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切割机电极丝异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070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导向装置,属于金属的电蚀加工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导轮通过传动机构与导向定位件连接的技术方案,将电极丝与导向定位件之间的滑动摩擦改为滚滑摩擦,从而大大延长了导向定位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和工件的加工精度及粗糙度,本技术方案可用于线切割机快速走丝机床或慢速走丝机床。(*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蚀加工领域的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导向装置。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如何实现大锥度加工以及如何保证因导轮的跳动和导轮凹槽的磨损导致电极丝的抖动和偏移,一直是许多生产厂商和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我国专利CN86200210U、CN86200502U和CN2076000U均对此提出了比较好的技术解决方案。它们的共同点是〈1〉.在上、下两导轮之间增加至少两套导向定位装置作支撑;〈2〉.导向定位件为耐磨材料;〈3〉.工作中,导向定位件与电极丝之间为滑动摩擦。以上解决方案无疑对解决大锥度加工以及提高加工的稳定性和工件的精度、表面粗糙度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之带来了导向定位件与电极丝之间的摩损问题,尤其在快速走丝线切割机床的使用中,显得较为突出。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减少导向定位件与电极丝之间摩擦的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导向装置。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导向装置,由电极丝、丝架、喷嘴、冷却液输送孔、导轮和位于导轮与加工件之间且邻近导轮的导向定位件组成,所述导向定位件为一端沿旋转的圆周方向有一导向槽的导向轴,导轮与导向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极丝从导轮的槽底与导向轴的导向槽底之间的内公切线方向穿过。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工作时,电极丝依靠摩擦力带动导轮旋转,导轮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带动导向轴反向旋转,由于电极丝与导轮和导向轴的接触为内公切线方式,因此,电极丝与导向轴导向槽的摩擦主要为滚动摩擦。由于上述解决方案中采用导轮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带动导向轴反向旋转的结构,使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将现有技术中电极丝与导向定位件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以滚动摩擦为主,即使滑动摩擦存在也使导向轴的摩损在圆周方向上是均匀的,大大延长了导向定位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和工件的精度。〈2〉.该结构使电极丝与导轮的包角加大,增大了可加工锥度的锥角。〈3〉.结构简单,便于调整操作。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为导向装置的主视图;附图2为导向装置在附图1中的A-A向剖视图;附图3为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其中1.导轮;2.箱体;3.电极丝;4.轴承;5.导向轴;6.轴套;7.盖板;8.轴承套;9.大齿轮;10.螺母;11.垫圈;12.小齿轮;13.喷嘴;14冷却液输送孔;15.丝架;16.上丝架;17.工件;18.下丝架。由图1、2可知,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由箱体2、主动导向器组件和从动导向器组件组成,主动导向器组件包括导轮1、套在导轮1轴中央的小齿轮12、套在导轮1轴上且靠在小齿轮12两侧的两个轴套6、套在导轮1轴上且靠在两轴套6上的两个轴承4、拧在导轮1轴端螺纹上的螺母10、垫圈11和分别套在两轴承4上的两个轴承套8,拧紧螺母10可使小齿轮12固定连接在导轮1上;从动导向器组件包括导向轴5、套在导向轴5中央的大齿轮9、套在导向轴5上且靠在大齿轮9两侧的两个轴套6、套在导向轴5上且靠在两轴套6上的两个轴承4、拧在导向轴5一端螺纹上的螺母10、垫圈11和套在两轴承4上的两个轴承套8,拧紧螺母10可使大齿轮9固定连接在导向轴5上;主动导向器组件中的两个轴承套8和从动导向器组件中的两个轴承套8固定在箱体2上,为防止松动,可在箱体2与轴承套8连接处开一紧固螺孔,孔中拧一紧定螺钉,起紧定作用;导向轴5与导轮1的轴线相互平行、导轮1凹槽中点与导向轴5导向槽中点的连线与两两轴线垂直;主动导向器组件通过小齿轮12与从动导向器组件上的大齿轮9啮合;导向轴5上的导向槽横截面为“V”型凹槽,导向轴5采用耐磨材料制成(如红宝石)。工作时,丝筒带动电极丝3来回运动,电极丝3依靠摩擦力带动导轮1旋转,导轮1带动小齿轮12旋转,小齿轮12带动大齿轮9反向旋转,大齿轮9带动导向轴5旋转,由于电极丝3从导轮1的槽底与导向轴5的导向槽底之间的内公切线方向穿过,因此电极丝3与导向轴5导向槽的摩擦主要为滚动摩擦。箱体2的底端固定一盖板7,盖板7与电极丝3相交处开一孔,孔中装一喷嘴13,与喷嘴13相通在盖板7上开一冷却液输孔14,箱体2上还安装一防尘罩,整个箱体2固定连接在丝架15上。在锥度加工中,导轮1需作偏移运动,随着锥度增大,张在导轮1上的电极丝3的包角逐渐变小,增加导向轴5后,由于电极丝3在导轮1与导向轴5之间按内公切线方式安装,使电极丝3在导轮1上的包角大于现有技术中无导向轴5的状况,因此增大了可加工锥度的锥角,同时,电极丝3在导向轴5上的定位点的定位精度也较高。图3为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本技术作为一个部件,应成对使用,一个安装在上丝架16上,另一个安装在下丝架18上,上丝架16与下丝架18以工件17为对称分部,上导向装置与下导向装置之间的距离可通过线切割机上的调节机构调节。工作时,电极丝3与上、下导向轴之间均为滚动摩擦,大大延长了导向轴的使用寿命,从而使纵向运动的电极丝3在加工区的空间轨迹得到准确可靠的定位,也使电极丝3的抖动受到抑制。权利要求1.一种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导向装置,由电极丝3、丝架15、喷嘴13、冷却液输送孔14、导轮1和位于导轮1与加工件之间且邻近导轮1的导向定位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定位件为一端沿旋转的圆,周方向有一导向槽的导向轴5;导轮1与导向轴5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极丝3从导轮1的槽底与导向轴5的导向槽底之间的内公切线方向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轴5上的导向槽横截面为“V”型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轴5用耐磨材料制成。专利摘要一种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导向装置,属于金属的电蚀加工领域。本技术采用导轮通过传动机构与导向定位件连接的技术方案,将电极丝与导向定位件之间的滑动摩擦改为滚滑摩擦,从而大大延长了导向定位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和工件的加工精度及粗糙度,本技术方案可用于线切割机快速走丝机床或慢速走丝机床。文档编号B23H7/26GK2114530SQ9221314公开日1992年9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24日专利技术者包志书 申请人:苏州三光电加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导向装置,由电极丝3、丝架15、喷嘴13、冷却液输送孔14、导轮1和位于导轮1与加工件之间且邻近导轮1的导向定位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定位件为一端沿旋转的圆,周方向有一导向槽的导向轴5;导轮1与导向轴5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极丝3从导轮1的槽底与导向轴5的导向槽底之间的内公切线方向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志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光电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