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由电火花成型机床加工时,由电极相对工件水平方向摇动,进行加工的装置,属于B23H7/26类。电火花加工模具型腔时,由于在放电加工中会使电极产生损耗,所以往往使加工出的型腔尺寸变小。因此,国内外一般采用多个电极加工,用来完成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过程,这就使电极的制造成本大为提高。专利号为88215120·7由本专利技术人于1988年10月28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的《精密平动头》专利,提供了一种只用一个电极来完成粗加工到精加工转换的全部过程,该平动头作用是使电极上任意一点在平面上按圆的轨迹做平动,这种圆周的平动半径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调整,从而补偿了电机在加工中的损耗。但它的结构形式为“L”形,即有突起的一侧。因此,在有些种类的机床上,无法安装,使其使用上受到限制;另外它的重量相对说来也较大,不适用于一些主轴头负重较小的机床;又因原结构偏心轴与电极中心不同轴,使偏心轴受力情况复杂化,即除在水平面受到加工产生的力矩外,同时还受到侧向力矩,并影响了电极运动及加工精度。原装置只能对电极进行垂直位置调整,不能水平旋转调整、加工操作不便。原装置偏心量调整后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火花机床电极平面摇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双偏心机构、导轨机构、偏心量调整机构及电极调整机构组成,电极安装于调整机构中,通过偏心量调整机构,调整偏心量,驱动电机经传动部件,驱动偏心轴转动,并经导轨机构使电极调整机构带动为加工目的所需相应运动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改变原结构偏心轴(8)与偏心套(4)处于突起的一侧,并降低了总体高度,使偏心机构为“内置”,并置偏心轴(8)与装于固定套(18)中的电极(26)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潮,项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电加工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