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仿生蠕动微驱动装置。目前国内外文献中的压电微驱动装置,只能单独实现转动、移动或摆动,尚没有用同简单机构实现多种运动式复合的微驱动机构(装置)的报导。本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压电驱动的、基于仿生蠕动原理的、能实现多种运动形式有效集成的微驱动机构。本技术充分利用了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差动驱动技术及柔性铰链技术。控制各压电元件的动作时序,装置的执行元件(主轴或工作平台)可实现下列动作1)只作直线往复运动,无转动;2)只作转动(可连续回转,亦可作交变正反转),无移动;3)边回转边移动,且其回转和移动的方向与速度均分别连续可调。从该微驱动机构的动作原理上看,由于其运动步长是由两个性能接近的压电陶瓷差动而得,因此从理论上讲,只要能对两压电陶瓷所加电压进行良好的控制,即可得到极高的运动分辨(包括线性运动和转动);而且由于从驱动元件到执行元件之间的运动传递链极短,只有一个整体弹体元件而无传统的机械传动因此其动作的可靠性极高。本技术具体结构是径向锁紧环1和轴向伸缩环2相连接,在轴向伸缩环2和径向锁紧环3之间装有柔性铰性链杆6,在径向锁紧环3的另一侧和轴向伸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式仿生蠕动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径向链紧环[1]和轴向伸缩环[2]相连接,在轴向伸环[2]和径向锁紧环[3]之间装有柔性铰性链杆[6],在径向锁紧环[3]的另一侧和轴向伸缩环[4]之间,也装有柔性铰链杆[6],轴向伸缩环[4]和径向锁紧环[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万生,王振龙,狄士春,詹涵菁,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