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式保护气氛退火炉,包括炉体、与炉体内壁贴合的炉衬、位于炉体内的炉罐,以及与炉罐内部连通的加热元件;炉体前端设炉口,炉罐的罐口伸出炉外,并与炉口之间为密封连接,罐口处还设炉门,炉门与罐口之间通过水冷却装置连接;加热元件与外设的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控制系统调节炉膛内各区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根据需要及时调节加热温度,加热效果均匀,生产效率高,且便于使用安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工钢板材等退火热处理的箱式保护气氛退火炉。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退火炉在工作状态下往往炉体内各部分温度极不均匀,且不能根据需要及时调节加热温度,生产效率低,且使用安装均有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退火炉在工作状态下往往炉体内各部分温度极不均匀,且不能根据需要及时调节加热温度,生产效率低,且使用安装均有不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箱式保护气氛退火炉,包括炉体、与炉体内壁贴合的炉衬、位于炉体内的炉罐,以及与炉罐内部连通的加热元件;炉体前端设炉口,炉罐的罐口伸出炉外,并与炉口之间为密封连接,罐口处还设炉门,炉门与罐口之间通过水冷却装置连接;加热元件与外设的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控制系统调节炉膛内各区的温度。 为便于维修,所述炉体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炉顶盖,炉顶盖与开口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将炉顶盖与炉壳通过螺栓连接,便于使用。故障时,操作人员对装置内部进行维修。 为保证退火炉炉内温度均匀性和隔热最佳效果,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炉衬为双层结构,其外层为塞拉硅酸铝纤维模块,内层为硅酸铝纤维针刺毯。在炉壳壁上先铺设一层50mm厚的针刺毯作绝热层,再把纤维模块用螺栓固定好作为耐火保温层。 炉罐的罐体上顶为圆弧拱形;炉罐的罐口处通过水冷却装置与炉门连接,罐口内设有至少一层的隔热屏。将罐体上顶压制成圆弧拱形,可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而多层的隔热屏可封住炉内温度。炉罐采用现有的马弗罐。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炉门与水冷却装置之间的密封采用硅橡胶密封。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水冷却装置上还设有检测罐内温度的热电偶接口装置和排气装置。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炉体底部还设有耐火纤维板或轻质莫来石。用 耐火纤维板或轻质莫来石铺设在硅碳棒之间,可用于支撑炉罐。 为了扩大加热元件的发热面积,提高加热的均匀性,加热元件采用硅碳棒,在炉罐上下水平式或两侧垂直安装,并沿炉罐外侧均匀分相排布。在炉罐上下水平式安装加热元件,可缩短辐射距离,提高温度均匀性,达到最佳节能效果。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单元、与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的程序调节仪,以及与程序调节仪输入端连接的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三支热电偶,三支热电偶分别位于炉膛前、中、后部。热电偶用于测量炉膛内的温度,使控制系统能及时根据工作需要调节炉膛内的温度,在炉膛前、中、后部各设一个热电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炉内各区的温度均匀性。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能根据需要及时调节加热温度,加热效果均匀,生产效率高,且便于使用安装。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炉体1、与炉体1内壁贴合的炉衬2、位于炉体1内的炉罐4,以及与炉罐4内部连通的加热元件5;炉体1前端设炉口,炉罐4的罐口伸出炉口,并与炉口之间为密封连接,罐口处还设炉门7,炉门7与罐口之间通过水冷却装置6连接;加热元件5与外设的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控制系统调节加热元件的温度。 