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型横摆给料传送带上料瓦形磁体自动倒角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0919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2:04
一种高速型横摆给料传送带上料瓦形磁体自动倒角磨床,包括电器控制系统、动力装置和砂轮(91),其特征是:设置有横摆总成、推杆总成和升降总成;横摆总成、推杆总成和升降总成都由动力装置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横摆凸轮、推杆凸轮及工装升降凸轮共轴同步运动使各个独立机械运动具有高度同步性,用3个旋转凸轮、一个直线凸轮和四个直线运动付(工装拖板直线运动付、推杆拖板直线运动付、垂直过渡拖板直线运动付、摆杆拖板直线运动付)实现磁瓦在X轴、Y轴、Z轴三个方向直线运动的严格同步,从而实现高速状态下的稳定可靠工作,其倒角速度超过现有技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横摆给料传送带上料瓦形磁体自动倒角磨床,其上料方式为传送带自动上料,适用于完成对瓦形磁体内、外弧端面进行自动倒角加工。可用于全自动瓦形磁体研磨线中。
技术介绍
瓦形磁体在进行内、外弧面的磨制时,常常需要对瓦形磁体内、外弧端面进行倒角,才能保证内、外弧面的磨制的正常进行。目前在生产中正常使用的技术有四种现有第一种技术采用手工磨加工的方式对瓦形磁体内、外弧端面进行倒角,其加工设备为普通砂轮机换装上平面或弧面的金刚石砂轮,由操作者手持磁瓦在金刚石砂轮上倒角,倒角劳动强度大,其倒角的精度和效率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现有第二种技术为叠装式上料自动倒角磨床(专利号200820061915. 3),现有第二种技术由于叠装式上料的原因必须设置一个专人负责上料,所以不能与其他磁瓦磨床连线实现自动研磨,不能用于瓦型磁体全自动研磨线中;现有第三种技术为瓦型磁体内外弧面及双线双向自动倒角复合磨床(专利号200920078649. X),现有第三种技术由于其结构复杂,售价高,一般应用于磁瓦批量较大的全自动研磨线中。现有第四种技术采用传送带上料(专利申请号201220042728. 7),与本技术技术较为接近,但存在在高速工作时敲打处故障率较高的问题。现有第一种技术目前在实际生产中的占比约为30%,其占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在不断缩小。现有第三种技术目前在实际生产中的占比约为15%,其占比在不断加大,但由于资金、技术、市场的综合作用,其每年提升率约为5%。现有第二种技术和现有第四种技术目前在实际生产中的占比约为55%,其占比在近期会相对稳定,一方面第二种技术及第四种技术会逐步挤占第一种技术手工研磨的占比,同时又会让出一部分市场给第三种技术。对于磁瓦倒角加工技术(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来讲,除了加工质量以外,其加工效率也是很重要的经济指标,各种倒角技术就磨制动作而言其速度基本相同,上料的速度和可靠性是决定整个加工速度的关键,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上料速度慢或者是稳定性(同步性差),究其原因是因为瓦形磁体从传送带输入时的连续直线运动,必须转换成顶推进料的间歇直线运动,顶推进料时料都是依次排放形成料带的,顶推装置在末端施力推动整个料带移动,随着料带的整体移动,势必要补充新料进入工位才能保证加工的连续性,这个补充动作就是本行业的难题,首先,补料不能影响磨制的正常运行,其次,瓦型磁体从传送带输入时的连续直线运动,必须转换成顶推进料的间歇直线运动,在高速运转情况下,补料和顶推的机械动作的同步性要求精度很高,稍有误差,就会导致产品或设备损坏,所以,补料的结构方式对整机加工速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型横摆给料传送带上料瓦形磁体自动倒角磨床以弥补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型横摆给料传送带上料瓦形磁体自动倒角磨床,包括电器控制系统、动力装置和砂轮(91),其特征是设置有横摆总成、推杆总成和升降总成;横摆总成、推杆总成和升降总成都由同一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的一种高速型横摆给料传送带上料瓦形磁体自动倒角磨床,其特征是横摆总成包括横摆凸轮(23)和滚轮(22);横摆凸轮(23)驱动滚轮(22)及凸轮杆(21)和垂直转换过渡拖板(20),垂直转换过渡拖板(20)上设置有斜面(18),斜面(18)与滚轮(19)配合,滚轮(19)通过连接部件连接有拨块(7);重锤(33)连接于垂直转换过渡拖板(20)以提供横摆凸轮(23)和滚轮(22)的锁合力,重锤(38)连接于连接部件以提供斜面(18)与滚轮(19)的锁合力。