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磨边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绵磨边机,包括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用于对泡绵进行磨边的磨削装置,所述机座还设置有纵向移动装置和横向移动装置,所述横向移动装置设置于纵向移动装置上,所述横向移动装置上设置有模具和用于安装泡绵的磨边转动系统,所述磨边转动系统和模具传动连接,所述纵向移动装置通过前后移动使磨边转动系统靠近磨削装置或者远离磨削装置,所述横向移动装置通过左右移动使磨边转动系统靠近磨削装置或者远离磨削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模具的形状,对泡绵进行立体切割磨边,得到具有良好的立体造型的化妆用泡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泡绵磨边机
本技术涉及磨边机
,尤其涉及一种泡绵磨边机。
技术介绍
泡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家居用品、体育用品等领域的材料,由于其材质柔 软、安全卫生,去污、去死皮效果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沐浴、化妆等行业,利用泡绵制得的 洗面绵、粉扑等化妆用泡绵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洗面绵、粉扑等在加工的过程中,需 要用到磨边机对泡绵进行磨边加工以使泡绵具有良好的外形,现有的磨边机在对泡绵进行 加工的过程中只能进行平面加工,无法制得具有立体造型、美观实用的化妆用泡绵。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泡绵进行立体加工并制得具有良好造型的化妆用泡绵的泡 绵磨边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泡绵进行立体加工并制得具有良好造型的 化妆用泡绵的泡绵磨边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泡绵磨边机,包括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用于对泡绵进行磨边的磨削装 置,所述机座还设置有纵向移动装置和横向移动装置,所述横向移动装置设置于纵向移动 装置上,所述横向移动装置上设置有模具和用于安装泡绵的磨边转动系统,所述磨边转动 系统和模具传动连接,所述纵向移动装置通过前后移动使磨边转动系统靠近磨削装置或者 远离磨削装置,所述横向移动装置通过左右移动使磨边转动系统靠近磨削装置或者远离磨 削装置。其中,所述磨边转动系统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所 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电机输出轴,第一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带与第一转轴连接,所述 第一转轴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前端部设有泡绵固定架,所述 模具设置于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驱动模具旋转。其中,所述机座还设置有靠模装置,所述靠模装置包括与机座连接的靠模底座以 及安装在靠模底座上的靠模滑板,所述靠模滑板与模具接触。其中,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纵向导轨以及能够沿纵向导轨 滑动的纵向溜板,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纵向溜板沿所述纵向导轨前后移动的纵向驱动装 置,所述纵向导轨、纵向驱动装置与机座连接。其中,所述纵向驱动装置为液压泵或气压泵。其中,所述横向移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横向导轨以及能够沿横向导轨 滑动的横向溜板,所述横向导轨分别与所述横向溜板、纵向溜板连接,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 横向溜板沿所述横向导轨左右移动的横向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横向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安装座、横向驱动轴以及连接块,所述第二电机与纵向溜板连接,所述横向驱动轴的一端通过连接块与横向溜板连接,所述第二电 机的输出轴通过安装座与横向驱动轴连接,所述横向驱动轴穿过所述安装座。其中,所述磨削装置包括第三电机以及磨具刀头,所述磨具刀头通过第三电机输 出轴与第三电机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泡绵磨边机,在使用的过程中,纵向 移动装置通过前后移动使磨边转动系统靠近磨削装置或者远离磨削装置,横向移动装置通 过左右移动使磨边转动系统靠近磨削装置或者远离磨削装置,磨削装置根据模具的形状, 对泡绵进行立体切割磨边,得到具有良好的立体造型的化妆用泡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泡绵磨边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泡绵磨边机的右视图。