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稻快速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型水稻快速插秧机,系农业机械类水稻插秧机械。主要由发动机1、行走箱2、船板8、工作箱4、秧箱5、转臂行星非圆齿轮双分插机构组成。动力传入转臂7后转臂7可连续回转运动,再由非圆齿轮的节曲线通过行星运动控制两个取秧器9、11的栽植轨迹,回转一周插两穴,使插秧效率大幅度提高,振动却相对减小,插秧质量更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水稻快速插秧机新型水稻快速插秧机系农业机械类水稻栽植机械,适用于水稻秧盘育苗的插秧工作。长期以来我国的机动插秧机主要是采取曲柄连杆式分插机构,振动大、工作不稳定,分插机构转一周插一穴,故障多、效率低且调节不方便,综合经济性也较差,无法满足目前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插秧质量好、工作可靠、适合国情的新型快速插秧机,提高插秧速度和插秧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抢农时、适时移栽,实现稳产、高产。该新型水稻快速插秧机,其特征是在传统机动式插秧机上配置转臂行星非圆齿轮双分插机构;转臂行星非圆齿轮双分插机构由转臂7、转臂7内的两个对称配置的非圆齿轮行星机构、两个取秧器9、11及连杆10构成;转臂内有两组对称配置的行星非圆齿轮机构,共用一个固定不转的非圆太阳轮15,每组行星非圆齿轮机构由一个非圆的太阳轮15、一个非圆的从动齿轮12和两个不同节曲线且固定在一起的非圆行星齿轮I13、II14组成;取秧器9由运动部件推秧器17、退秧弹簧18、拨叉19、凸轮轴20及壳体、秧针16、调整块构成;转臂7内的非圆齿轮12、13、14、15的节曲线,是由几段不同半径的圆弧圆滑连接而成的封闭圆弧。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转臂行星非圆齿轮双分插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臂内的行星轮系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取秧器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动力由发动机1、传入行走箱2,然后再分传给水耙轮3及工作箱4。水耙轮转动使插秧机向前行走,靠船板自身在田间滑行,经链箱6传至转臂7,太阳轮15利用牙嵌固定在链箱6上,-->转臂7做匀速逆时针转动,两个行星轮在转臂7的带动下,绕太阳轮15做行星运动,由从动齿轮12将动力入出到取秧器9上,取秧器9自身做顺时针变速转动的同时,随转臂7的旋转一周转动。在整个栽插过程中,取秧器9的变速逆时针转动是由太阳轮15行星齿轮I13行星轮II14及从动点齿轮12的非圆曲线控制的,它与转臂7的匀速顺时针转动合成了标准的水稻带土盘育苗栽植轨迹。分秧段取苗时,取秧器9的逆时针自转减慢,以利于水稻秧苗的分取;然后在转臂7的带动下运秧,在插秧入土后取秧器9的秧针16点部的水平分速度和基本为零,与此同时在连杆10带动的凸轮轴20、拨叉19及退秧弹簧18的共同作用下,推秧器17将秧苗推出栽入土中,随后取秧器9的自转突然大幅加快,并随转臂7转动快速回缩提起进入回程段,推秧器17也逐渐提起,然后进入下一次分秧段。与此同时,在转臂7上对称配置的另一个取秧器11重复上述动作,实现转臂7转一周插秧两次。本技术的优点是:1.采用了转臂行星非圆齿轮双分插机构,使插秧机效率大幅提高,每分钟插秧次数达400~500次。2.由于非圆齿轮连续回转传递动力,使该分插机构工作时更加平稳,振动小、伤苗率低、插秧质量好。3.新型水稻快速插秧机的此种配置,使整机的造价低,适合国情。总之,新型水稻快速插秧机采用了转臂行星非圆齿轮双分插机构,使插秧效率大幅度提高,是连杆曲柄式插秧机的1.6倍以上,工作更平稳,使插秧质量也有提高,使用该新型快速插秧每年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曲柄连杆式插秧机的2倍。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发动机  2.行走箱  3.水耙轮  4.工作箱  5.秧箱  6.链箱  7.转臂8.船板-->图2本技术的转臂行星非圆齿轮双分插机构结构示意图。9.取秧器I  10.连杆  11.取秧器II图3为技术转臂行星轮系结构示意图12.从动齿轮  13.行星齿轮I  14.行星齿轮II  15.太阳轮图4本技术的取秧器结构示意图15秧针  17.推秧器  18.送秧弹簧  19.拨叉  20.凸轮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水稻快速插秧机,其特征是在传统机动式插秧机上配置转臂行星非圆齿轮双分插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水稻快速插秧机,其特征是在传统机动式插秧机上配置转臂行星非圆齿轮双分插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快速插秧机,其特征是转臂行星非圆齿轮双分插机构由转臂7、转臂7内的两个对称配置的非圆齿轮行星机构、两个取秧器9、11及连杆10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快速插秧机,其特征是取秧器9由运动部件推秧器17、退秧弹簧18、拨叉19、凸轮轴20及壳体、秧针16、调整块构成。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春柱刘玉杰马守义任世虎韩豹黄丙申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黑龙江省依兰收获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