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联轨加固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减小既有运营轨道的施工沉降和扰动的方法存在的缺陷。其包括方木和刚性分配梁系统,方木设置于既有营运铁路线的两轨枕之间的道砟中开设的方形槽内,方木和轨道之间填充有垫块,刚性分配梁系统设置于轨道的两侧和中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把列车荷载有效分配,大大减少应力集中程度和对施工扰动的敏感程度,同时大大减少了轨道的沉降,有效保证了列车的正常通行,同时物理加固方法代替注浆加固方法,不仅减沉效果明显提升,而且大大节约施工成本,同时有效节约工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的
,具体涉及一种联轨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减小既有运营轨道的施工沉降和扰动的方法为化学注浆加固地层法,即提前对既有铁路路基地层及下方一定范围内的地层进行提前注浆加固,提高土体参数,以此减小隧道等建筑物下穿或者临近线路施工过程中带来的施工沉降和扰动。但是注浆加固方法有诸多缺点首先,注浆加固施工本身就会对既有路基产生扰动沉降,特别是黄土地区,黄土的湿陷性十分明显,注浆施工本身就会产生较大沉降,限制了注浆加固方法;其次,大面积注浆加固会给后续施工带来较多困难,土体参数大面积提高,开挖困难,在不允许采用爆破施工的条件下,施工进度缓慢,掘进施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的减小既有运营轨道的施工沉降和扰动的方法存在上述的缺陷,用简便的物理方法有效减小下方隧道施工对营运铁路的沉降和扰动,保证加固效果和工程质量的同时,使得施工作业安全、方便、快捷。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联轨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木和刚性分配梁系统,所述的方木设置于既有营运铁路线的两轨枕之间的道砟中开设的方形槽内,方木和轨道之间填充有垫块,所述的刚性分配梁系统设置于轨道的两侧和中间,其包括刚性分配梁、两个套于方木上的U形双头螺丝、连接两U形双头螺栓的勒紧钢带以及将刚性分配梁和方木压紧的压紧螺丝。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刚性分配梁系统,把列车荷载有效分配,大大减少应力集中程度和对施工扰动的敏感程度,同时大大减少了轨道的沉降,有效保证了列车的正常通行,同时物理加固方法代替注浆加固方法,不仅减沉效果明显提升,而且大大节约施工成本,同时有效节约工期。本技术简便易操作,适应行强,工作效率高,方遍大面积应用和推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在越来越多的下穿营运铁路施工工况极具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既有铁路线的示意图,图2为在两轨枕之间清理出方形槽的示意图,图3为在方木与轨道之间的空隙塞入垫块的示意图,图4为刚性分配梁系统的示意图,图5为完成轨道加固的示意图,图中1-轨道,2-道昨,3-轨枕,4-方形槽,5-方木,6-垫块,7-刚性分配梁,8-U形双头螺丝,9-勒紧钢带,10-压紧螺丝。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作进一步说明。联轨加固装置,包括方木5和刚性分配梁系统,所述的方木5设置于既有营运铁路 线的两轨枕3之间的道砟中开设的方形槽4内,方木5和轨道I之间填充有垫块6,所述的 刚性分配梁系统设置于轨道I的两侧和中间,其包括刚性分配梁7、两个套于方木5上的U 形双头螺丝8、连接两U形双头螺栓8的勒紧钢带9以及将刚性分配梁7和方木5压紧的压 紧螺丝10。采用本技术完成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时减小轨道施工沉降的方法,步骤如 下I)、在既有营运铁路线(如图1所示)的两轨枕3之间清理道砟形成方形槽4,方形 槽的尺寸配合方木的尺寸设置,如图2所示,2)、在方形槽4内放入方木5于轨道I下方,在方木5上套上六个U形双头螺丝8, 并将U形双头螺丝8两两调整到方木5上对应预放置刚性分配梁7的位置的两侧,并用垫 块6填充轨道I与方木5之间的空隙,保证轨道的受力能及时传给方木,3)、如图4、图5所示,在轨道I两侧和中间分别放置一根刚性分配梁7,然后每根 将方形分配梁7两侧已经预设的U形双头螺丝8通过两块勒紧钢带9连接、并用螺母锁紧, 然后在刚性分配梁7上拧入将刚性分配梁7和方木5压紧的压紧螺丝10。权利要求1.一种联轨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木(5)和刚性分配梁系统,所述的方木(5)设置于既有营运铁路线的两轨枕(3)之间道砟中开设的方形槽(4)内,方木(5)和轨道(I)之间填充有垫块(6),所述的刚性分配梁系统设置于轨道(I)的两侧和中间,其包括刚性分配梁(7)、两个套于方木(5)上的U形双头螺丝(8)、连接两U形双头螺栓(8)的勒紧钢带(9)以及将刚性分配梁(7)和方木(5)压紧的压紧螺丝(10)。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的
,具体是一种联轨加固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减小既有运营轨道的施工沉降和扰动的方法存在的缺陷。其包括方木和刚性分配梁系统,方木设置于既有营运铁路线的两轨枕之间的道砟中开设的方形槽内,方木和轨道之间填充有垫块,刚性分配梁系统设置于轨道的两侧和中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把列车荷载有效分配,大大减少应力集中程度和对施工扰动的敏感程度,同时大大减少了轨道的沉降,有效保证了列车的正常通行,同时物理加固方法代替注浆加固方法,不仅减沉效果明显提升,而且大大节约施工成本,同时有效节约工期。文档编号E01B1/00GK202830665SQ20122017364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3日专利技术者辛振省, 常乃超, 张俊兵, 徐建中 申请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轨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木(5)和刚性分配梁系统,所述的方木(5)设置于既有营运铁路线的两轨枕(3)之间道砟中开设的方形槽(4)内,方木(5)和轨道(1)之间填充有垫块(6),所述的刚性分配梁系统设置于轨道(1)的两侧和中间,其包括刚性分配梁(7)、两个套于方木(5)上的U形双头螺丝(8)、连接两U形双头螺栓(8)的勒紧钢带(9)以及将刚性分配梁(7)和方木(5)压紧的压紧螺丝(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振省,常乃超,张俊兵,徐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