油主机包括设于主机外壳内的固定架以及位于固定架上方的注塞本体,固定架上设有减速齿轮电机和电池座,减速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注塞凸轮,注塞凸轮上连接有注塞棒,注塞棒外套有注塞套杆,注塞本体中部设有容置注塞套杆的油腔,油腔内设有堵塞球,注塞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油腔相通的出油通道和进油通道,该出油通道与主机外壳底部的油脂输出孔连通,该进油通道与油脂筒底端的油脂出口连通,主机外壳外部设有与减速齿轮电机电气连接的控制组件。 其中,所述的油脂筒顶部设有油脂筒上盖,油脂筒内上端设有活塞,活塞上设有油脂注入口 ,油脂筒底部设有剌破接头,该剌破接头底端位于注塞本体的进油通道入口处。 其中,所述的注塞凸轮两端面均设有环形滑槽,注塞棒底部设有位于滑槽处的卡套,该卡套与滑槽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有钢珠。 其中,所述的主机外壳顶部设有主机上盖,主机上盖内设有挡板,主机上盖与挡板 上均设有容剌破接头穿设的油脂入口 。 其中,所述的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面板座以及设于控制面板座内的密封胶片、LED显示器和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控制按键,控制面板座外设有透明盖。 此外,所述的活塞外缘设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上套有密封圈。 此外,所述的油脂输出孔有三个,并排于主机外壳底部。所述的主机外壳底部设有 多个螺丝孔,均匀分布于主机外壳底部。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减速齿轮电机驱动注塞凸轮转动,带动注塞棒做上下往复 运动,当注塞棒下行时油腔内产生负压,将油脂筒内的油脂通过进油通道导引至油腔,当注 塞棒上行时将油腔内的油脂通过出油通道推出,由主机外壳底部的油脂输出孔输出,本发 明通过减速齿轮电机的转速来控制油脂的输出流量及流速,加注油脂方便、准确。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柱塞本体油路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注塞凸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机外壳;2、油脂筒;3、油脂筒上盖;4、主机上盖;5、控制面板座;6、活 塞;7、挡板;8、固定架;9、减速齿轮电机;10、注塞凸轮;11、注塞本体;12、密封圈槽;13、油 脂入口 ;14、电池座;15、注塞棒;16、密封圈;17、控制电路板;18、控制按键;19、密封胶片; 20、 LED显示器;21、透明盖;22、剌破接头;23、注塞套杆;24、输出轴;25、油脂注入口 ;26、 钢珠;27、螺丝;28、堵塞球。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油脂加注器,包括油脂筒2以及连接在油脂筒2底端的 注油主机,其中所述的注油主机包括设于主机外壳l内的固定架8以及位于固定架8上方 的注塞本体11,固定架8上设有减速齿轮电机9和电池座14,减速齿轮电机9的输出轴24 上连接有注塞凸轮10,注塞凸轮10上连接有注塞棒15,注塞棒15外套有注塞套杆23,注塞 本体11中部设有容置注塞套杆23的油腔,油腔内设有堵塞球28,注塞本体11左右两侧分 别设有与油腔相通的出油通道和进油通道,该出油通道与主机外壳1底部的油脂输出孔连 通,所述的油脂输出孔有三个,并排于主机外壳底部,该进油通道与油脂筒2底端的油脂出 口连通。所述的油脂筒2顶部设有油脂筒上盖3,油脂筒上盖3开有一通气孔,油脂筒2内 上端设有活塞6,活塞6外缘设有密封圈槽12,密封圈槽12上套有密封圈16,活塞6上设有 1/8〃螺牙油脂注入口 25,油脂筒2底部设有剌破接头22,该剌破接头22底端位于注塞本 体ll的进油通道入口处。