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用于焊接工具,具体为一种长距离手摇送丝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工厂使用的焊机大部分都是悬臂式自动焊机,该焊机占地面积小,使用方便而且焊接半径比较广(见图1)。C点为悬臂上下和左右转动的关节,焊丝盘和自动送丝装置位于A点,由于焊丝比较重,悬臂经常处于下垂状态,焊工师傅经常用手使劲向上抬才可以使悬臂平衡。为了解决悬臂不抬头的问题,便将焊丝盘置于B点,但这样却给B点到A点这段距离的送丝带来了困难,师傅经常通过用手拽的方式将焊丝从B点经C点送到A点,由于焊丝弹性比较大,安全系数降低,经常让焊工师傅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悬臂式自动焊机,送丝困难,劳动强度大,操作不安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长距离手摇送丝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长距离手摇送丝装置,结构包括底板,在底板上设有主动轮、从动轮,压板,压板一端铰接在底板上,压板上安装从动轮,压板的另一端连接压紧机构,主动轮上连接有手柄;在底板上安装有上导向轮,下导向轮,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之间为焊丝的通道。本技术所述的手动送丝装置,可以安装在悬臂式自动焊机,然后将焊丝穿过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缝隙,并通过压紧装置是从动轮和主动轮压紧,焊丝再穿过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之间为焊丝的通道,然后转动驱动轮的手柄,使驱动轮旋转,利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摩擦力达到送丝的目的。与手动送丝的方式相比,本技术首先实用了机械的送丝装置,在悬臂焊机焊丝盘至焊枪之间,工人不需要直接接触焊丝,保证了安全性;同时,利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力量送丝,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悬臂式自动焊机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距离手摇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底板(3),在底板(3)上设有主动轮(8)、从动轮(7),压板(6);压板(6)一端铰接在底板(3)上,压板(6)上安装从动轮(7),压板(6)的另一端连接压紧机构(10),主动轮(8)上连接有手柄(9);在底板(3)上安装有上导向轮(2、5),下导向轮(4),上导向轮(2、5)和下导向轮(4)之间为焊丝1的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强,李晋霞,崔李杰,郭超,韩斌,宋站来,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