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球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896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筒球磨机,属工业研磨技术领域,包括支架、转轮、旋转架,其特征在于:旋转架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固定在支架上,转轮通过第二轴承与旋转架连接,旋转架内放置有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外壁上均焊接有拉手;旋转架的外框一侧通过螺丝连接有一根横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产量高,每个筒体能填装10万克拉金刚石,并且只有2个筒体,大大减少了填充时间,并且由于筒体较大,能够配比更多型号的研磨体,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筒球磨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滚筒球磨机,属工业研磨

技术介绍
滚筒式球磨机是物料被破碎之后,再进行粉碎的关键设备,是目前金刚石生产行业最常用的粉碎设备之一,由水平的筒体、进出料空心轴及磨头等部分组成,筒体为长的圆筒,筒内装有研磨体。当球磨机简体转动时候,研磨体由于惯性和离心力作用被带到一定的高度,由于其本身的重力作用而被抛落,下落的研磨体将筒体内的物料击碎。目前采用的滚筒式球磨机有12个筒体,需要分别向12个筒体中填装物料,过程繁琐,费时费力,并且每个筒体只能装I万克拉金刚石,生产时间长、产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滚筒球磨机,能显著提闻生广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滚筒球磨机,包括支架、转轮、旋转架,其特征在于旋转架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固定在支架上,转轮通过第二轴承与旋转架连接,旋转架内放置有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外壁上均焊接有拉手。前述旋转架的外框一侧通过螺丝连接有一根横梁,卸下横梁后能够放置或取出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连接横梁后能够保障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不被高速旋转的旋转架摔出。前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腔体两端均呈圆弧状。前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长550mm,直径为320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筒体能填装10万克拉金刚石,比现有筒体总计多填装8万克拉金刚石,并且只有2个筒体,填装物料省时省力,大大减少了填充时间。另外,由于本技术筒体较大,能够配比更多型号的研磨体,能显著提高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所示的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所示的是本技术的旋转架一端的立面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支架(8)、转轮(7)、旋转架(1),旋转架(I)通过第一轴承(9.1)、第二轴承(9. 2)固定在支架(8)上,转轮(7)通过第二轴承(9. 2)与旋转架(I)连接,旋转架(I)内放置有第一筒体(3)和第二筒体(4),第一筒体(3)和第二筒体(4)的外壁上均焊接有拉手(5)。如图2所示,第一筒体(3)和第二筒体(4)的腔体两端均呈圆弧状。如图2、图3所示,旋转架(I)的外框一侧通过螺丝(6)连接有一根横梁(2)。松动螺丝(6)、卸下横梁(2)后,将第一筒体(3)和第二筒体(4)放置到旋转架(I)内,再装上横梁(2)并扭紧螺丝¢),第一筒体(3)和第二筒体(4)被夹紧在旋转架(I)内,使第一筒体(3)和第二筒体(4)随旋转架(I)转动而转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筒体(3)和第二筒体(4)长均为550mm,直径均为32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筒球磨机,包括支架(8)、转轮(7)、旋转架(1),其特征在于:旋转架(1)通过第一轴承(9.1)、第二轴承(9.2)固定在支架(8)上,转轮(7)通过第二轴承(9.2)与旋转架(1)连接,旋转架(1)内放置有第一筒体(3)和第二筒体(4),第一筒体(3)和第二筒体(4)的外壁上均焊接有拉手(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筒球磨机,包括支架(8)、转轮(7)、旋转架(I),其特征在于旋转架(I)通过第一轴承(9.1)、第二轴承(9. 2)固定在支架(8)上,转轮(7)通过第二轴承(9. 2)与旋转架(I)连接,旋转架(I)内放置有第一筒体(3)和第二筒体(4),第一筒体(3)和第二筒体(4)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杰王因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亚龙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