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加工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020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对由绝缘材料等组成的被加工物(2a)进行加工的放电加工装置中,包括:对电极(1)与被加工物(2a)的极间电压(V)与设定成电源电压(Vo)以下的接近于电源电压值的第1基准电压(V1)进行比较的第1比较装置(17);对极间电压(V)与设定成比第1基准电压(V1)小的值的第2基准电压(V2)进行比较的第2比较装置(18);以及控制装置(19),该控制装置(19)根据第1比较装置(17)的比较结果,在从极间电压(V)小于第1基准电压(V1)的时刻开始后的所定时间(To)经过时点,根据第2比较装置(18)的比较结果,当极间电压(V)小于第2基准电压(V2)时设定短的放电脉冲幅度(Tp1)、当所述极间电压大于第2基准电压(V2)时设定长的放电脉冲幅度(Tp2)。由此,可实现由绝缘材料等组成的被加工物(2a)的加工稳定化和提高加工面品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向由绝缘性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组成的被加工物与电极的极间供给加工电力、使所述极间发生脉冲状的放电进行所述被加工物的除去加工的放电加工方法及其装置的改良。
技术介绍
图8为放电加工的结构原理的说明图,图中,1是电极、2是被加工物,3是电弧柱、4是加工液,5是由放电加工生成的加工屑。一边反复进行以下的(a)至(e)的循环(与图8的(a)至(e)对应),一边进行放电方式的被加工物2的除去加工。即,(a)通过发生放电形成电弧柱3,(b)利用放电的热能使其局部性熔化及加工液4的气化,(c)发生加工液4的气化爆发力,(d)熔化部(加工屑5)的飞散,(e)由加工液形成的冷却、凝固以及极间的绝缘恢复。通过高频度地反复这些循环进行被加工物2的除去加工。这种放电加工作为金属模的加工技术已确立了牢固的地位,并广泛应用于汽车产业、家电产业、半导体产业等的金属模加工的领域中。但由于是一种如图8的(a)至(e)循环的、利用放电现象的加工方法,因此,放电加工通常使用于被加工物2是铁系材料等的导电性材料的场合。作为被加工物2是绝缘性材料的场合进行放电加工的方法,可详见日本专利特开昭63-1501096号公报所公开的、通过熔射或蒸镀等在绝缘性材料的表面涂覆导电性覆膜之后在含有碳素的加工液中进行放电加工的方法。又,还可详见日本专利特开平7-136849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特开平9-253935号公报所公开的、以不需要进行所述导电性覆膜涂覆用的特别性处理装置等为其目的、通过将由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等组成的被加工物与导电性材料接触固定之后在含有碳素的加工液中进行放电加工的方法。图9为表示日本专利特开平9-253935号公报所公开的线切割放电加工装置结构的说明图,图中,1a是线切割电极,2a是由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组成的被加工物,4a是含有碳素的加工液。6是载置被加工物2a的工作台,7是固定夹具,8a、8b是加工液喷嘴,9a、9b是线切割导向器,10是给电子,11是加工液供给装置即加工液供给用泵,12是导电性材料,13是加工电力供给装置。被加工物2a和导电性材料12由固定夹具7固定成接合状态。由未图示的定位装置将线切割电极1a定位于被加工物2a与导电性材料12的接合部分,一旦由加工电力供给装置13将加工电力供给于线切割电极1a与被加工物2a及导电性材料12之间,首先只是在导电性材料12的部分发生放电,其次在离被加工物2a的导电性材料12最近的部分进行热能方式的加工和电极材料成分的复制。然后,上述复制部分也发生放电,利用放电的冲击和热能进行被加工物2a的加工。随着加工的进行,在被加工物2a的加工表面复制有电极材料成分,同时加工液4a被热分解,加工液4a中含有的碳素作为电阻较小的乱层碳(结晶性碳素)沾附在被加工物2a上形成导电性覆膜。对这样形成的导电性覆膜发生放电,进行被加工物2a的加工。如上所述,对传统的由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等组成的被加工物进行放电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在所述被加工物上形成的导电性覆膜来进行所述被加工物的加工。然而,在目前,因存在着加工的不稳定及其加工面的品质低下的问题,故至今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由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等组成的被加工物的加工稳定化和提高加工面品质的放电加工方法及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放电加工方法,包括向由实施导电性覆膜涂覆的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组成的被加工物或由与导电性材料接触固定的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组成的被加工物与电极之间供给加工电力,在含有碳素的加工液中,使所述极间发生脉冲状的放电,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除去加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放电开始对所定时间经过时点的极间电压进行计测,根据所述计测值设定与所述被加工物的加工相符的较短的放电脉冲幅度或与在所述被加工物加工面上形成导电性覆膜相符的较长的放电脉冲幅度并进行加工。