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箱式散装设备,包括入料装置和散装装置,还包括同轴设于散装装置上的气箱式除尘装置;散装装置上部设有入料管,入料管设于气箱式除尘装置内,入料管的管口通过斜槽与入料装置连接;气箱式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罩体,除尘罩体上部设有顶盖,除尘罩体侧部设有除尘机构,气箱式除尘装置还包括配合除尘罩体设置的气压调节机构和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源头隔离粉尘,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整个气箱式除尘装置构成能加压的密闭式系统,通过气压调节机构和除尘机构配合,最大量收集粉尘,合理布局,具有收尘效果好,结构简单、紧凑,设备整体体型较小的优势,成功解决了库底因高度不够而使得安装困难且除尘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箱式散装设备,包括入料装置和散装装置,还包括同轴设于散装装置上的气箱式除尘装置;散装装置上部设有入料管,入料管设于气箱式除尘装置内,入料管的管口通过斜槽与入料装置连接;气箱式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罩体,除尘罩体上部设有顶盖,除尘罩体侧部设有除尘机构,气箱式除尘装置还包括配合除尘罩体设置的气压调节机构和风机。本技术从源头隔离粉尘,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整个气箱式除尘装置构成能加压的密闭式系统,通过气压调节机构和除尘机构配合,最大量收集粉尘,合理布局,具有收尘效果好,结构简单、紧凑,设备整体体型较小的优势,成功解决了库底因高度不够而使得安装困难且除尘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专利说明】一种气箱式散装设备
本技术属于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的
,特别涉及一种将除尘和散装机构紧密结合、能有效收尘且结构简单的气箱式散装设备。
技术介绍
散装设备是一种常用的包装设备,常用的散装设备有熟料散装设备、库底散装设备、库侧散装设备等,其中,库底散装设备主要用于散装水泥及其它粉状物料,一般安装于地面,供汽车、火车等的罐形容器装料,其主要由“卸料闸门”、“输送斜槽”、“弯头”、“下料接管”、“散装机”、“除尘器”、“斜槽风机”等组成,散装机为其主体设备,其下料头伸缩长度为 1.6米,以适应不同车型的装车要求。 然而,现有的散装设备中,除尘器和散装机一般是分开设置的,其主要面对着除尘难度较大,效果差,很难达到环保要求,给周围环境带来影响的问题;同时,由于除尘器和散装机分开设置,会导致散装设备整体结构复杂,安装局限性较大,对于库底高度不够的使用环境必须要靠其他方法来解决,增加了安装的成本和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由于除尘器和散装机一般是分开设置的,而导致的除尘难度较大,效果差,很难达到环保要求,给周围环境带来影响,且导致散装设备整体结构复杂,安装局限性较大,对于库底高度不够的使用环境必须要靠其他方法来解决,增加了安装的成本和难度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气箱式散装设备。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箱式散装设备,所述散装设备包括入料装置和散装装置,所述散装设备还包括同轴设于散装装置上的气箱式除尘装置;所述散装装置上部设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设于气箱式除尘装置内,所述入料管的管口通过斜槽与所述入料装置连接;所述气箱式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罩体,所述除尘罩体上部设有顶盖,所述除尘罩体侧部设有除尘机构,所述气箱式除尘装置还包括配合除尘罩体设置的气压调节机构和风机。 优选地,所述除尘机构包括设于除尘罩体外侧的气包,所述气包连接有喷吹管,所述喷吹管的出气口设于所述除尘罩体内,所述喷吹管的出气口配合设有滤袋,所述滤袋设于除尘罩体内。 优选地,所述喷吹管的出气口设于所述除尘罩体的上部内侧,所述滤袋的袋口设于喷吹管的出气口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除尘罩体内设有4?8个滤袋,所述滤袋均匀设于除尘罩体内。 优选地,所述气压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除尘罩体的顶盖上的气缸。 优选地,所述气箱式除尘装置的顶盖上设有手轮。