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玻璃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0092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玻璃加工装置,属于玻璃加工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玻璃除膜、倒安全角、磨底边加工设备,依次包括滑动座及其驱动装置、旋转装置、升降装置、磨轮调节装置、磨轮及其驱动装置,滑动座上横向设置两个进退气缸,两个气缸对应的连杆方向相反但均朝向装置外;在升降滑动板上设置另一升降气缸及其连杆与调节螺母连接,磨轮根据需要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玻璃除膜机构改造,可以单独使用磨轮,也可以组合使用磨轮,就能实现对玻璃除膜、磨底边、倒安全角等多种功能,无需另行增加独立设备,成本大大降低,无需再增加场地,投资少见效明显。(*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玻璃加工的机电一体化机器,属于玻璃加工机械
,具体地说涉及机电一体化的采用磨轮对玻璃除膜、倒安全角、磨玻璃侧边等加工的装置,依次包括进退滑动板及其驱动装置、旋转装置、升降装置、磨轮调节装置、磨轮及其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对玻璃的除膜指用磨轮去除镀膜玻璃表面镀膜层,对玻璃倒角、磨边等作业也要采用磨轮对棱角锐角等磨削是制作中空玻璃或其他玻璃制品的一道必经工序,传统的镀膜玻璃的除膜或倒角、磨边等作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含除膜功能切割台,先除膜再切害I],除膜和切割不能同时进行,效率低;二是单独的除膜机、倒角机、磨边机等作业,需要占用空间和资源,成本高。人工磨边除膜、倒角、磨边等作业通过人工手持磨边设备或工具对玻璃进行削磨作业,或人工持玻璃通过磨边设备进行人工控制的削磨作业,这种加工方法,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工作环境差,产品质量也不稳定,工伤事故和玻璃破损多,也无法满足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为此解决这些问题,本专利申请人2012年3月27日申请的名称“一种全自动卧式玻璃磨边除膜机”的专利(专利申请号CN201210086298. 3,201220123213. X),该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全自动卧式玻璃四边直线磨边机,包括输送系统总成和磨边机构总成,磨边机构总成设置在输送系统总成之上,该玻璃磨边机还包括玻璃除膜机构,玻璃除膜机构挂接在磨边机构总成中的框架横梁直线导轨下,分别与磨边机构并列设置,在动力驱动下该玻璃除膜机构可沿直线导轨平行移动。所述玻璃除膜机构依次包括滑动座及其驱动装置、旋转装置、升降装置、除膜轮及其驱动装置,所述滑动座一端面通过导轨滑块保持与直线导轨活动连接,在驱动下可沿直线导轨移动,另一端面与旋转装置连接,滑动座的二端面大体呈直角,升降装置、除膜轮及其驱动装置依次连接在旋转装置之下。还有,为减少对加工厚度不同玻璃以及因轮磨损外径减少时进行自动补偿且满足生产线需要本专利申请人还开发并申请了名称为“一种玻璃磨轮调节装置”专利(申请号分别为201210121882. 8,201220177103.1),主要通过“采用气动补偿装置或液压补偿装置或电动补偿装置,自动调节因磨轮磨损带来的外径变化或玻璃厚度变化,避免磨轮因不能到位无法作业,或过位冲击对玻璃的损害,设置限位装置”予以实现自动补偿。通过上述技术措施,实现对玻璃除膜、除玻璃棱角锐角等大规模作业,产品推向市场后,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但有部分客户提出,能否有磨底边和倒安全角功能。增加这些功能后,全自动卧式玻璃磨边除膜机能够对玻璃除两大面外的所有面及棱边进行加工(大面不需要加工),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玻璃在钢化时或运输移动过程中应力集中导致玻璃破损。即是对上述玻璃产品进一步加工,至少要求进行磨底边和倒安全角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在原有全自动卧式玻璃磨边除膜机基础上,对其中玻璃除膜机构改造成一种适合大规模生产线作业具有除膜、磨底边和倒安全角等多种功能、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一种多功能玻璃加工装置,不单独另外增加设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玻璃加工装置,依次包括进退滑动板A61及其驱动装置、旋转装置、升降装置、磨轮调节装置、磨轮及其驱动装置,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进退滑动板A61上的升降气缸A71及其连杆A72、升降滑动板A73,磨轮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杆A73、调节螺母A75、限位块A76,所述进退滑动板A61上横向设置2个进退气缸A82、A83,2气缸对应的连杆方向相反但均朝向装置外;在所述升降滑动板A73上设置另一升降气缸及其连杆A81与调节螺母A75连接。