前述炉体1外壳采用Q235钢板与型钢焊接而成,所述炉体1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炉顶盖3,炉顶盖3与开口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前述炉衬2材料采用塞拉硅酸铝纤维模块和硅酸铝纤维针刺毯,即在炉体1内壁上先铺设一层50mm后针刺毯作绝热层,再把纤维模块用螺栓固定好作为耐火保温层。 炉体1底部用耐火纤维板或轻质莫来石铺设,用于支撑炉罐4。 炉罐4采用现有的马弗罐,其在炉膛内有效尺寸700×570×280mm(长×宽×高),采用耐热钢板0Cr25Ni20Si2×6mm材质制作,炉罐4的罐体上顶为圆弧拱形;炉罐4的罐口处通过水冷却装置6与炉门7连接,罐口内设有多层隔 热屏8。将罐体上顶压制成圆弧拱形,可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而多层的隔热屏8可封住炉内温度;炉门7与水冷却装置6之间的密封采用硅橡胶密封;水冷却装置6上还设有检测罐内温度的热电偶接口装置和排气装置;炉罐4后部设有一根导管,可伸出炉体后部,用于安装测量罐内温度的热电偶(螺旋式结构)。 加热元件5采用硅碳棒,由于马弗罐是扁形结构,为了扩大硅碳棒的发热面积,在炉罐4上下水平式安装,并沿炉罐4外侧均匀排布,以缩短辐射距离,提高温度均匀性。 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单元、与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的程序调节仪,以及与程序调节仪输入端连接的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三支热电偶9,三支热电偶9分别位于炉膛前、中、后部。前述程序调节仪采用现有的KP程序温控仪。 三支热电偶9测量炉膛前、中、后三个温区的温度后,将温度信号传输给三块温度仪表,三块温度仪表对应控制三台调压控制器,相应控制前、中、后三个温区的温度;控制系统配置一台三相输入变三个单相输出的变压器,输入电力给三个温区。 在KP程序温控仪中人工设定热处理程序(包括升温、保温、降温的程序设定),设备按设定的程序自动完成对试样的热处理。并且在热处理过程中,时时显示和输出炉内温度变化数据,动态打印热处理曲线;如果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发生警报,那么警报解除后,可以继续执行原来的程序。 工作过程如下: 1、准备加热前,先将料盘装料至炉罐4内,放置适中位置。 2、关闭炉门7,压紧四周旋轮。 3、启动电源控制开关,电源开关,KP程序温控仪通电工作。 4、根据工艺要求,设计升温曲线,在KP程序温控仪中设置程序,再使仪表工作,如需时间控制,KP仪表上的程序可控制时间,时间继电器可控总的时间。 5、在开始升温时,拧开冷却水阀门,防止当温升至300℃及高温时,损害硅橡胶密封圈。 6、在升温的同时,根据工艺开启马弗罐上的氮气阀门,注意氮气的流量,气压适中,以防圧爆炉门7旁边的玻璃瓶。 7、程序结束后,关闭氮气阀门,开启炉门取出料盒,注意防烫,在适当的时间 温度关闭冷却水阀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箱式保护气氛退火炉,其特征是,包括炉体、与炉体内壁贴合的炉衬、位于炉体内的炉罐,以及与炉罐内部连通的加热元件;炉体前端设炉口,炉罐的罐口伸出炉口,并与炉口之间为密封连接,罐口处还设炉门,炉门与罐口之间通过水冷却装置连接;加热元件与外设的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控制系统调节加热元件的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箱式保护气氛退火炉,其特征是,包括炉体、与炉体内壁贴合的炉衬、位于炉体内的炉罐,以及与炉罐内部连通的加热元件;
炉体前端设炉口,炉罐的罐口伸出炉口,并与炉口之间为密封连接,罐口处还设炉门,炉门与罐口之间通过水冷却装置连接;
加热元件与外设的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控制系统调节加热元件的温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保护气氛退火炉,其特征是,所述炉体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炉顶盖,炉顶盖与开口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式保护气氛退火炉,其特征是,炉衬为双层结构,其外层为压缩式硅酸铝纤维模块,内层为硅酸铝纤维针刺棉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式保护气氛退火炉,其特征是,炉罐的罐体上顶为圆弧拱形;炉罐的罐口处通过水冷却装置与炉门连接,罐口内还设有至少一层的隔热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庆叶,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陵节能电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