附图标记包括1-机座;2-磨削装置;21-第三电机;22-磨具刀头;23-第三电机输出轴;3_磨 边转动系统;31_第一电机;32_第一电机输出轴;33_第一转轴;34_第二转轴;35_第一传 动带;36_第二传动带;37_泡绵固定架;4-模具;5_靠模装置;51_靠模底座;52_靠模滑 板;6_纵向移动装置;61_纵向导轨;62_纵向溜板;63_纵向驱动装置;7_横向移动装置; 71-横向导轨;72_横向溜板;8_横向驱动装置;81_第二电机;82_安装座;83_横向驱动 轴;9_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2,一种泡绵磨边机,包括机座I以及设置在机座I上的用于对泡绵 进行磨边的磨削装置2,所述机座I还设置有纵向移动装置6和横向移动装置8,所述横向 移动装置8设置于纵向移动装置6上,所述横向移动装置8上设置有模具4和用于安装泡 绵的磨边转动系统3,所述磨边转动系统3和模具4传动连接,能够保证所述转动系统3和 模具4同步转动,所述纵向移动装置6通过前后移动使磨边转动系统3靠近磨削装置2或 者远离磨削装置2,所述横向移动装置8通过左右移动使磨边转动系统3靠近磨削装置2或 者远离磨削装置2。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述纵向移动装置6能够前后移动,带动设置在所述纵向移动 装置6上的横向移动装置8前后移动,带动设置在所述横向移动装置8上的磨边转动系统 3和模具4前后移动,实现磨边转动系统3在前后方向上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磨削装置2 ;所 述横向移动装置8能够左右移动,带动设置在所述横向移动装置8上的磨边转动系统3和 模具4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实现磨边转动系统3在左右方向上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磨削装 置2 ;通过纵向移动装置6、横向移动装置8、磨边转动系统3、模具4以及磨削装置2的配合 作用,能够对泡绵自前后、左右方向进行磨边,制得具有良好的立体造型的化妆用泡绵。本实施例中,所述磨边转动系统3包括第一电机31、第一电机输出轴32、第一转轴 33、第二转轴34,所述第一电机31驱动第一电机输出轴32,第一电机输出轴32通过第一传动带35与第一转轴33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3通过第二传动带36与第二转轴34连接,所 述第一转轴33的前端部设有泡绵固定架37,所述模具4设置于第二转轴34,所述第二转轴 34驱动所述模具4旋转。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座I还设置有靠模装置5,所述靠模装置5包括与机座I连接 的靠模底座51以及安装在靠模底座51上的靠模滑板52,所述靠模滑板52与模具4接触。 所述靠模装置5固定在机座I上,在所述横向移动装置7沿水平方向移动并使得泡绵固定 架37靠近所述磨削装置2的过程中,所述靠模滑板52与模具4接触,并根据模具4的外形 弧度对所述模具4进行位置调整,进而调整所述纵向移动装置6在所述纵向导轨上的位置, 最终使得在所述泡绵磨边机工作的过程中,所述泡绵固定架37相对于所述磨削装置2的位 置在前后、左右方向上处于不断调整的状态,实现对泡绵的立体磨边。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移动装置6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纵向导轨61以及能够 沿纵向导轨61滑动的纵向溜板62,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纵向溜板62沿所述纵向导轨61前 后移动的纵向驱动装置63,所述纵向导轨61、纵向驱动装置63与机座I连接。所述纵向导 轨61与纵向驱动装置63平行,均固定在所述机座I上,所述纵向溜板62与所述纵向导轨 61滑动连接,所述纵向驱动装置63与所述纵向溜板62连接并控制所述纵向溜板62沿所述 纵向导轨61在前后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驱动装置63为液压泵或气压泵。液压泵或气压泵具有结构 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等优点,便于方便的对纵向驱动装置6的位置进行调整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移动装置7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横向导轨71以及能够 沿横向导轨71滑动的横向溜板72,所述横向导轨71与所述纵向溜板62连接,所述横向溜 板72与所述横向导轨71滑动连接,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横向溜板72沿所述横向导轨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泡绵磨边机,包括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用于对泡绵进行磨边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还设置有纵向移动装置和横向移动装置,所述横向移动装置设置于纵向移动装置上,所述横向移动装置上设置有模具和用于安装泡绵的磨边转动系统,所述磨边转动系统和模具传动连接,所述纵向移动装置通过前后移动使磨边转动系统靠近磨削装置或者远离磨削装置,所述横向移动装置通过左右移动使磨边转动系统靠近磨削装置或者远离磨削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永杰,龙永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帕瑞诗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