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动控制温度的试验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885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自动控制温度的试验箱装置,包括:试验箱本体、风箱、加热设备、制冷设备和计算机,试验箱本体和风箱之间通过进风管和出风管连通,进风管位于出风管的下方,计算机分别与试验箱本体内的温度传感器,以及加热设备和制冷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计算机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加热设备加热或制冷设备制冷实现对试验箱内温度快速、精确地控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试验箱,具体地指一种能自动控制温度的试验箱装置
技术介绍
在高低温试验、湿热试验中,需要对试验箱内的温度进行控制。目前,采用热风循环加热的方式来控制试验箱内的温度,即当温度低时,加热棒工作;当温度高时,加热棒停止工作。使用上述方法进行温度控制时,由于加热升温或者降温都需要经过一段过程,所以达到所需温度存在一定时间的延迟,且温度存在过冲现象,无法精确控制温度的变化。此外,热风通过风管,再经过多孔板进入试验箱的箱体内部,其风阻大,需要安装强力风机才能使热风进入试验箱内部,需要消耗大量的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自动控制温度的试验箱装置,该装置能在短时间内较精确控制试验箱内的温度。实现本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自动控制温度的试验箱装置,包括试验箱本体;风箱,分别通过进风管和出风管与所述试验箱本体连通;加热设备,设于所述风箱内;制冷设备,设于所述风箱内;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试验箱本体内;计算机,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加热设备和制冷设备连接;以及带出风口的电机,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风箱内,用于将风从所述进风管吹入到所述试验箱本体内。进一步地,该试验箱装置还包括热电阻,其设于所述进风管外壁;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其分别与所述热电阻和计算机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风管位于所述出风管的下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风管位于所述试验箱本体内的一端开有出气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试验箱本体内的上方设有倾斜的盖板,用于反射从所述进风管喷出的气流。本技术通过加热设备产生热风,风机将热风从通风管吹入试验箱本体内实现升温;通过制冷设备产生冷风,风机将冷风从通风管吹入试验箱本体实现降温。本技术中的计算机能够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实时温度数据,分别控制加热设备或制冷设备,实现对试验箱本体内温度精确地调节。计算机还能够对比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提前控制加热设备或制冷设备,能缩短温度变化的时间,以及提高温度调节的效率。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计算机的自动控制实现对试验箱本体内温度精确地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能自动控制温度的试验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试验箱本体,1.1-第一盖板,1. 2-第二盖板;2_第一温度传感器;3-出风管;4_进风管,4.1-第一进风口,4. 2-第一出风口,4. 3出气孔,4. 4-热电阻,4. 4.1-第二温度传感器;5_风箱;6_加热设备;7_制冷设备;8_风机;8.1-第二出风口 ;9_计算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能自动控制温度的试验箱装置,包括试验箱本体I和风箱5,试验箱本体I和风箱5之间分别通过进风管4和出风管3连通,进风管4位于出风管3的下方,进风管4两端的开口分别为第一进风口 4.1和第一出风口 4. 2,其中第一进风口 4.1设于风箱5内,第一出风口 4. 2设于试验箱本体I内。风箱5内还设有加热设备6和制冷设备7。为了便于将加热设备6产生的热气以及制冷设备7产生的冷气通过进风管4流入到试验箱本体I内,本技术还设有风机8,风机8的第二出风口 8.1设于风箱5内,且第二出风口 8.1与进风管4的第一进风口 4.1相对,用于将产生的热气或冷气从进风管4吹入到试验箱本体I内。为了实现自动控制温度,本技术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2和计算机9。第一温度传感器2设于试验箱本体I内,计算机9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2、加热设备6和制冷设备7连接。计算机9能够控制加热设备6和制冷设备7的工作。下面以加热试验箱本体I内的温度为例进行说明本技术自动控制温度的工作过程。第一温度传感器2实时测量试验箱本体I内的温度,并将该温度值传输至计算机9。计算机9判断该温度值,如果低于设定值,则控制加热设备6进行加热;如果高于设定值,则控制制冷设备7进行制冷。加热设备6产生的热气被风机8产生的强风气流从进风管4吹入到试验箱本体I内,在持续气流作用下,热风从出风管3回流到风箱5中,在如此循环热气流作用下,试验箱本体I内的温度升高。为了精确控制试验箱本体I内温度的上升,计算机9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2检测的温度判断温度的波动范围,如果超过设定的温度波动范围,则控制制冷设备7点动,并降低加热设备6的功率,从而限制温度上冲的幅度;如果低于设定的温度波动范围,则控制制冷设备7启动,并增加加热设备6的功率,从而加快温度的上升速度。当试验箱本体I内的温度在允许波动范围以内时,计算机9控制制冷设备7停止工作,控制加热设备6的功率恒定。此时,试验箱本体I内散热量与加热量达到热平衡,实现精确控制温度的稳定。制冷设备7产生的冷气实现降低试验箱本体I内温度的过程同上,此处不再赘述。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进风管4的外壁还设有热电阻4. 4,热电阻4. 4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4. 4. 1,第二温度传感器4. 4.1与计算机9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 4.1将实时检测的温度传输至计算机9,计算机9对比两者检测的温度,如第二温度传感器4. 4.1检测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传感器2检测的温度,即进风管4内热风的温度高于试验箱本体I内的温度,此时计算机9控制加热设备6降低功率;如果第二温度传感器4. 4.1检测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传感器2检测的温度,此时计算机9控制加热设备6增加功率。这种提前控制的方式能够缩短温度变化的时间,并能提高温度调节的效率,节约能源。为了使热气或冷气能迅速从进气管4进入到试验箱本体I内,进风管4位于试验箱本体I内的第一出风口 4. 2端开有出气孔4. 3,热气流或者冷气流通过气孔4. 3喷射到试验箱本体I内。本技术中试验箱本体I的顶端设有倾斜的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 2,其中第一盖板1.1的倾斜面与进风管4的第一出风口 4. 2相对,从第一出风口 4. 2被吹出的气流经过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 2的反射后形成紊流,使得试验箱本体I内的温度迅速达到均匀一致,气流的流向如图1中试验箱本体I内的箭头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自动控制温度的试验箱装置,包括试验箱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箱,分别通过进风管和出风管与所述试验箱本体连通;加热设备,设于所述风箱内;制冷设备,设于所述风箱内;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试验箱本体内;计算机,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加热设备和制冷设备连接;以及带出风口的电机,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风箱内,用于将风从所述进风管吹入到所述试验箱本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自动控制温度的试验箱装置,包括试验箱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箱,分别通过进风管和出风管与所述试验箱本体连通; 加热设备,设于所述风箱内; 制冷设备,设于所述风箱内;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试验箱本体内; 计算机,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加热设备和制冷设备连接;以及带出风口的电机,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风箱内,用于将风从所述进风管吹入到所述试验箱本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自动控制温度的试验箱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碧涛张万灵严开勇万险峰张雪荣李恒山王玮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