主机外壳1外部设有与减速齿轮电机9连接的电气控制组件,用 于控制减速齿轮电机9的转速,其中,所述的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面板座5以及设于控制面板 座5内的密封胶片19、LED显示器20和控制电路板17,控制电路板17上设有控制按键18, 控制面板座5外设有透明盖21。 本油脂加注器工作时,减速齿轮电机9的输入轴24驱动注塞凸轮10转动,带动注 塞棒15做上下往复运动,当注塞棒15下行时油腔内产生真空负压,剌破接头22破开,油脂 筒2内的油脂通过进油通道导引至油腔,当注塞棒15上行时将油腔内的油脂通过出油通道 推出,由主机外壳1底部的油脂输出孔输出,由于油腔内设的堵塞球28,当注塞棒15下行时 堵塞球28堵住油腔出口防止出油通道内的油脂回流,当注塞棒15上行时堵塞球28被推离 油腔出口,便于油脂流出,本专利技术通过减速齿轮电机9的转速来控制油脂的输出流量及流 速,加注油脂方便、准确,当油脂耗用完毕时只需要将油脂筒2用手旋转下来再换置新的即 可完成油脂的更换。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参照图4所示,所述的注塞凸轮10两端面均设有环形滑 槽,注塞棒15底部设有位于滑槽处的卡套,该卡套与滑槽之间通过螺丝27固定有钢珠26, 当注塞凸轮10转动时,通过滑槽内的钢珠26带动注塞棒15做上下往复运动。 此外,所述的主机外壳l顶部设有主机上盖4,主机上盖4内设有挡板7,主机上4盖4与挡板7上均设有容剌破接头22穿设的3/8"油脂入口13。电池座14上还设有回力 弹簧和正负极接触导电片,电池通常使用3个5号AA干电池,价位便宜。所述的主机外壳 1底部设有多个螺丝孔,均匀分布于主机外壳1的底部,用于将本油脂加注器受注脂润滑组 件上,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螺丝孔有四个。油脂筒2、主机外壳1等以ABS树脂射出成 型,具有透明、耐冲击、耐高温、抗酸碱、无毒性等优点。 本专利技术可根据需要选择单孔注油和双孔注油两种模式,单孔注油时开启中间的油 脂输出孔,双孔注油时关闭中间的油脂输出孔,开启两端的两个油脂输出孔,注脂量根据设 备的需求从0. l-99CC范围内自如控制,给油注脂周期可设定0 999时/分、注脂压力可达 10Kg/Cm2以上,可视受润滑组件需求提供适量油脂,适用NLGI0 1 2 3(复合锂基润滑脂系 列)各种稠度油脂,油脂容量可为300CC/600CC 二种容量规格。 还可对控制按键18设定操作,比如模式键、确认键、+键、-键等,正常状态下,LCD 显示当前时间,若有侦测到异常状态,再同时显示异常状态。 控制电路板17还可检测受润滑组件的温度参数,当温度异常时可发出警示告知 受润滑组件异常,还可检测受注脂润滑组件是否堵塞,当发觉堵塞时可发出警告,还可在油 脂筒2内油脂为低油位时发出警示,还能检测电池座14的电压,当出现低电压时告知使用 者需更换电池。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 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脂加注器,包括油脂筒(2)以及连接在油脂筒(2)底端的注油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油主机包括设于主机外壳(1)内的固定架(8)以及位于固定架(8)上方的注塞本体(11),固定架(8)上设有减速齿轮电机(9)和电池座(14),减速齿轮电机(9)的输出轴(24)上连接有注塞凸轮(10),注塞凸轮(10)上连接有注塞棒(15),注塞棒(15)外套有注塞套杆(23),注塞本体(11)中部设有容置注塞套杆(23)的油腔,油腔内设有堵塞球(28),注塞本体(1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油腔相通的出油通道和进油通道,该出油通道与主机外壳(1)底部的油脂输出孔连通,该进油通道与油脂筒(2)底端的油脂出口连通,主机外壳(1)外部设有与减速齿轮电机(9)电气连接的控制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余明,
申请(专利权)人:杨盛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