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速度接头组件和将轴固定到该组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93767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恒定速度接头组件和将轴固定到该组件的方法。该组装可以具有外座圈,该外座圈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具有多个凹槽,该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延伸并且与轴基本上平行。将轴固定到该组件的方法包括将轴与外座圈磁脉冲焊接的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恒定速度接头组件和将轴固定到该组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恒定速度接头组件和将轴固定到该组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恒定速度接头允许旋转轴以可变角度、恒定旋转速度传递动力,而不会明显增加摩擦或游隙。现有技术中有许多这些接头的设计,但是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缺陷。更具体地,现有技术的接头通常为盘形结构,该盘形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到凸缘,或者具有离开接头的背部的延伸部,以用于进行线焊接、激光焊接或磁弧焊接。现有技术设计的较薄特性使得它们不能够提供足够的焊接表面,诸如驱动轴管的管能够利用搭接接头直接连接到该焊接表面上,或者不需要额外结构而直接连接到该焊接表面上。现有技术的设计通常还利用弹性体防护罩,以防止粉尘、污垢和水分进入接头。然而,现有技术的防护罩从接头表面延伸,或者防护罩能够安装到表面,这使得它们暴露于许多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在这些环境和条件中它们可能容易损坏。因此,对于接头设计而言有利的是,具有保护防护罩不损坏的方式。另外,众所周知的是,车辆制造者试图消除车辆中任何可能的多余重量,降低用于车辆部分的成本,增加性能,并且提供美学上合意的设计。因此,其将进一步有利于减轻接头的重量。通过减少或消除将接头连接到管或其它结构所需的硬件(例如螺栓和凸缘),可以减轻重量。可以理解,通过减少或消除连接硬件,能够节省成本,并且接头具有较清洁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涉及恒定速度接头组件。该组件可以具有轴,该轴具有外表面,其中该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外径。设有外座圈,该外座圈具有内表面,该内表面具有第一部分和直接抵靠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可以限定多个凹槽,并且第二部分可以与轴的外径平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涉及将轴固定到恒定速度接头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如上所述的且还具有外表面的外座圈。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外座圈定位在轴的中空端部部分中。感应器可以相对于外座圈和管沿轴向定位,然后感应器被通电以将外座圈和管磁脉冲焊接在一起。附图说明参考附图,通过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优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接头组件的侧向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接头组件的局部透视图;图3为沿着图2的线3-3的侧向剖视图;图4为固定轴和接头组件的方法中的初始步骤的示意性侧视图;以及图5为图4之后的步骤的示意性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除了明确地做出相反表示的地方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呈现各种可选的取向和步骤顺序。还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以及以下说明中所述的特定装置和方法是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专利技术概念的简单示例性实施例。从而,涉及所公开实施例的特定尺寸、方向或其它物理特性不被看作是限制性的,除非权利要求明确地以其它方式进行了声明。现在转到图1,其示出了恒定速度接头组件10的一个实施例。图1仅仅是为了进行示意性的说明;其它恒定速度接头可以用于本专利技术而没有限制,这些恒定速度接头包括双效补偿接头、N+N接头、球笼式接头、滑动接头(plunging)、三角接头、无底切接头、横向凹槽接头和外斯接头。组件10包括轴12(例如短轴)、内座圈14、外座圈16、保持架18和滚珠20。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组件10还可以包括防护罩包壳插入件22、防护罩24和防尘盖26。该组件还可以包括驱动轴28,如下所述。轴12设置有第一端部30、第一端部部分32、第二端部34、第二端部部分36和本体部分38,该本体部分38位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30、34之间。第一端部30可以具有倒圆的或斜切的角部40,或者该角部40可以具有九十度的角度。第一端部部分32限定了轴12的基本上恒定的外径42。第二端部部分36可以具有扩张区段44,该扩张区段44与本体部分38以一体的方式形成。一个或多个周向凹槽46可以位于第一端部部分32或第二端部部分36中,或者可以位于这两者中。否则,端部部分32、36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外径。扩张区段44具有外表面48,管(未示出)可以连接到该外表面48上或者可以与该外表面48连接。管可以机械地连接到扩张区段44的外表面48,和/或通过焊接、摩擦配合、卷边、粘接或上述方式的组合而连接到扩张区段44的外表面48。内座圈14设置有内表面50、外表面52、第一端部54和第二端部56。内座圈14的内表面50固定到轴12的第一端部部分32。通常,内座圈14的第一端部54与轴12的第一端部30沿轴向错开。内座圈14的外表面52设置有多个沿轴向间隔开的凹槽58。凹槽58优选地从内座圈14的第一端部54延伸到内座圈4的第二端部56。内座圈14的外表面52具有曲线形状。优选地,内表面50、外表面52、端部54、56和凹槽58彼此形成为一体。保持架18设置有第一端部60、第二端部62、内表面64和外表面66。多个孔口68位于保持架18中,并且它们从内表面64延伸到外表面66。保持架18的第一端部60示出为与轴12的第一端部30沿轴向对准。另外,保持架18的第一端部60沿轴向延伸超过内座圈14的第一端部54。保持架18的第二端部62沿轴向延伸超过内座圈14的第二端部56。保持架18的内表面64和外表面66可以是曲线的。优选地,端部60、62与表面64、66中各个彼此形成为一体。外座圈具有内表面70、外表面72、第一端部74、第二端部76、第一本体部分78和第二本体部分80。优选地,上述部分中各个彼此形成为一体。外座圈70具有由内表面70和外表面72形成的整体圆柱形形状。外座圈16的第一端部74与保持架18的第一端部60和轴12的第一端部30稍稍沿轴向错开。第一本体部分78从第一端部74沿轴向向内延伸到座圈16中。第一本体部分78处的内表面70包括多个凹槽82并且可以是曲线的。凹槽82的数量与内座圈14上的凹槽58的数量相等。第二本体部分80的内表面70具有基本上恒定的直径部分84。这样,其从第一本体部分78形成圆柱形延伸部或防护罩包壳86。