其中本技术中升降装置、进退滑动板A61及其驱动装置采用气动驱动,当然也可以采用液压驱动或电动驱动。所述磨轮为倒角磨轮A86与除膜磨轮A41组合面向所加工玻璃并列叠置,前小后大。所述磨轮为倒角磨轮A86与底边磨轮A87组合面向所加工玻璃并列叠置,前小后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玻璃加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传统的加工方式,完成玻璃的磨底边、倒安全角、除膜等工序,需要4台以上的设备来共同完成,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玻璃加工装置利用现有的玻璃加工机械全自动卧式玻璃磨边除膜机,仅对其中的玻璃除膜机构改造就能实现对玻璃除膜、磨底边、倒安全角等多种功能,无需另行增加独立设备,成本大大降低,无需再增加产地,投资少见效明显;2.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玻璃加工装置,通过进退滑动板A61上横向设置2个升降气缸及其连杆A71、AS I不同状态的组合,实现除膜/倒安全角/磨底边等工序以及停止状态在高度方向上不同位置的要求;通过进退滑动板A61上横向设置2个进退气缸A82、A83的不同状态的组合,实现除膜/倒安全角/磨底边等工序以及停止状态在进退方向(延玻璃运行方的横向方向)上不同位置的要求;这样设置后,可以满足除膜/倒安全角/磨底边等工序中对应磨轮与玻璃所在位置不同的调整,可以及时根据磨轮与玻璃位置及时有效调节磨轮升降,进行除膜或磨边、倒角等作业,有效提高玻璃加工质量;3.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玻璃加工装置,可以单独使用磨轮,也可以组合使用磨轮,即可实现除膜、倒安全角、磨底边单独或除膜+倒安全角、倒安全角+磨底边等不同的加工要求;4.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玻璃加工装置加工效率高,实现玻璃的四边一次加工完成,除换向、缓冲时间,两套磨头组一直在工作,磨削速度快,综合效率是传统双边磨的2 3倍。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玻璃加工装置,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是以非限定性示例的方式给出附图说明图1. 一种多功能玻璃加工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 —种多功能玻璃加工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倒安全角+除膜状态磨轮与玻璃动作示意图;图4.倒安全角+磨底边状态磨轮与玻璃动作示意图。图例说明A41—除膜磨轮A61—进退滑动板A71—升降气缸A72—连杆A73—升降滑动板A74—导轨A75—调节螺母A76—限位块A77-调节螺杆A81-另一升降气缸及其连杆A82—进退气缸I A83—进退气缸2 A86-倒角磨轮A87—底边磨轮B-玻璃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玻璃磨轮调节装置是在本专利申请人2012年3月27日申请的名称“一种全自动卧式玻璃磨边除膜机”的专利(专利申请号CN201210086298. 3、201220123213. X)的基础上改进,为更好理解本专利申请,请参阅该专利申请,该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全自动卧式玻璃四边直线磨边机,包括输送系统总成和磨边机构总成,磨边机构总成设置在输送系统总成之上,该玻璃磨边机还包括玻璃除膜机构,所述玻璃除膜机构挂接在磨边机构总成中的框架横梁直线导轨下,分别与磨边机构并列设置,在动力驱动下该玻璃除膜机构可沿直线导轨平行移动。所述玻璃除膜机构依次包括滑动座及其驱动装置、旋转装置、升降装置、除膜轮及其驱动装置,所述滑动座一端面通过导轨滑块保持与直线导轨活动连接,在驱动下可沿直线导轨移动,另一端面与旋转装置连接,滑动座的二端面大体呈直角,升降装置、除膜轮及其驱动装置依次连接在旋转装置之下。本专利申请人还考虑了名称为“一种玻璃磨轮调节装置”专利(申请号分别为201210121882. 8,201220177103.1)技术方案,为更好理解本专利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玻璃加工装置,依次包括进退滑动板(A61)及其驱动装置、旋转装置、升降装置、磨轮调节装置、磨轮及其驱动装置,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进退滑动板(A61)上的升降气缸(A71)及其连杆(A72)、升降滑动板(A73),磨轮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杆(A73)、调节螺母(A75)、限位块(A7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退滑动板(A61)上横向设置2个进退气缸(A82、A83),2个进退气缸(A82、A83)对应的连杆方向相反但均朝向装置外;在所述升降滑动板(A73)上设置另一升降气缸及其连杆(A81)与调节螺母(A7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培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海岸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