又,本专利技术的放电加工方法,包括向由实施导电性覆膜涂覆的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组成的被加工物或由与导电性材料接触固定的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组成的被加工物与电极之间供给加工电力,在含有碳素的加工液中,使所述极间发生脉冲状的放电,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除去加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放电开始对所定时间经过时点的极间电压进行计测,当所述计测值小于所定的基准电压时设定与所述被加工物的加工相符的较短的放电脉冲幅度,当所述计测值大于所定的基准电压时设定与在所述被加工物加工面上形成导电性覆膜相符的较长的放电脉冲幅度并进行加工。又,本专利技术的放电加工方法,包括向由实施导电性覆膜涂覆的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组成的被加工物或由与导电性材料接触固定的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组成的被加工物与电极之间供给加工电力,在含有碳素的加工液中,使所述极间发生脉冲状的放电,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除去加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小于电源电压的至少1个基准电压与极间电压作出比较,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设定与所述被加工物的加工相符的较短的放电脉冲幅度或与在所述被加工物加工面上形成导电性覆膜相符的较长的放电脉冲幅度并进行加工。又,本专利技术的放电加工方法,包括向由实施导电性覆膜涂覆的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组成的被加工物或由与导电性材料接触固定的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组成的被加工物与电极之间供给加工电力,在含有碳素的加工液中,使所述极间发生脉冲状的放电,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除去加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极间电压处于设定成电源电压以下的与电源电压相近值的第1基准电压以下的时刻开始对所定时间经过时点的极间电压作出计测,当所述计测值小于所定的第2基准电压时设定与所述被加工物的加工相符的较短的放电脉冲幅度,当所述计测值大于所定的第2基准电压时设定与在所述被加工物加工面上形成导电性覆膜相符的较长的放电脉冲幅度并进行加工。又,本专利技术的放电加工装置,具有向由实施导电性覆膜涂覆的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组成的被加工物或由与导电性材料接触固定的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组成的被加工物与电极之间供给加工电力的加工电力供给装置;以及对所述被加工物与所述电极进行相对定位的定位装置,使所述极间发生脉冲状的放电,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除去加工,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从放电开始的所定时间经过时点的极间电压进行计测的极间电压计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根据由所述极间电压计测装置的极间电压的计测值设定与所述被加工物的加工相符的较短的放电脉冲幅度或与在所述被加工物加工面上形成导电性覆膜相符的较长的放电脉冲幅度。又,本专利技术的放电加工装置,具有向由实施导电性覆膜涂覆的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组成的被加工物或由与导电性材料接触固定的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组成的被加工物与电极之间供给加工电力的加工电力供给装置;以及对所述被加工物与所述电极进行相对定位的定位装置,使所述极间发生脉冲状的放电、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除去加工,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从放电开始的所定时间经过时点的极间电压进行计测的极间电压计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根据由所述极间电压计测装置的极间电压的计测值,当所述计测值小于所定的基准电压时设定与所述被加工物的加工相符的较短的放电脉冲幅度,当所述计测值大于所定的基准电压时设定与在所述被加工物加工面上形成导电性覆膜相符的较长的放电脉冲幅度。又,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电加工方法,包括:向由实施导电性覆膜涂覆的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组成的被加工物或由与导电性材料接触固定的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组成的被加工物与电极之间供给加工电力,在含有碳素的加工液中,使所述极间发生脉冲状的放电,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除去加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放电开始对所定时间经过时点的极间电压进行计测,根据所述计测值设定与所述被加工物的加工相符的较短的放电脉冲幅度或与在所述被加工物加工面上形成导电性覆膜相符的较长的放电脉冲幅度并进行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利尚武福泽康后藤昭弘真柄卓司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毛利尚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