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在倒立式数控钻床的多工位工作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017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在倒立式数控钻床的多工位工作台结构,包括控制系统和可沿X、Y、Z轴方向移动的滑块,钻头倒立安装在滑块上,钻头的上方设有一“T”型支架,“T”型支架的中部铰接在一立式支架上,所述“T”型支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或两个工作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立式支架上安装有的“T”型支架,“T”型支架的两端设有分别设有一个工作台,“T”型支架绕立式支架前后旋转,当一端的工作台在前面加工时,另一端的工作台在装卸,从而实现了钻孔的连续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当“T”型支架的两端设有分别设有两个工作台时,即存在四个工位,可以一个加工,一个待加工,二个装夹,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控钻床,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倒立式数控钻床的多工位工作台结构
技术介绍
在孔位加工过程中,由于钻削产生的金属屑不能及时排出,加大了钻头与工件的摩擦,使其产生高温,至使工件钻孔粗糙、变形,同时使钻头弯曲、磨损加快,有时甚至将钻头卡住、折断。即便是采用冷却液,也往往只是冷却上部,而解决不了下部,有时只能将钻头退出冷却,带出一部分钻屑再钻。然而在加工精密零件或不适宜冷却的工件时,则只能自然冷却或分数次进行加工,这样加工效率低。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出一种倒立式钻孔的方式,在钻小孔、深孔有传统钻床不具备的独特的优势,靠机床自身的震动和重力作用,钻出来的废削自动往下掉,解决了排削问题,从而减少了断钻头等现象,保证刀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加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加工成本。其主要适用于精密加工各种精度及尺寸一致性要求较高的大批量零件,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家电、制冷行业,更适用于排削困难的深孔和小孔加工。由于一般机床上仅有一个工作台,当工作台上的工件加工完成后,需将钻头停止运转,再将工件从工作台上拆下来并将新的工件放上去,然后钻头再对新工件进行加工。整个工件装载和拆卸过程,钻头都需停止运转,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一种结构合理、方便装卸工件、可实现连续加工的多工位工作台结构。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装在倒立式数控钻床的多工位工作台结构,包括控制系统和可沿X、Y、Z轴方向移动的滑块,钻头倒立安装在滑块上,钻头的上方设有一 “T”型支架,“T”型支架的中部铰接在一立式支架上,所述“T”型支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或两个工作台。在本技术中,所述“T”型支架与一驱动其旋转的驱动装置I连接,驱动装置I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连接。在本技术中,所述“T”型支架绕竖直轴线转动。在本技术中,所述“T”型支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工作台,这两个工作台由上至下背靠背设置,两个工作台的侧边通过一旋转轴座安装在“T”型支架的端部。在本技术中,旋转轴座与一驱动装置I连接,驱动装置I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连接。在本技术中,所述旋转轴座绕水平轴线转动。在本技术中,所述工作台包括放置待加工件的工作区和放置夹持机构的装配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立式支架上安装有的“T”型支架,“T”型支架的两端设有分别设有一个工作台,“Τ”型支架绕立式支架前后旋转,当一端的工作台在前面加工时,另一端的工作台在装卸,从而实现了钻孔的连续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当“Τ”型支架的两端设有分别设有两个工作台时,即存在四个工位,可以一个加工,一个待加工,二个装夹,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结构合理、方便装卸工件、可实现连续加工的多工位工作台结构,包括控制系统和可沿Χ、Υ、Ζ轴方向移动的滑块1,所述滑块I安装在X、Y、Z导轨上并通过驱动装置II驱动,驱动装置II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连接,钻头2倒立安装在滑块I上,钻头2的上方设有一 “Τ”型支架3,“Τ”型支架3的中部铰接在一立式支架4上,所述“Τ”型支架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或两个工作台5。当“Τ”型支架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工作台5时,一端的工作台5在前面加工时,另一端的工作台5在装卸。当“Τ”型支架3的两端设有分别设有两个工作台5时,即存在四个工位,可以一个加工,一个待加工,二个装夹,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Τ”型支架3与一驱动其旋转的驱动装置I连接,驱动装置I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Τ”型支架3绕竖直轴线转动,使工作台5可前后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Τ”型支架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工作台5,这两个工作台5由上至下背靠背设置,两个工作台5的侧边通过一旋转轴座6安装在“Τ”型支架3的端部。旋转轴座6与一驱动装置I连接并驱动其,绕水平轴线转动,驱动装置I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由于不同规格工件的结构不一样,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结构的夹具对工件进行固定,因此所述工作台5包括放置待加工件的工作区和放置夹持机构的装配孔。当然,本技术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其它等同技术方案也应当在其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安装在倒立式数控钻床的多工位工作台结构,包括控制系统和可沿X、Y、Z轴方向移动的滑块(I ),钻头(2)倒立安装在滑块(I)上,其特征在于钻头(2)的上方设有一“T”型支架(3),“T”型支架(3)的中部铰接在一立式支架(4)上,所述“Τ”型支架(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或两个工作台(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倒立式数控钻床的多工位工作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Τ”型支架(3)与一驱动其旋转的驱动装置I连接,驱动装置I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倒立式数控钻床的多工位工作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Τ”型支架(3)绕竖直轴线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倒立式数控钻床的多工位工作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Τ”型支架(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工作台(5),这两个工作台(5)由上至下背靠背设置,两个工作台(5)的侧边通过一旋转轴座(6)安装在“Τ”型支架(3)的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装在倒立式数控钻床的多工位工作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旋转轴座(6)与一驱动装置I连接,驱动装置I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装在倒立式数控钻床的多工位工作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座(6)绕水平轴线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倒立式数控钻床的多工位工作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包括放置待加工件的工作区和放置夹持机构的装配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在倒立式数控钻床的多工位工作台结构,包括控制系统和可沿X、Y、Z轴方向移动的滑块,钻头倒立安装在滑块上,钻头的上方设有一“T”型支架,“T”型支架的中部铰接在一立式支架上,所述“T”型支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或两个工作台。本技术在立式支架上安装有的“T”型支架,“T”型支架的两端设有分别设有一个工作台,“T”型支架绕立式支架前后旋转,当一端的工作台在前面加工时,另一端的工作台在装卸,从而实现了钻孔的连续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当“T”型支架的两端设有分别设有两个工作台时,即存在四个工位,可以一个加工,一个待加工,二个装夹,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文档编号B23B47/00GK202824725SQ201220403830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郑军 申请人:珠海三川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装在倒立式数控钻床的多工位工作台结构,包括控制系统和可沿X、Y、Z轴方向移动的滑块(1),钻头(2)倒立安装在滑块(1)上,其特征在于:钻头(2)的上方设有一“T”型支架(3),“T”型支架(3)的中部铰接在一立式支架(4)上,所述“T”型支架(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或两个工作台(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三川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