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气箱式散装设备,通过在散装设备中的散装装置上同轴设置气箱式除尘装置,并将散装装置上部的入料管设于气箱式除尘装置内且入料管的管口通过斜槽与入料装置连接,使得入料的部分整体被气箱式除尘装置包围,在第一层上给予粉尘的隔离,减少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通过将气箱式除尘装置设置为除尘罩体覆设顶盖的结构,同时除尘罩体侧部设置除尘机构并配合除尘罩体设置气压调节机构和风机,使得整个气箱式除尘装置构成一个能够加压的密闭式系统,通过气压调节机构和除尘机构的配合,最大量收集熟料中的粉尘;本技术合理布局,将气箱式除尘装置和散装装置结合,具有收尘效果好,结构简单、紧凑,设备整体体型较小的优势,成功解决了库底因高度不够而使得安装困难且除尘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箱式散装设备,所述散装设备包括入料装置I和散装装置2,所述散装设备还包括同轴设于散装装置2上的气箱式除尘装置3 ;所述散装装置2上部设有入料管4,所述入料管4设于气箱式除尘装置3内,所述入料管4的管口通过斜槽5与所述入料装置I连接;所述气箱式除尘装置3包括除尘罩体3-1,所述除尘罩体3-1上部设有顶盖3-2,所述除尘罩体3-1侧部设有除尘机构,所述气箱式除尘装置3还包括配合除尘罩体3-1设置的气压调节机构和风机。 本技术中,散装设备包括配合设置的入料装置I和散装装置2,其中散装装置2的上部设有入料管4,入料管4的管口通过斜槽5与入料装置I连接,完成熟料的输送散装作业。同时,本技术在散装装置2上同轴设置气箱式除尘装置3,通过气箱式除尘装置3的除尘罩体3-1和顶盖3-2在散装装置2上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保证入料管4处的熟料在输送过程中粉尘只会处于此封闭空间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极小。 本技术中,气箱式除尘装置3的除尘罩体3-1及其上部的顶盖3-2形成了封闭空间,除尘罩体3-1侧部设置的除尘机构则负责对封闭空间内的粉尘进行气箱式喷吹和收集,配合除尘罩体3-1设置的气压调节机构和风机进行封闭空间内的气压调节,保证对封闭空间内的粉尘进行气箱式喷吹和收集的最好效果。 所述除尘机构包括设于除尘罩体3-1外侧的气包6,所述气包6连接有喷吹管7,所述喷吹管7的出气口设于所述除尘罩体3-1内,所述喷吹管7的出气口配合设有滤袋,所述滤袋设于除尘罩体3-1内。 本技术中,除尘机构包括设置在除尘罩体3-1外侧的气包6,气包6用于为现代化工厂车间岗位以及用气量大的单位提供气源,具有操作简单、设计合理安全的优点,能连续不断、稳定的输出气体。 本技术中,气包6连接有喷吹管7,喷吹管7的出气口设于除尘罩体3-1内,即气包6产生的气源通过喷吹管7往封闭空间内,并通过设置在除尘罩体3-1内的滤袋收集被吹起的粉尘。 本技术中,除尘机构的工作原理为:气包6产生气源,以高速度将气体通过喷吹管7吹向喷吹管7的出气口,在喷吹管7和气包6的交点处粉尘的动压最大,静压最小,在喷吹管7的出气口处粉尘的动压降至为零,静压达到最大值,粉尘主要靠静压力从喷吹管7喷入滤袋。本技术中,可以通过调整喷吹管7上的喷嘴孔径的大小,以实现在不同阻力下使得粉尘通过喷嘴时静压力相等,从而也就保证了若干滤袋的清灰效果一致,寿命相同。 所述喷吹管7的出气口设于所述除尘罩体3-1的上部内侧,所述滤袋的袋口设于喷吹管7的出气口的下部。 本技术中,为了保证除尘机构的除尘效果,将喷吹管7的出气口设置在除尘罩体3-1的上部内侧,同时滤袋的袋口配合设置在喷吹管7的出气口下部,使得本技术的气箱式除尘装置3有足够长的过滤通道可以完成粉尘的过滤及收集,收尘效果更好,且将原本较占空间的除尘机构的结构进行优化设置,使得除尘机构在结构简单、紧凑的同时除尘效果更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箱式散装设备,所述散装设备包括入料装置和散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装设备还包括同轴设于散装装置上的气箱式除尘装置;所述散装装置上部设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设于气箱式除尘装置内,所述入料管的管口通过斜槽与所述入料装置连接;所述气箱式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罩体,所述除尘罩体上部设有顶盖,所述除尘罩体侧部设有除尘机构,所述气箱式除尘装置还包括配合除尘罩体设置的气压调节机构和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昌建,吕光河,龚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银玛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