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组件10处于图1所示的取向时,内表面70的基本上恒定的直径部分84优选地与轴12的直径部42平行。在组件10的任何取向中,内表面70的基本上恒定的直径部分84优选地与驱动轴28平行。保持架18的每个孔口68中可以定位有一个滚珠20。每个滚珠20优选地沿着外座圈16的一个凹槽82和内座圈14的一个凹槽58旋转和移动。上述结构允许轴12相对于外座圈16运动。从而,在一个实施例中,轴12的纵向轴线90可以与外座圈16的纵向轴线92对准。在这个实施例中,接头组件10为零铰接角度取向。外座圈16可以相对于轴12成角度地定位,或者反之亦然。然而,在另一个实施例(未示出)中,两个轴线90、92可以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在未示出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实施例中,接头组件10将具有铰接角度。外座圈16的内表面70限定了内部空隙94,至少轴12的第一端部部分32、内座圈14、保持架18和滚珠20设置在该内部空隙94中。外座圈16的第二端部76相对于第二本体部分80的内表面70可以形成九十度的角度。除了九十度之外的其它角度也是允许的。外座圈16的外表面72具有从基本上恒定的直径部分84沿径向向外定位的部分。在外表面72的上述部分中设有凹陷部98。至少一个台阶部100直接定位在凹陷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恒定速度接头组件和将轴固定到该组件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19 US 12/804,3801.一种恒定速度接头组件,其包括:外座圈,所述外座圈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其中绕所述外座圈的内表面沿周向设有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凹槽,所述外座圈由所述外座圈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沿轴向界定,所述外座圈包括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内径的第二部分;内座圈,所述内座圈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其中绕所述内座圈的外表面沿周向设有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凹槽,所述内座圈上的所述凹槽与所述外座圈上的所述凹槽相对应,所述内座圈由所述内座圈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沿轴向界定;轴,所述轴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内座圈与所述轴的所述第一端部相邻地被固定;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位于所述内座圈和所述外座圈之间,所述保持架具有多个孔口,其中所述多个孔口中的每一个孔口内定位有一个滚珠,其中每个滚珠都与所述外座圈的所述多个凹槽中的一个凹槽和所述内座圈的所述多个凹槽中的一个凹槽接触,所述保持架由所述保持架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沿轴向界定,所述保持架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轴的所述第一端部沿轴向对准,沿轴向延伸超过所述内座圈的所述第一端部,并且与所述外座圈的所述第一端部沿轴向错开,所述保持架的所述第二端部沿轴向延伸超过所述内座圈的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外座圈上的所述多个凹槽;以及圆柱形外部延伸部,所述圆柱形外部延伸部与所述外座圈成一体并且包括所述外座圈的所述内表面的一部分,所述圆柱形外部延伸部位于所述外座圈中的所述多个凹槽和所述外座圈的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所述圆柱形延伸部沿轴向延伸超过所述内座圈的所述第二端部;卡圈,所述卡圈位于所述轴的外表面上并且在所述内座圈的内表面内延伸,其中,所述卡圈的腿部径向延伸到所述内座圈内,防护罩包壳插入件,所述防护罩包壳插入件沿着所述外座圈的所述第二部分定位;以及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具有沿着所述防护罩包壳插入件定位的第一部分和沿着所述轴定位的第二部分,所述防护罩的所述第二部分附连到所述卡圈,并且朝向所述保持架沿轴向延伸,但在轴向上未到达所述保持架的所述第二端部,其中,所述外座圈的外表面具有从恒定的直径部分沿径向向外定位的部分,在所述部分中设有凹陷部,且至少一个台阶部直接定位在所述凹陷部旁边,与所述外座圈的第二端部相邻,并且从该第二端部沿径向向外延伸,其中,所述防护罩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均位于所述外座圈的轴向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定速度接头组件,其中所述轴具有基本上恒定直径的外表面,并且所述圆柱形延伸部从与所述外座圈的所述多个凹槽相邻处到与所述外座圈的所述第二端部相邻处具有基本上恒定的直径,其中所述轴的外径与所述圆柱形延伸部的所述内表面在零角度接头铰接情况下彼此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定速度接头组件,其还包括位于所述圆柱形延伸部内的防护罩包壳插入件,所述防护罩包壳插入件具有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所述第一腿部沿着圆柱形延伸部延伸并且与该圆柱形延伸部接触,所述第二腿部与所述第一腿部垂直,所述第二腿部与所述外座圈的所述第二端部平行地延伸并且与所述外座圈的所述第二端部相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定速度接头组件,其中,所述防护罩具有沿着所述第一腿部延伸的第一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定速度接头组件,其还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在所述轴、所述内座圈、所述保持架上延伸,并且固定到所述外座圈的所述外表面的所述第一端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定速度接头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凹槽位于所述外座圈的第一部分上,所述外座圈的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外座圈的所述第一端部沿轴向延伸到所述外座圈的所述第二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恒定速度接头组件,其中所述内座圈上的所述凹槽从所述内座圈的所述第一端部延伸到所述内座圈的所述第二端部。8.一种恒定速度接头组件,其包括:一体的圆柱形外座圈,所述外座圈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一本体部分和第二本体部分,其中第一本体部分和第二本体部分位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所述外座圈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内表面沿径向界定了所述外座圈的内部空隙,所述第一本体部分具有在所述内表面中形成的多个凹槽,所述第二本体部分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W·戴恩B·A·亚布洛奇尼科夫
申请(专利权)人:德纳汽车系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