所述的一种高速型横摆给料传送带上料瓦形磁体自动倒角磨床,其特征是横摆总成包括横摆凸轮(23)和滚轮(22);横摆凸轮(23)驱动滚轮(22)及凸轮杆(21)和垂直转换过渡拖板(20),垂直转换过渡拖板(20)上设置有斜面(18),斜面(18)与滚轮(19)配合,滚轮(19)通过连接部件连接有拨块(7);重锤(33)连接于垂直转换过渡拖板(20)以提供锁合力,重锤(38)连接于连接部件以提供锁合力;推杆总成包括推杆凸轮(27)和滚轮(35);推杆凸轮(27)驱动滚轮(35)及凸轮杆(36)和推杆拖板(37),推杆拖板(37)固连推杆(6);重锤(31)连接于推杆拖板(37)以提供锁合力;升降总成包括升降凸轮(24)和滚轮(25);升降凸轮(24)驱动滚轮(25)及升降拖板(26),升降拖板(26)上设置有倒角工装(11)。所述的一种高速型横摆给料传送带上料瓦形磁体自动倒角磨床,其特征是设置有两根直线导轨(65)和直线导轨(66),直线导轨(65)和直线导轨(66)约束垂直转换过渡拖板(20)和推杆拖板(37)的直线运动。所述的一种高速型横摆给料传送带上料瓦形磁体自动倒角磨床,其特征是横摆凸轮(23)、推杆凸轮(27)及升降凸轮(24)共轴,同步运动。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横摆凸轮、推杆凸轮及升降凸轮共轴同步运动使各个独立机械运动具有高度同步性,用3个旋转凸轮、一个直线凸轮(斜面)和四个直线运动付(升降工装直线运动付、推杆拖板直线运动付、垂直过渡拖板直线运动付、横摆拖板直线运动付)实现磁瓦在X轴、Y轴、Z轴三个方向直线运动的严格同步,从而实现高速状态下的稳定可靠工作,其倒角速度超过现有的所有技术,而且系统稳定性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磁瓦I不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可以看出倒角部分);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总装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立体结构示意图(因图纸空间表达原因,只表达了横摆运动和升降运动的结构,没有表达出顶推运动,顶推运动具体结构可参考其他图);图7是图3的后视图;图8是图7的A-A剖面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总装后视图(重点表达两套拖板共轴关系及垂直转换过渡拖板的作用);·图10是图7的B-B剖面视图;图11是图7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在图3及图5中来自前置加工设备的磁瓦3被送上传送带2,磁瓦3在传送带2的驱动作用下被传到过渡板15上并继续向左移动,磁瓦3在过渡板15的尾部受到磁瓦限位挡块16的限位而停止运动,拨块7作周期性横摆运动使磁瓦3向内摆动到上料位置(这时推杆6处于回退的间隙),当磁瓦3到位以后,推杆6恰好处于前进状态,将磁瓦3向左推动使磁瓦3移到倒角工装11上,倒角工装11作周期性上下运动,将其上的磁瓦3上升到恰当位置,让旋转的砂轮91对磁瓦3外弧端面进行倒角加工(同样的,这时推杆6也处于回退的间隙,拨块7处于横摆运动状态),当磨制完成,倒角工装11下降到初始位置,横摆上料动作也完成,推杆6的顶推动作又开始,磨制好的磁瓦3被推出到料板13上,完成倒角过程。如此循环。所有磁瓦3的横摆运动及顶推运动都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这个运动在高速状态下必须严格同步,稍有偏差就会导致整个工序无法正常运行。以往的设备就是由于同步性问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所以一直无法实现高速运转,而我们的高同步性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可以让人有更好的理解。在图4中,磁瓦3在过渡板15的端部被限位块16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型横摆给料传送带上料瓦形磁体自动倒角磨床,包括电器控制系统、动力装置和砂轮(91),其特征是:设置有横摆总成、推杆总成和升降总成;横摆总成、推杆总成和升降总成都由动力装置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敌江曾宇张文彬袁小中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汇思磁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